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罗
成教药学专科药理学复习题
A.ED90/LDl0的比值 B.EDl0/ED90的比值 C.ED5/ID95的比值
D.LD50/ED50的比值 E.ED50/LD50的比值
2.药物的吸收过程是指( D )
A.药物与作用部位结合 B.药物进入胃肠道 C.药物随血液分布到各组织器官 D.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 E.静脉给药
3.药物的肝肠循环可影响( D )
A.药物的体内分布 B.药物的代谢 C.药物作用出现快慢 D.药物作用持续时间
E.药物的药理效应
4.弱酸在碱性尿液中( D )
A.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B.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
C.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 D.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intouch组态软件 E.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
5.药物作用开始快慢取决于( C )
A.药物的转运方式 B.药物的排泄快慢 C.药物的吸收快慢
D.药物的血浆半衰期 E.药物的消除
6.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指( E )
A.药物效应降低一半所需时间 B.药物被代谢一半所需时间 C.药物被排泄一半所需时间 D.药物毒性减少一半所需时间 E.药物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7.药物从体内消除的速度快慢主要决定其( C )
A.药效出现快慢 B.临床应用的价值 C.作用持续时间及强度
D.不良反应的大小 E.疗效的高低
8.某药半衰期为24小时,按半衰期给药达坪值时间应( C )
A.1日 B.3日 C.5日 D.7日 E.9日
9.具有首关(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 D )
A,静脉注射 B.肌肉注射 C.直肠给药 D.口服给药 E.舌下给药
E.胃肠道刺激性大的药物不适用于口服
10.药物在体内代谢和被机体排出体外称( D )
A.解毒 B. 灭活 C.消除 D.排泄 E,代谢
11.体液的pH可影响药物跨膜转运,主要是改变其( D )
A.药物的脂溶性 B.药物的水溶性 C.分子量大小 D.药物的解离度
E.化学结构
12.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NA释放后,其作用消失主要原因是( D )
A.被肾排泄 B.被MAO代谢 C.被COMT代谢 D.被突触前膜重摄取入囊泡
E.被胆碱酯酶代谢
13.心脏窦房结、房室结和传导系统细胞膜上具有( )
A.有α、Μ受体,无β受体 B.有α、Μ受体,无β1受体 C.有α、β1、及Μ受体
D.有β1、及Μ受体 E.有α、β1受体,无M受体中小学数学网
14.M受体激动时,可使( C )
A.骨骼肌兴奋 B.血管收缩,瞳孔散大 C.心脏抑制,腺体分泌,胃肠平滑肌收缩 D.血压升高,眼压降低 E.心脏兴奋,血管扩张,平滑肌松驰
15.β1受体主要分布于( D )
A.腺体 B.皮肤、粘膜血管 C.胃肠平滑肌 D.心脏 E.瞳孔扩大肌
16.β2受体激动可引起( D )
A.胃肠平滑肌收缩 B.瞳孔缩小 C.腺体分泌减少 D.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E.皮肤粘膜血管收缩
17.激动β受体可引起( B )
A.心脏兴奋,血压下降,瞳孔缩小 B.心脏兴奋,支气管扩张,糖原分解增加
C.心脏兴奋,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收缩 D.心脏抑制,支气管扩张,瞳孔缩小
E.冠脉扩张,支气管收缩
18.骨骼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具有( E )
A..有α、β受体,无Μ受体 B.有α、Μ受体,无β受体 C.有α受体,无M、β受体
D.有Μ受体,无α、β受体 E.有α、β受体和M受体
19.激动突触前膜的α2受体可引起( D )
A.血压升高 B.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C.瞳孔缩小 D.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
E.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20.胆碱能神经递质Ach释放后作用消失主要原因是( D )
A.被单胺氧化酶破坏 B.被多巴脱竤、羧酶破坏 C.被神经末梢重摄取
D.被胆碱酯酶破坏 E.被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
21.直接激动M受体的药物是( E )
A.毒扁豆碱 B.新斯的明 C.吡斯的明 D.加兰他敏 E.毛果芸香碱
22.毛果芸香碱滴眼可引起( C )
A.缩瞳、降低眼压、调节麻痹 B.缩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
C.缩瞳、降低眼压、调节痉挛 D.散瞳、升高眼压、调节痉挛
E.散瞳、降低眼压、调节痉挛
