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属冶炼的实质
金属的冶炼过程就是把金属从化合态还原为游离态的过程。即:Mn++ne-===M(写反应通式,用M表示金属)。 2.金属冶炼的一般步骤
3.常见冶炼方法
Na:2NaCl(熔融)2Na+Cl2↑;
Mg:MgCl2(熔融)Mg+Cl2↑;
Al:2Al2O3(熔融)4Al+3O2↑。
(2)热还原法——Zn~Cu
高炉炼铁:3CO+Fe2O32Fe+3CO2;
铝热反应制铬:2Al+Cr2O32Cr+Al2O3;
焦炭还原铜:C+2CuO2Cu+CO2↑。
(3)热分解法——Hg、Ag
Hg:2HgO2Hg+O2↑;
Ag:2Ag2O4Ag+O2↑。
[注意] ①冶炼Mg时电解熔融MgCl2而不电解MgO,原因是MgO的熔点高,熔融时耗费更多能源,增加生产成本。
②冶炼Al时只能电解熔融Al2O3而不能电解AlCl3,原因是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态不
导电;加入冰晶石(Na3AlF6)的目的是降低Al2O3的熔化温度。
③用热还原法得到的铜还要经过电解精炼才能得到精铜。
4.铝热反应
实验装置 | |
实验现象 | ①镁带剧烈燃烧,放出一定的热,并发出耀眼的白光,氧化铁和铝粉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剧烈反应; ②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
实验结论 | 高温下,铝与氧化铁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 2Fe+Al2O3 |
原理应用 | ①制取熔点较高、活泼性弱于Al的金属,如铬、锰、钨等; ②金属焊接,如野外焊接钢轨等 |
| |
[注意] ①利用铝热反应只能冶炼活泼性比Al弱的金属,如Al与MgO不能发生铝热反应。
②用H2还原法冶炼得到的金属,纯度高,但成本也高;用CO和C还原法冶炼得到的金属,纯度低,冶炼成本也低;用铝热法可以冶炼熔点较高、难以冶炼的金属,但成本较高。
[细练过关]
1.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冶炼锌:“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也”(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泥罐中掺有煤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混合物
B.煤炭中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C
C.冶炼Zn的过程中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D.该冶炼锌的方法属于热还原法
解析:选A A项,由题意可知,倭铅是指金属锌,不是混合物;B项,反应中C作还原剂,则煤炭中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C;C项,碳酸锌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锌和一氧化碳,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D项,该反应是利用碳还原碳酸锌生成锌单质,属于热还原法。肖洛霍夫
2.下列关于金属冶炼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金属 | 存在形式 | 冶炼方法 |
A | 金 | 游离态 | 金子比沙子密度大,利用水洗法直接分离 |
B | 银 | 化合态 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 | 银的金属性弱,用加热Ag2O的方法冶炼 |
C | 铁 | 化合态 | IFANY用焦炭和空气反应产生的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 |
D | 钠 | 化合态 | 钠的金属性强,一般还原剂很难将其还原出来,所以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冶炼 |
| | | |
答案:D
3.铅的冶炼大致过程如下:
①富集:将方铅矿(PbS)进行浮选;
②焙烧:2PbS+3O22PbO+2SO2;
③制粗铅:PbO+CPb+CO↑;
PbO+COPb+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浮选法富集方铅矿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方铅矿焙烧反应中,PbS是还原剂,还原产物只有PbO
C.整个冶炼过程中,制取1 mol Pb共转移2 mol电子
D.将1 mol PbS完全冶炼成Pb理论上至少需要6 g碳
解析:选D A项,浮选法富集方铅矿为物理变化;B项,O2被还原为PbO和SO2,二者均为还原产物;C项,制取1 mol Pb共转移8 mol e-。
4.(1)用铝粉和Fe2O3做铝热反应实验,需要的试剂还有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KCl B.KClO3
C.MnO2 D.Mg
(2)用等物质的量的Mg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与铝粉进行铝热反应。
①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产物中单质是________(写名称)。
答案:(1)BD (2)①加少量KClO3,插上镁条并点燃 ②铁
[课时跟踪检测]
1.成语、谚语等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古代的很多成语、谚语都蕴含着很
多科学知识,下列对成语、谚语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水和冰,冰的能量高
B.“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C.“点石成金”“沙里淘金”都是指金属的冶炼
D.“火树银花”实质上是金属离子的焰反应
解析:选D “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水和冰,水的能量高,A项错误;“玉不琢不成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项错误;“沙里淘金”是利用金的密度比沙的大,用淘洗的方法分离出金,为物理过程,不属于金属的冶炼,C项错误;“火树银花”实质上是金属离子的焰反应,D项正确。
2.(2020·武汉部分重点中学联考)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化膜使得性质活泼的金属铝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B.钛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也有人说“21世纪是钛的世纪”
