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课题研究方案

阅读: 评论:0

安图二小2020-2021年度信息技术2.0背景下
2012新课标理综
课题名称
教研组
五年级数学组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林业局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实有了很大改变,但其中我们也发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在数学练习活动设计上依然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操作,多练多算使学生成为做题机器。练习模式单一化,毫无新鲜感可言,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五年级学生分层明显,差距大。此时提出“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旨在通过研究,确立效率意识,从现状出发,从“有效”入手,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borland c 3.11、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课外作业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机械、重复的较多。作业陷入机械抄记、单调封闭的误区不能自拔。那些限于室内,拘于书本的静态作业使学生埋头于繁琐重复的书面练习而苦不堪言。作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围着书本做文章的现状,削弱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2、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教师在布置练习时只从本身意志出发,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练习、作业形式单调,书面作业似乎是其唯一的形式,毫无新鲜感可言,更谈不上趣味性,致使众多小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
3、我们的教育活动以理论学习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评价教学的手段也以考试为主,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三、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数学练习分层设计的有效性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促进教师转变数学活动的视角;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课题研究内容
1.课内练习的内容。
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一节数学课,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要考虑练习的具体内容,把握好练习的度和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课外练习的内容。
课外作业上我们要求少布置或不布置书面作业,而布置一些其它形式的课后作业。
(1)实践性作业。实践性作业,不但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拓展性作业。这种作业不仅使学生获得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而且使学生主动地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真正理解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如在教了利息后,让学生向银行职员或家长调查,询问提前支取或延后支取的利息情况。
(3)研究性作业。通过设计一些小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将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贯穿于整个课题实践的过程中。
调查法:主要用于量化分析,做好前测后测记录,为制定“测量评估”指标,总结经验,提供事实依据。
个案研究法: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学生或班级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学生做好跟踪调查,为他们建立研究档案,以此作为研究资料。
经验总结法:对实验中出现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经验都要进行及时的总结,
宛如英雄
六、课题阶段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0年11月)
设计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0年11月—2021年6月)澳大利亚电影糖果
1、实施课题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研究,开展调查问卷,积累原始资料并进行分类整理。
2、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3、做好课题的结题报告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1年6月)
整理研究材料和数据,完成课题报告和论文的撰写,申请课题结题。
七、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的条件
连弩课题组研究人员中多名教师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有教学新秀,有较强的钻研精神。大家均参与过多项课题研究,并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2、预期成果
    包括专题研究报告、研究的论文、练习设计精编和有关的等。

本文发布于:2023-06-26 08:27: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17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研究   练习   作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