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措施论文

阅读: 评论:0

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措施论文
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个领域的进步速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快。而我国的相关部门在进行测绘地理信息的统计过程之中,还需要积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进行地理信息数据的统计,并使得我国政府部门能够对我们基本的地理国情得以充分的了解。本文主要就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控制
1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影响
1.1测绘地理信息准确度
①空间精度:空间精度主要指的是数据库中空间特征的精度,对空间特征的度量依赖于空间维度。空间精度度量作为衡量数据质量的重要标准,对于点状实体的完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些线状以及面状实体,还需要发展处更为广泛使用的度量衡标准。②时间精度:
时间的精准度评估主要依赖的是借助于标准的时间坐标系统来进行时间的客观度量。但是这些标准并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但是时间精度测量的另一个困难还会使得地理空间数据库中的时间因素变得不够明确,对于一些随时间变化频率高的要素也需要进行充分注意。③专题性精度:专题性精度的度量方法要随着测量尺度的变化而进行变化,对于一些定量属性,还要求度量方法跟点属性之中的空间精度比较类似。
1.2测绘地理信息精确度
精准度一般又直接分为细度或者分辨率,主要指的是在数量上能够辨别的详细程度,可以说分辨率会直接影响到一个数据库对于某一个具体应用的适用程度,因此其分辨率必须能够充分满足相应数据细节的要求。①空间分辨率:借助于空间分辨率的概念能够对地面上可以辨别最小物体尺寸,对于矢量型数据,其最小分辨率特征还经常通过地图比例确定的最小单位的大小来进行定义。②时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指的是事件能够被直接辨识的最小持续时间,并且会直接受到间隔记录间持续时间以及事件变化速率的交互影响。③专题分辨率:专题属性的分辨率含义跟测量尺度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对于定量数据而言,要求其分辨率由测量设备的精度进行决定。
1.3测绘地理信息的逻辑一致性
数据的一致性主要指的是数据库未存在有明显的矛盾,对于地理空间数据而言,其规则也会随着空间维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比如说某一个数据层的面状实体之间没有缝隙等等。应用GIS应用处理之前,还需要对这些拓扑逻辑上的不一致性进行有效的消除。
1.4测绘地理信息的完整性
完整性主要指的是数据库中记录对象以及对这些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影响到数据完整性的重要决定因素主要包含有创建数据库的选择标准、定义以及其他规则等,其也是用来评估独立应用的数据质量。
2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的几种常见问题
亚西尔阿拉法特
2.1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问题
在现阶段的测绘地理信息统计过程之中,其主要审核上报数据是否真实明显不否,并可能存在有一定程度的漏报与瞒报情况。对于统计指标还存在有理解不够准确以及数据汇总、计算有误等诸多问题,并会直接影响到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
希波战争2.2数据的完整性问题
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的不完整性体现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填报单位的完整性不足,根据《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报表制度》中的相关规定,要求填报单位之中需要包含有各个级别信息行政主管部门,但是在实际报表之中依旧存在有部分项目缺乏的问题。②报表完整性:各个测绘单位在进行测绘数据的上传过程之中,还需要保障所有的报表都能够处于已上报的状态,但是实际上传过程之中部分报表还存在有数据不全的问题。
2.3数据的一致性问题
对于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而言,其不一致问题主要是体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①省级数据跟各个下属单位的汇总数据还存在有比较大的差异性,某些下述单位在修改完成数据之后,各个省级部门也未曾对这些数据进行重新的汇总与分析。②财务数据跟服务总值数据存在有一定的差异性,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财务数据修改完成之后,其服务总值未得到重新计算。③相同统计指标的口径缺乏一致性:现阶段还存在有更换统计人员的频率过快等诸多问题,而不同的登记人员对于指标口径的理解也存在有一定的差异性。④因为提供给不同部门的数据存在有一定的差异性,也就导致了其数据的一致性难以
得到有效的保障。
2.4数据的延伸性问题
殳数据的延伸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不同时期内统计数据在大小关系上的不合理性,比如说现阶段报表中的数据较之于上一季度报表中对应的数据要大,或者年度报表之中的数据要大于该年四个季度中报表对应的数据等等。
永远的谭嗣同3提升国情监测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的几点措施
3.1加强国情监测工作的定位以及试点探索工作
为了使得统计数据质量得到提升,还需要应用发展以及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并需要在日常的实践过程之中对其思路以及方法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①统一思想,并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国情研究客观规律的认识程度,然后做好其工作定位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给予现阶段的地理国情监测工作适当的指导意见,然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②规范选取具备有代表性的地区以及领域,因地制宜的进行试点的开展,还需将试点的实验、探索以及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使得政府以及公众部门对于
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所开展的地理国情监测工作认知度以及参与协同度得到提升,并将其及时的转变为一系列的政策制度。
3.2加强职能法制化建设
为了保障地理国情检测的权威性,还需要进行其职责职能的法定化处理。①适当将地理国情监测列入到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行政职责之中,并需要将其写入《基础测绘条例》以及配套的法律条例之中,从而确定其法律地位。②构建合理的地理国情监测计划管理模式,然后就各级政府在地里国情监测过程中的事权划分、规划编制与实施等有关事项进行评估处理,并需要保障其常态化以及业务化的发展。
3.3进行核心业务内容的科学设置
内容的合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决定了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在核心业务内容的设置过程之中,还需要充分体现到国情监测的核心内容以及时代特征。①构建一个科学的监测选取标准,对于监测内容的衔接性还需要进行充分的考虑。②合理确定地理国庆监测指标,并需要充分注重监测对象的层次性,此在还需要把握住投资产出关系以及各种资源的支撑力度。
3.4进行核心业务工作内容的规范处理
规范化作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能够得以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这也就要求通过以下几点措施来对现有的核心业务流程进行不断的规范以及优化。①对现有地理国情监测试点的工作内容、业务流程以及产品结构进行全面的总结,然后对现有的测绘地理信息生产服务组织体系进行必要的优化处理,从而形成一种常态化、业务化的地理国情监测生产力。②构建先重要后次要、先易后难的工作原则:借助于普查以及综合性监测等相结合的模式,来结合我国省市的实际情况,形成一种层次分明、上下联动的地理国情监测核心业务体系。
3.5健全发现机制
发现机制的建立也是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与前提。①增强公众对于政府舆论的监督力度,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地理国情的实际监测需求。借助于动态监测以及定期巡查机制的应用,还能够及时提高以及预防与地理国情相关的违法违规行为,并能够确保整个信息数据的有效性以及合理性。②积极构建一个与政府部门的多层次沟通协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日常信息通报沟通以及高层联席会议交流这两个对话平台,只有这样才会朝着实质性的联合调研以及联合监测进行转变,并能够对现有的测绘地理信息
统计数据质量起到一定程度的健全效果。
结束语
进行地理国情的制定以及实施也是我国发展战略与规划,以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跟各类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个重要依据,其也是促进我国经济与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就要求对现有的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工作,并需要确保各项数据信息的质量,从而为我国相关发展战略的规划与设计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吴启明.探索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5,(1):159-160.
[2]高宇.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7):214-219.tcp协议
[3]臧银.探讨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控制[J].科学与财富,2016,8(4):302-302,303.

本文发布于:2023-06-26 18:29: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35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监测   数据   进行   测绘   国情   地理信息   地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