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阅读: 评论:0

                外国文学史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一、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思想特征:首先,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和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19世纪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的成就,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科学主义成为一种时代风尚,作家们都以研究与分析社会为己任,把广阔真实地反映时代的风俗史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理想。
其次,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的价值取向。现实主义作家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理想,要求维护人的尊严与价值,对由金钱孽生出的社会恶德败行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并对下层人们的困难表示同情,希望统治阶级以仁爱为怀,改善与被压迫者之间的关系。不仅如此,现实主义文学还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出现的种种反人性的弊病,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2、艺术特征:首先,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注重细节的真实。现代主义作家认为,应该“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反映生活”,使作品的文本内容具有同构性,从而使文学具有科学真理的准确性。为了使创作达到真实的艺术效果,他们反对在作品中直露的表现“自我”,从而让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在具体的情节描写与人物塑造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为了达到细节的真实,他们常常作实地考察,收集大量准确无误的真实材料。
其次,现实主义文学注重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现实主义作家认为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主张从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刻画人物性格,真实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形成过程的描写,全面真实的展示现实生活及其本质特征,反映整个时代的风貌。现实主义文学在人物塑造方面大大超越了以前的西方文学,为世界文学史创造了一系列不朽的典型形象。
二、法、英、俄等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1、法国: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斯丹达尔和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斯丹达尔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实践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使现实主义从理论到创作都臻于完善,代表了西欧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
梅里美:以中短篇小说最为著名。比较著名的作品有《高龙巴》和《卡门》,其中代表作《卡门》塑造了卡门这个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
福楼拜的长篇小说有《包法利夫人》《撒朗波》《情感教育》。《包法利夫人》副标题是“外省风俗”,是福楼拜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着重描写了女主角爱玛的人生经历,以及她由于追求不正当的“爱情”而最终导致自杀的悲剧命运。
小仲马的名作《茶花女》通过玛格丽特短暂而悲惨的一生,赞美了真诚而纯洁的爱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对妇女的蹂躏和摧残。《金钱问题》《私生子》和《放荡的父亲》等20多部剧本以爱情、婚姻为题材,从独特的角度提出了妇女地位和私生子命运等问题。
2、英国:
宪章派文学:英国于1838年至1848年爆发了为实现《人民宪章》而进行的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工人运动,被称为“宪章运动”,在运动中出现的文学被称为“宪章派文学”。当时全国各地的工人组织创办了许多报刊,一批诗人以报刊为载体发表各种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反映了人民的呼声,推动运动向前发展。这些诗歌政治倾向性明确,语言晓畅,充满激情,流传广,影响大。代表诗人主要有琼斯和林顿。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也比较多的表现了劳资矛盾及“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苦难生活,人道主义、改良主义较浓厚,代表小说家有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妹、盖斯凯尔夫人等。
萨克雷善于描写社会中、上等阶层人与人之间风雅而又虚伪的关系,作品有《名利场》和《纽克姆一家》等。代表作《名利场》以1820年代为背景,主要描写两个生活态度截然不同的妇女的命运。
勃朗特妹的小说也是颇为引人注目的。夏洛蒂·勃朗特以长篇小说《简·爱》享誉文坛,她另有作品《谢利》《维莱特》《教师》等。代表作《简·爱》塑造了敢于冲破年龄、门第和传统观念束缚,去追求真正爱情的女性形象。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呼啸山庄》是一部充满浪漫和怪诞彩的作品,小说控诉和揭露了冷酷的社会对人性的摧残,表现了强烈的反压迫、争自由的叛逆思想。
盖斯凯尔夫人的代表作《玛丽·巴顿》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的长篇小说。
3俄国文学: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始终和蓬勃开展的俄国人民解放运动紧密联系,其批判锋芒直指封建农奴制度及其残余,并表现出推翻封建制度的政治要求,直到后期,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才逐步加强。
普希金: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创者,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他的短篇小说《驿站长》开创了俄国文学描写“小人物”形象的先河。操作性条件反射
