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课程代码 0881)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观点体现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 B 】
C.系统性原则 D.渐变性原则
2.陈会昌等人通过对1595名3-9岁的中、澳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进行的研究属于 【 B 】 A.纵向研究 B.横向研究
C.定性研究 D.定量研究
3.在等距随机抽样过程中,间隔距离的计算方法为 【 A 】
A.R=N/n B.R=n/N
C.R=n*Ni/N D.R=n*N/Ni
4.对某种行为进行连续的定期观察研究,称为 【 B 】
A.日记记录法 B.系列记录法
C.定期记录法 D.持续记录法
5.按照访谈者与受访者接触的方式,访谈可分为 【 A 】 A.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B.正式访谈与非正式访谈
C.私人访谈与公众访谈 D.结构性访谈与非结构性访谈
6.心理学家皮亚杰使用临床访谈法来研究儿童的思维,这种方法属于 【 C 】
A.结构性访谈 B.半结构性访谈
C.非结构性访谈 D.特殊访谈
7.按照访谈结构化的程度,访谈可分为 【 D 】
减压渣油A.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年轻的MM2
B.正式访谈与非正式访谈
C.私人访谈与公众访谈 还俗方丈
D.结构性访谈、非结构性访谈与半结构性访谈
8.社会系统误差主要由( )导致。 【 B 】电子期刊
A.社会组织 B.社会规范
C.体系统 D.被试的不合作
9.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二个阶段是 【 A 】
A.计划阶段 B.搜集阶段
C.执行阶段 D.分析阶段
10.统计分析包括个( )部分。 【 B 】
A.2 B.3
C.4 D.5
11.在右侧检验中,如果H0成立的可能性是95%,那么,大于总体水平的可能性为
吾乐乐【 C 】
A.0 B.2.5%
C.5% D.10%
12.科学研究重要特点在于 【 D 】
圈疗A.继承性 B.借鉴性
C.系统性 D.创造性
13.强调采用多种方法和多学科角度去探讨学前教育现象和规律,体现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 【 B 】
A.生态化 B.综合化
C.现代化 D.数学化
14.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是 【 A 】
A.唯物辩证法 B.系统论
C.协同论 D.控制论
15.学前教育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 C 】
A.怎么研究 B.谁来研究
C.研究什么 D.为什么研究
16.把研究分为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的根据是 【 A 】
A.研究方式 B.研究手段
C.研究对象 D.研究地点
17.下面属于收集资料类的研究方法是 【 C 】
C.文献法 D.统计分析法
18.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二个阶段是 【 D 】
A.选择课题 B.设计研究方案
C.执行研究方案 D.撰写论文
19.两组以上的被试,如果是不连续数值,应采用 【 B 】
A.t检验 B.Z检验
C.χ2检验 D.F检验
20.检查材料的真实可靠性,看问卷的真实性主要方法是运用 【 A 】
A.测谎题 B.效度
C.信度 D.区分度
21.研究论文的摘要一般在 【 B 】
A.100字以内 B.200字左右
C.400字左右 D.500字左右
22.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搜集资料的基本途径,是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的是 【 C 】
A.实验法 B.调查法
C.问卷法 D.观察法
23.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的人是 【 C 】
A.达尔文 B.普莱尔
C.皮亚杰 D.裴斯泰洛齐
24.活动产品分析法最早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分析儿童的 【 C 】
A.绘画 B.科学小制作
C.手工作品 D.作文
25.我国古代的“采风问俗”属于 【 B 】
A.观察研究 B.访谈研究
C.文献研究 D.历史研究
26.能较好地收集人类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方法是 【 D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访谈法 D.文献法
27.学前教育实验研究最本质的特点是 【 D 】
A.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B.有明确的实验设计
C.能够致物以变 D.有目的地控制变量
28.误差最大,被有些人称为“非实验设计”的是 【 B 】
A.假实验 B.前实验
C.准实验 D.真实验
29.学前教师、家长评定问卷研究的特点是 【 C 】
A.多因素测试 B.灵活性强
C.客观真实 D.严格控制变量
30.问卷中放在最前面的应是 【 B 】
A.人口学资料问题 B.实际行为资料问题
C.态度性资料问题 D.综合性资料问题
31.问卷项目的数量最好有 【 B 】
A.20-50个 B.50-100个
C.100-150个 D.150-200个
二、填空题
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包括三个方面:哲学方法论、_一般科学方法论_和具体的研究方法。
2.课题的来源主要有:理论、___实践__和_ 规划_。
3.一般而言,研究中的变量可分为__自变量__、因变量和__无关变量__。
4.问卷回答方式有选择式、__排序式___、量表式、_是否式__、填空式、自由回答式。
5.学前教育行动研究的原则是__行动_、__合作_、弹性和不断考核或检讨。
6.定量统计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__数据处理_、_绘制图表_和差异显著性检验。
7.标准分数是__离差_和__标准差_的比值。
8.根据实验场地的不同,可以把实验分为_实验室实验_和_ 现场实验_。
三、名词解释
1.教育科学研究。它是一种认识过程,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工科学的方法,研究学前教育科学的知识体系,认识学前教育现象,探索与发现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创造性活动。
2.学前教育经验总结。是指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对幼儿教师和实际教育工作者的先进的教育工作经验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概括,使之上午到幼儿教育理论一定高度的一种总结性研究。
3.社会系统误差。在研究过的过程中,由于社会态度、社会规范的影响,导致测定值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类误差即是社会系统误差。
4.描述记叙法。是指记录被在自然状态下所发生的行为和所处的情境,然后,对所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类,并加以分析的方法。
四、简答题
1.积累文献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1、在指向性明确的前提下,文献积累在内容上应发发尽量做到充分而全面。2、在积累文献的时,应特别注意第一手文献的积累。3、研究者应注意对有关信息资料的搜集和积累。4积累信息时,应注意对文献信息的组织与分类。
2.简述课题选择的原则。
答:1、进取性原则2、需要性原则3、意义性原则4创造性原则5、前沿性原则6、可行性原则。
五、计算题
某6岁儿童的身高为120cm,体重为24kg,而这一年龄儿童的身高和体重的总体平均值分
别为108.6cm和17.39kg,身高和体重的标准差分别为4.5cm和2.05kg,试求这一儿童的身高和体重的Z分数各是多少?(结果保留2位小数)
略。
六、论述题
举例说明访谈研究的设计程序。
略。
七、材料分析题
某幼儿园为了研究自主性教育对于提高幼儿独立性的影响,研究者安排了一个实验班。实验前,对实验组被试测试独立性水平,然后在教育实践中对实验班儿童进行自主性教育,实验进行一年。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组幼儿独立性水平进行测试,然后比较前后两次测试成绩,以考查自主性教育对幼儿独立性发展的效果。
请根据这项实验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归属于哪一类实验设计模式?其程序是怎样进行的?
(2)该实验有哪些优点?
(3)该实验有哪些缺陷?
答(1)它是单因素实验设计模式。它是研究者对一个实验组的被除数试先进行前测,再施加一个层次的一种自变量,然后进行后测,再对实验前和实验后被试反应比较,进行差异显著怀检验,以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2)程序操作简单,不用考虑实验班与对比班的教师、学生的同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