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成立 (活动) 时间 | 主要成员 | 主要刊物 | 文学主张与 思想倾向 | |
文学研究会 | 1921·1 | 沈雁冰 周作人 叶绍鈞 郑振铎 王统照 许地山 冰 心 朱自清 庐 隐 老 舍 | 小说月报 文学旬刊 文学周报 | 为人生、现实主义。 | |
创造社 | 1927.7 | 郭沫若 郁达夫 成仿吾 张资平 穆木天 李初梨 王独清 | 创造季刊 创造周报 创造月刊 洪水 文学批判 | 浪漫主义: 尊自我,文学本质,天才,灵感。 后期转向倡导革命文学 | |
新月社 | 1923 | 欧美留学生:胡 适 徐志摩 闻一多 陈西滢 梁实秋(人性,反无产阶级) | 晨报副刊·诗镌 新月(月刊) | 提倡现代格律诗 闻一多的“三美” | |
新月诗派(新格律派) | 闻一多 徐志摩 朱 湘 | 同上 | 提倡现代格律诗 | ||
新月派小说家 | 沈从文 凌叔华 | ||||
语丝社 | 1924 | 鲁 迅 (主将) 周作人 林语堂 孙伏园 川 岛 冯文柄(语丝小说作者) | 语丝(周刊) | 为人生,与文学研究会相近。重散文创作,反北洋、复古、评论派 | |
未名社 | 文学革命后出现,成立于二十年代前、中期的社团 | 鲁 迅 韦素园 台静农 | 未名(半月刊) | 为人生,翻译外国文学 | |
莽原社 | 鲁 迅 高长虹 向培良 | 莽原(周刊) | 社会批评,文学批评 | ||
浅草社(1922) | 林如稷、陈翔鹤 陈炜谟 冯 至 | 浅草 沉钟 | 倾向浪漫主义 | ||
沉钟社(1925) | 加“杨晦” | ||||
弥洒社 | 胡山源 | 弥洒 | 艺术无目的论 | ||
狂飙社 | 高长虹,向培良 | 狂飙 | 虚无的反抗 | ||
湖畔诗社 | 汪静之 冯雪峰 潘漠华 应修人 | 专心致志做情诗 | |||
春柳社 | 辛亥革命前 | 改编演出《黑奴吁天录》 | |||
民众戏剧社 | 二十年代前、中期成立 | ||||
上海戏剧协社 | 欧阳予倩 洪深 | 深圳万科温馨家园 | |||
南国社 | 田汉 | 浪漫主认倾向的话剧团体 | |||
20年代 乡土文学 | 鲁 彦 许 杰 彭家煌 蹇先艾 冯文柄 台静农 | ||||
象征诗派 | 核冬天 20年代 | 李金发 穆木天 王独清 冯乃超 | |||
太阳社 | 1928 | 蒋光慈 钱杏邨 洪灵菲 | 太阳 | 倡导革命文学 | |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 刘小华自杀1930 | 鲁 迅 茅 盾 周 扬 胡 风 夏 衍 张天翼 丁 玲 沙 汀 | 北斗 萌芽 |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 |
中国诗歌会 | pc31932 | 穆木天 蒲 风 | 新诗歌 | 大众化诗歌 | |
东北作家 | 30年代 | 萧 军 萧 红 骆宾基 端木蕻良 舒 李辉英 | 倾向现实主义 | ||
京派 | 30年代 | 沈从文 萧 乾 周作人 废 名 李健吾 朱光潜 | 大公报·文艺 | 倾向现实主义 | |
论语派 | 科技狂澜 30年代 | 林语堂 | 论语 人间世 宇宙风 | 幽默性灵小品 | |
自由人 | 30年代 | 胡秋原 | 文艺自由论 | ||
第三种人 | 30年代 | 苏 汶 | 文艺自由论 | ||
现代诗派 | 30年代 | 戴望舒 徐 迟 卞之琳 路易士 | 现代 | 现代主义 | |
心理分析派小说 | 30年代 | 施蛰存 穆时英 | 现代 | 弗洛伊德性心理分析 | |
新感觉派小说 | 30年代 | 穆时英 刘呐鸥 施蛰存 | 现代 | 新感觉主义 | |
民族主义文学 | 30年代 | 潘公展 王平陵 黄震遐 | 前锋 | ||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 38年成立于武汉 | 抗战文艺 | 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组织 | ||
七月诗派 | 37-49 | 艾 青 田 间 绿 原 阿 垅 鲁 藜 冀 汸 曾 卓 邹荻帆 彭燕郊 牛 汉 | 七月 | 战斗的现实主义 | |
九叶诗派 | 40年代形成 | 辛 笛 穆 旦 杜运燮 杭约赫 郑 敏 唐 祈 唐 沂、袁可嘉、陈敬荣 | 中国诗歌 诗创造 | 现代主义 | |
后期浪漫派 | 40年代 | 徐 于 无名氏 | 浪漫主义罗曼司 | ||
战国策派 | 40年代 | 陈 铨 林同济 | 战国策 | 狂欢、恐怖、虔格 | |
学衡派 | 20年代前期 | 章士钊 | 学衡 | 反对文学革命 | |
甲寅派 | 20年代中期 | 吴 宓 梅光迪 胡先骕 | 甲寅派 | 反对文学革命 | |
鸳鸯蝴蝶派 (礼拜六派) | 民国初年至49年 | 包天笑 徐枕亚 周瘦鹃 李涵秋 | 礼拜六 | 新冠疫苗生产临时性应急标准出台 游戏、消遣小说 | |
汉园三诗人 | 30年代 | 何其芳 李广田 卞之琳 | 结集出版《汉园集》诗集 | ||
社会剖析派 | 30年代 | 茅 盾 吴组缃 沙 汀 艾 芜 | 运用阶级分析观点分析社会问题。 | ||
新青年社、新潮社 新诗作者 | 胡适 沈尹默 刘半农 周作人 余平伯 康白情 | ||||
新青年社、新潮社 小说作者 | 鲁 迅 叶绍均 汪敬熙 杨振声 陈衡哲 罗家伦 | ||||
20年代乡土文学作家 | 文学研究会:鲁 彦 许 杰 彭家煌 蹇先艾 | ||||
语丝社:冯文柄 许钦文 | |||||
未名社:台静农 | |||||
30年代杂文作家 | 徐懋庸 唐 弢 聂绀弩 巴 人 柯 灵 巴人(王任叔) | ||||
30年代抒情散文作家 | 何其芳 李广田 丰子恺 陆 蠡 丽 尼 缪崇 梁遇春 | ||||
本文发布于:2023-06-26 03:48: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09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