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与研究p308作者:吕雪晴高辛烷值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9年第07期 sci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深入发展,教学模式、育人理念、教育体系不断创新,为优化配置新时期教育资源,完成新时期教育使命奠定基础,其中音乐教学法,作为经典且不断变革的教育手段,将美育、德育、智育关联在一起,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育学生音乐素养,确保学生在音乐教育中有更多收获。本文通过研究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方略,以期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关键词:音乐教学法 小学音乐 教育 实践
素质教育是当今社会关注重点话题之一,怎样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提高素质教育质量,成为教师需要思考与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在小学阶段开展音乐课程,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推动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稳健发展。然而,有些小学音乐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禁锢,未意识到教学方法实践、革新、研究重要性,仍沿用灌输式、填鸭式等滞后性教学方法,无法满足新时期音乐教育事业发展需求,影响小学音乐授课成效。基于此, 为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实践与研究音乐教学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人为本”音乐教学法全球地震带分布图
工人阶级领导一切以人为本作为具有普遍性、通用性的教学方法,同样适用于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指教师在授课进程中,始终以学生对音乐及教学内容的感受为主,灵活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满足学生音乐学习需求,营建学生本位教育氛围,使学生得以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自信演唱、积极学习[1]。
例如,教师在进行《勇敢的鄂伦春》教学时,发现学生对鄂伦春极为感兴趣,想要更多了解该民族,为此小学音乐教师需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将鄂伦春风俗习惯、传统故事等作为课前导入内容,引导学生感受鄂伦春的魅力,对本节课教学内容产生期待,削减音乐教学阻力,为教师顺利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奠定基础,体现“以人为本尾翼的作用”音乐教学法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