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城市规划原理1》试题
专业:太湖水污染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名词解释:(50分)
1.日照标准与日照间距
4.公共绿地率与绿地率
5.容积率与建筑密度
二.简答题:(30分)
2.影响住宅朝向的因素有哪些?
3.居住区内各级道路的宽度是多少?
三.论述题:(20分)
你认为住宅区规划最应该关注哪些方面的问题?
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日照标准与日照间距
日照标准:按某一规定时日住宅底层获得满窗的连续日照时间不低于某一规定的时间规定。
日照间距:前后两排住房之间,为保证后排住宅能在规定时日获得所需日照而必须保持的距离。
2.服务半径与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分级
服务半径是各项公共服务设施所服务的空间距离或时间距离。
公共服务设施根据服务半径、使用频率等可划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三个等级。
3.居住区与住宅街坊
居住区泛指不同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慢性滑膜炎3-5万)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较完整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住宅街坊是指由道路所分割而形成的住宅用地,规模大小不等。
4.公共绿地率与绿地率
住宅区公共绿地与住宅区总用地的比值为公共绿地率
铵根离子住宅区绿地与住宅区总用地的比值为绿地率
5.容积率与建筑密度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无单位)
建筑密度=总基底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万平方米/ha)
暖通空调二.简答题:
1.网中网为什么住宅区道路规划主张分级衔接?
便于交通组织,提高住宅区通行效率的同时保持居住生活的私密性;便于分级设置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便于地上、地下设施的规划设置;便于划分不同开放程度的街坊等。
2.影响住宅朝向的因素有哪些?
日照、通风、噪音、景观等。
3.居住区内各级道路的宽度是多少?
居住区级:路面10-14米;红线20-30米。
小区级:路面6-9米;红线10-14米。
组团级:路面3-5米;红线8米。
宅间:路面不小于2.5米。
三.论述题:
你认为住宅区规划最应该关注哪些方面的问题?
根据学生具体的答题内容进行评判。核心在于居住区的公共空间的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