妇安宁栓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这种形象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接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渴望有所作为,他们的出现时社会意识觉醒的一种体现。但是这一类形象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行动的能力和勇气,因此在社会上无所适从,结局是悲剧性的。从奥涅金到毕巧林、罗亭,再到奥勃洛摩夫,“多余人”形象经历了一个其先进性逐渐丧失的发展过程。
小人物: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欺凌被侮辱者的典型。他们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困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性格懦弱,胆小怕事,因而成为“人物统”下的牺牲品。一批具有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作家,通过这类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怜悯,批判并鞭挞了沙皇专制制度。继普希金之后,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都在其创作中塑造了小人物形象。
莱蒙托夫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诗歌赞美自由,歌颂祖国,谴责专制农奴制,表达进步贵族的民主革命思想,作品有《童僧》《恶魔》《诗人之死》等。长篇小说《当代英雄》是其代表作,小说由5个中篇构成,以主人公毕巧林的活动为主线连成一体。毕巧林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二个“多余人”形象。
果戈里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在19世纪40年代形成了俄国文学史上的“自然派”——俄国现实主义。
自然派: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别称。果戈里的创作使这一文学流派的地位得以最终确立。许多青年作家追随果戈里,他们的创作真实地反映生活,揭露了农奴制的腐朽与黑暗,描写了下层人民的苦难命运,表达了劳动人民要求变革社会的愿望。别林斯基从理论上论证了自然派文学批判现实的倾向。
别林斯基:是俄国民主主义批评家,他以《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1846年俄国文学一瞥》《1847消费税暂行条例年俄国文学一瞥》等一系列论文,从革命民主主义的观点出发,在理论上阐发和捍卫了果戈里的现实主义传统。
赫尔岑:是俄国进步作家和思想家。他的文学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谁之罪》和回忆录《往事与随想》等。家传秘方
冈察洛夫:是主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平凡的故事》、《奥勃洛摩夫》、《悬崖》生动细腻地描绘了俄国社会生活的图画。代表作《奥勃洛摩夫》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奥勃洛摩夫的形象。
屠格涅夫:是俄国的语言艺术大师,在诗歌、戏剧、散文创作方面均有较高成就。早年以短篇小说集《猎人笔记》名震文坛。《罗亭》成功地塑造了“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的罗亭形象,为俄国“多余人”增添了新的成员。《贵族之家》讲述了贵族青年拉夫列茨基和丽莎的恋爱悲剧。《前夜》首次在俄国文学中塑造了“新人”HOUSE OF SAND AND FOG——平民知识分子形象。《父与子》塑造了平民知识分子巴扎洛夫的形象。
托收统一规则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代表作有美学著作《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文学批评著作《俄国文学果戈里时期概观》、长篇小说《怎么办?》等,《怎么办?》中塑造了罗普霍夫、拉赫美托夫等“新人”形象。
新人:指的是19世纪中叶在俄国文学中出现的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这些形象尽管个性相异,但大多出身平民,具有坚定的意志、明确的思想,以及实干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
亚·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俄国戏剧家,被称为“俄罗斯民族戏剧之父”,他的著名戏剧《大雷雨》塑造了卡杰琳娜之一俄罗斯文学史中十分动人的妇女形象。
涅克拉索夫:是19世纪中期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诗人,主要作品有《诗人与公民》《严寒,通红的鼻子》《俄罗斯妇女》等,代表作是长诗《在俄罗斯谁能过好日子》。
七八十年代,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列夫·托尔斯泰完成了他们的代表作,把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4、其他国家文学:
德国:格奥尔格·毕希纳是德国早期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家,其创作以戏剧为主,代表作《丹东之死》。格·维尔特是德国工人运动涌现出的工人诗人,《刚十八岁》《铸炮者》《我愿作一名警察总监》等都是他的著名作品,维尔特被恩格斯称为“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诗人”。
瑞士:戈特弗里德·凯勒是瑞士的德语作家。长篇小说《绿衣亨利》是他的代表作,他的中短篇小说创作成绩突出,著有《塞尔特维拉的人们》和《苏黎世中篇小说集》。
北欧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于四五十年代。丹麦的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等,既写出了社会中贫富的对立和穷苦人的悲惨遭遇,又以美丽的幻想表达善良而美好的愿望。《皇帝的新装》《园丁和主人》等辛辣地讽刺了统治者的无知和骄横。
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形成较晚,但在50年代的废奴文学中,已蕴涵了现实主义因素。理查·希尔德烈斯的《白奴》和哈里叶特·比彻·斯托夫人的《汤姆大叔的小屋》是废奴文学的代表。

本文发布于:2023-06-26 06:37: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14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学   现实主义   俄国   社会   生活   作家   塑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