23.毛果芸香碱主要用于( D )
A.胃肠痉挛 B.尿潴留 C.腹气胀 D.青光眼 E.重症肌无力
24.有机磷酯类中毒的机制是( E )
A.持久抑制单胺氧化酶 B.持久抑制磷酸二酯酶
C.持久抑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E.持久抑制胆碱酯酶
25.新斯的明禁用于( D )
A.青光眼 B.重症肌无力 C.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D.支气管哮喘 E.尿潴留
26.术后尿潴留应选用( D )
A.毛果芸香碱 B.毒扁豆碱 C.乙酰胆碱 D.新斯的明 E.碘解磷定
27.有机磷酯类轻度中毒主要表现( B )
A.N样症状 B.M样症状 C.M样症状和中枢症状 D.M样症状和N样症状 E.中枢症状 28.新斯的明最强的作用是( E )
A.兴奋膀胱平滑肌 B.兴奋胃肠平滑肌 C.瞳孔缩小 D.腺体分泌增加 E.兴奋骨骼肌
29.氯解磷定对下列哪一症状缓解最显著( E )
A.中枢神经兴奋 B.视力模糊 C.大小便失禁 D.血压下降 E.骨骼肌震颤
30.中度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患者应选用( C )
A.阿托品与毒扁豆碱合用 B.氯解磷定和毒扁豆碱合用 C.氯解磷定和阿托品合用
D.氯解磷定和毛果芸香碱合用 E.阿托品和毛果芸香碱合用
31.阿托品应用于麻醉前给药主要是( C )
A.兴奋呼吸 B.增强麻醉药的麻醉作用 C.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
D.扩张血管改善循环 E.预防心动过缓
32.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者,经反复大量注射阿托品,中毒症状消失,但出现心悸、瞳孔扩大,近视物模糊、兴奋等症状,应采用( B )
A.用新斯的明对抗出现症状 B.用适量毛果芸香碱对抗出现症状
C.用东莨菪碱对抗出现症状 D.继续用阿托品 E.用山莨菪碱
33.阿托品对眼的作用是( D )
A.散瞳、升高眼压、调节痉挛 B.散瞳、降低眼压、调节麻痹 C.散瞳、升高眼压、
调节麻痹 D.缩瞳、降低眼压、调节痉挛 E.缩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
34.东莨菪碱与阿托品相比较显著的差异是(E )
A.腺体分泌抑制 B.散瞳、调节麻痹 C.心率加快 D.内脏平滑肌松弛 E.中枢镇静作用
35.阿托品对下列腺体分泌抑制最弱的是(E )
A.唾液腺分泌 B.汗腺分泌 C.泪腺分泌 D.呼吸道腺体 E.胃酸分泌
36.东莨菪碱震颤性麻痹主要是( D )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
A.外周抗胆碱作用 B.直接松弛骨骼肌 C.运动神经终板膜持久去极化 D.中枢性抗胆碱作用 E.神经节阻滞
37.阿托品对下列平滑肌明显松弛作用是( C)
A.支气管 B.子宫 C.痉挛状态胃肠道 D.胆管 E.输尿管
38.下列能引起血钾升高的药物是( 建鲤C )
A.东莨菪碱 B.筒箭毒碱 C. D.毒扁豆碱 E.泮库溴铵
39.防治腰麻及硬膜外麻醉引起的低血压,应选用( D )
A.多巴胺 B.异丙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麻黄碱 E.间羟胺
40.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应首选( E )
A.间羟胺 B.多巴胺 C.异丙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肾上腺素
41.伴心收缩功能低下及尿量减少的休克患者,应选用( B)
A.间羟胺 B.多巴胺 C.多巴酚丁胺 D.肾上腺素 E.异丙肾上腺素
42.下列叙述的错误项是( E )
A.异丙肾上腺素激动β1和β2受体 B.麻黄碱激动α、β1和β2受体
C.沙丁胺醇激动β2受体 D.多巴胺主要激动α、β2和多巴胺受体
E.去甲肾上腺素激动α和β1受体
43.具有明显中枢兴奋性的拟肾上腺素药是( D )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麻黄碱 E.异丙肾上腺素
44.肾上腺素与局麻药配伍目的主要是( D )
A.防止过敏性休克 B.防止低血压 C.使局部血管收缩起止血作用
D.延长局麻作用时间,防止吸收中毒 E.扩张血管,促进吸收,增强局麻作用
45.肾上腺素对心血管作用的受体是( E异型淋巴细胞 )
A.β1受体 B.β1和β2受体 C.α和β1受体 D.α和β2受体
E.α、β1和β2受体
46.静滴剂量过大易引起肾功能衰竭的药物是( C )
A.异丙肾上腺素 B.多巴胺 C.去甲肾上腺素 D.肾上腺素 E.多巴酚丁胺
47.下列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是( D )
A.多巴胺 B.异丙肾上腺素 C.麻黄碱 D.去甲肾上腺素 E.肾上腺素
48.可翻转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药物是( B )
A.N受体阻断药 B.α受体阻断药 C.M受体阻断药
D.β受体阻断药 E.Hl受体阻断药
49.下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的药物是( C )
A.普萘洛尔 B.多巴胺 C.酚妥拉明 D.东莨菪碱 E.多巴酚丁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