C.在合金中加入适量稀土金属,能大大改善合金的性能,因此,稀土元素又被称为冶金
缓释片 工业的维生素
D.出土的古代铜制品往往覆盖着一层铜绿,主要成分是CuCO3
解析:选D 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可以保护内部的铝不被氧化,使得铝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A正确;钛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在工业上应用广泛,B正确;在合金中加入适量稀土金属能大大改善合金的性能,故稀土元素又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C正确;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D错误。
3.(2020·山西大学附中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l2O3、MgO可用作耐高温材料,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
B.铝、铁、铜相比较,在地壳中铜元素的含量最低、铁元素含量最高
C.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Al2O3、MgO的方法冶炼Al、Mg
D.用纯碱制玻璃、用铁矿石炼铁、用氨制碳酸铵的反应都会产生温室气体
解析:选A 氧化铝和氧化镁的熔点很高,可以用作耐高温材料,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是二氧化硅,A正确;铝、铁、铜相比较,地壳中含量最低的是Cu,Al的含量高于Fe,B错误;MgO的熔点很高,电解熔融MgO冶炼Mg会增大生产成本,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镁来冶炼镁,C错误;用纯碱制玻璃的原理为Na2CO3+SiO2Na2SiO3+CO2↑,用铁矿石炼铁的主要反应为Fe2O3+3CO2Fe+3CO2,都会产生二氧化碳,用氨制碳酸铵的原理为2NH3+CO2+H2O===(NH4)2CO3,不产生二氧化碳,D错误。
4.(2019·天津高考)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不合理的是( )
A.将废铁屑加入FeCl2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2
B.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于航空工业
C.盐碱地(含较多Na2CO3等)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熟石灰进行改良
D.无水CoCl2呈蓝,吸水会变为粉红,可用于判断变硅胶是否吸水
解析:选C Na2CO3与Ca(OH)2反应生成NaOH,使土壤碱性增强。
5.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贮氢材料,这种镁铝合金的成分可表示为Mg17Al12;其贮氢和释氢的原理可表示为Mg17Al12+17H217MgH2+12A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g17Al12是离子化合物
B.为防止金属氧化,熔炼制备Mg17Al12时通氮气做保护气
C.732 g的合金能吸收380.8 L氢气
D.该合金的熔点比镁和铝的熔点低
解析:选D 合金是加热熔合而成的,不存在阴阳离子,不属于离子化合物,A项错误;Mg、Al为较活泼金属,加热时易和氮气发生反应,可以通入氩气来防止金属被氧化,B项错误;氢气所处的状况未知,不能计算出氢气的体积,C项错误;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的熔点低,该合金的熔点低于金属镁、铝的熔点,D项正确。
6.(2019·田家庵区模拟)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不正确的是( )
对溴苯胺
A.制钠:用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纯净的NaCl溶液
B.制镁:用海水为原料,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氯化镁固体,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镁
C.制铁:以铁矿石为原料,CO还原得铁
D.制铝: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提纯后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得到铝
解析:选A 钠性质活泼,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取,电解氯化钠溶液不能得到金属钠,故A错误;镁性质活泼,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的方法制取,故B正确;铁性质较活泼,用热还原反应制取,故C正确;铝性质活泼,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取,故D正确。
7.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产生氢气而得不到钠
B.铝制器皿不宜盛放酸性食物
C.铁制容器盛放和运输浓硫酸
酒石酸钾钠 D.镀锌铁桶镀层破损后铁仍不易被腐蚀
解析:选C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钠在氢前,形成的阳离子氧化性H+>Na+,H+先放电生成氢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故A不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排在氢的前面,铝和酸发生反应,铝制器皿不宜盛放酸性食物,故B不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比氢活泼,但可用铁制容器盛放和运输浓硫酸,是因为铁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故C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比铁活泼,所以破损后腐蚀的是锌,保护的是铁,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故D不选。
8.球墨铸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X。实验室测定化合物X的组成实验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