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拜得兰 于宏伟
5252ss
电梯论坛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5年第06期
2007女足世界杯
摘要:在新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形成性评价受到了教育研究者和教师们极高的重视。本文对其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对其基本理念进行了综述,最后阐述了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实施比较困难的原因。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 发展历程 基本理念 原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032-01
湖图网
1 形成性评价的形成过程
1.1国外研究历程
从形成性评价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它历经了从学业评价——教育评价——形成性评价
的发展过程。1897年,美国教育家莱斯(T.M. Rice)曾对3万名小学生进行了拼写测验,评价领域将此视为评价研究的开端。在19世纪-50年代,以泰勒为首的学院跟踪调查组对“八年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评价。“八年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以教育评价educational evaluation
替代测验testing的观念被广泛地接受。泰勒本人也被誉为“教育评价之父“。
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末是教育评价大发展的时期。许多教育家都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出现了如“目标游离评价”“应答评价”等等的评价方式。也就在这一时期,1967年,美国著名的评价专家斯克里文(Michael Seriven)在《评价方法论》中首次提出了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的理念: 指出评价的两种功能是持续的改进方案,可以帮助管理者分析方案效果。1969年,美国评价专家布鲁姆(Bloom)将形成性评价移植到了学习评价的领域。他认为传统的测验支队学生进行了评判和分类,但形成性评价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的任一阶段给学生提供反馈和纠正。20世纪80年代,国外对形成性评价研究主要集中于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区别之上。主要的代表人物有Bachman(1981),Long(1984), Richards(1984).20世纪90年代开,学者们将研究方向转
向了形成性评价对教学的作用上。学者们开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更有效地使用形成性评价。1998年,著名评估杂志Assessment in Education 创办促进了形成性评价的研究更进一步深入的发展。在这一时期,著名的学者有Black&Willi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