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膝痹病(膝骨关节炎)

阅读: 评论:0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膝痹病
(膝骨关节炎)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膝痹病(膝骨关节炎)的诊断、辨证、和健康管理。
本指南适用于膝痹病(膝骨关节炎)的诊断和。
本指南适合中医骨伤科、中西医结合骨科、中医科、针灸科、推拿科、风湿免疫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膝痹病(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
膝痹病(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属于中医“骨痹”、“痹证”范围。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软骨下骨病变和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1]。
3 诊断[2]
3.1病史
pc-cillin
膝关节过度负重等劳损史,多见于中、老年人。
3.2症状体征[3]
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下楼梯更明显,休息后缓解。根据病证不同,关节或有疼痛重着;或红肿热痛;
或疼痛如刺;或隐隐作痛及酸痛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膝内翻或膝外翻畸形。关节局部有肿胀、压痛、屈伸运动受限,晨起时有关节僵硬及发紧感,持续时间常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很少超过30分钟。多数在关节活动时出现骨摩擦感,有骨摩擦音。
3.3实验室检查
伴有滑膜炎的患者可出现CRP和ESR轻度升高。出现滑膜炎者可有关节积液。一般关节液透明、淡黄、黏稠度正常或略降低,但黏蛋白凝固良好。可显示轻度白细胞增多,以单个核细胞为主。滑液分析有助于排除其他关节疾病。
3.4影像学检查[4]
影像学检查不仅可以帮助确诊OA。而且有助于评估关节损伤的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性和反应;及早发现疾病或相关的并发症。
向家坝水电站
X线是常规检查,早期多见正常,中、晚期可见关节间隙不对称性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边缘增生和骨赘形成,部分关节内可见游离体或关节变形。影像学分级可参照Kellgren和 Lawrence影像分级方法分为5级:0级正常;I 级可能有骨赘,关节间隙可疑变窄;Ⅱ级有明显骨赘,关节间隙可疑变窄;Ⅲ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有硬化性改变;Ⅳ级大量骨赘,关节间隙明显变窄,严重硬化性病变及明显畸形。
磁共振检查有助于发现和评估关节相关组织的病变程度。如软骨损伤、关节滑液渗出、软骨下骨髓水肿、滑膜炎和半月板
或韧带损伤;还可用于排除肿瘤和缺血性骨坏死等。
3.5诊断要点
诊断标准: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目前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1995年修订的诊断标准,该标准包含临床和放射学标准(见表)。其中膝OA分类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和86%。村长轶事
膝痹病(膝骨关节炎)分类标准[5]
临床标准
1.近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关节疼痛
2.有骨摩擦音
3.晨僵时间≤30 min
4.年龄≥38岁
5.有骨性膨大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满足1+2+3条,或l+2+5条或l+4+5条者可诊断膝骨关节炎临床+放射学+实验室标准
1.近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关节疼痛
2.X线示骨赘形成
3.关节液检查符合骨关节炎
4.年龄≥40岁
5.晨僵≤30 min
6.有骨摩擦音
满足1+2条或1+3+5+6条或l+4+5+6条者可诊断膝骨关节炎
3.6鉴别诊断[5]
主要应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银屑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夏科氏关节病等鉴别。
4 辨病分期与辨证分型
4.1辨病分期
4.1.1发作期
膝关节中度以上疼痛,或呈持续性,重者疼痛难以入眠;膝关节肿胀,功能受限,跛行甚至不能行走。
4.1.2 缓解期
膝关节轻度疼痛,劳累或天气变化时加重,或以酸胀、乏力为主,或伴膝关节活动受限。
4.2辨证分型[6、10]
本辨证分型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在《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9]的基础上结合前期的文献整理进一步完善,归纳如下证型。临症或有不同证型,或有兼证,可据临床实际,予以辨证。
4.2.1 寒湿痹阻证澳洲唐人街
主症:关节疼痛重着,遇冷加剧,得温则减。
次症:腰身重痛。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4.2.2湿热痹阻证
主症: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触之灼热,步履艰难。
次症:发热,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腻,脉
濡数或滑数。
4.2.3气滞血瘀证
主症:关节疼痛如刺,休息后痛反甚。
次症:面黧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
4.2.4肝肾亏虚证
主症:关节隐隐作痛。
次症: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4.2.5 气血虚弱证
主症:关节酸痛不适。
在或不在次症:少寐多梦,自汗盗汗,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面上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5
5.1原则[6]
膝痹病(膝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临床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按照“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基本原则进行临床遣方用药,辨证施治。发作期重点在于改善症状,缓解疼痛;缓解期以延缓病情发展为目的。总体原则是非药物与药物相结合,必要时手术,应个体化。健康教育、练功是和巩固疗效的重要措施。
5.2 非药物
非药物在膝痹病的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是药物

本文发布于:2023-06-26 20:49: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39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关节   疼痛   治疗   临床   膝关节   标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