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炉主要任务及作用

阅读: 评论:0

LF炉
LF炉(LADLE FURNACE)即钢包精炼炉,是钢铁生产中主要的炉外精炼设备。它的主要任务是:①脱硫②温度调节③精确的成分微调④改善钢水纯净度⑤造渣在LF炉生产中建立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主要用来解决以下问题:①实时接收生产计划,按照计划动态组织生产。②按照炉次对LF炉生产进行实时的数据跟踪。③通过冶金模型的计算,实现作业过程的优化,同时并向操作人员提供操作指导。④向下工序提供LF炉作业数据。⑤向工艺人员提供生产数据的历史追溯.
LF炉一般指钢铁行业中的精炼炉。实际就是电弧炉的一种特殊形式。
提高LF炉精炼效率的途径自由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钢铁]2009-02-1607:03:30
1影响LF炉脱硫效率因素分析
相对转炉氧化性炉渣而言,LF炉脱硫是在还原渣条件下进行的,因而其脱硫效率要远远高于转炉,其反应主要发生在炉渣和钢水界面之间,通过钢渣反应,使硫由钢水向炉渣的扩散转移,其基本反应为:[FeS]+(CaO)=(CaS)+(FeO)。
LF炉精炼脱硫,首先要形成还原性的白渣,将氧化性钢包渣子进行还原,渣中w(FeOH-MnO)<1%原才比较充分,然后钢水和炉渣中的氧以
浮选机叶轮盖板FeO形式被渣子吸收,在白渣中还原,并达到一定的平衡值,这是脱硫去夹杂的基本条件,在一定碱度和氩气环境下,CaO被还原渣中A1、C、Si等元素还原出Ca与钢水中的硫反应形成高熔点CaS进入炉渣。LF炉脱硫效率受钢水条件、炉渣状况、动力搅拌及操作多方面影响。
1.1转炉钢水氧化性滴胶卡制作
转炉吹炼过程控制,终点加料、温度和C含量等因素直接影响钢水氧化性,从而影响钢水及炉渣脱氧还原时间及钢水夹杂物控制,对钢水精炼脱硫有所影响,实际操作中采取措施主要是根据钢种要求,优化合金结构,减少合金增c来最大限度提高出钢c含量;通过合金烘烤、钢包烘烤、控制合适出钢时间来降低出钢温度,有效降低钢水初始氧化性。
1.2转炉出钢控制
转炉钢渣含∑FeO在20%左右,不利于还原渣快速形成,同时易造成钢水回磷,影响钢水炉渣搅拌效果地提高和低P钢生产。为防止下渣,一方面强化出钢操作,避免出钢夹渣,一方面强化挡渣操作,控制出钢下渣,同时为避免出钢口后期下渣量较大,钢水初始氧含量偏高现象,规定走LF炉次出钢时间控制在2min以上。
1.3转炉脱氧合金化工艺控制
钢水终脱氧直接影响LF炉钢水和炉渣还原效率,应强化LF炉钢种终脱氧,实际生产中对LF精炼钢水有效增加了终脱氧剂用量,同时对脱氧合金化操作严格控制程序符合规定。
1.4LF炉前期化渣慢
LF炉进站钢水温度偏低,钢包未加顶渣是造成LF炉前期加料多化渣慢的主要原因,需要进行改进。沟槽式管接头
pp附着力促进剂1.5精炼吹氩控制
原钢包为单透气砖,由于透气砖质量原因,部分炉次底吹氩不透气或透气量太低,不能满足精炼强吹氩过程化渣脱硫要求,需要调整。同时吹氩过程压力流量变化对化渣脱硫去夹杂起着关键作用,需对吹氩过程控制进行规范。
1.6精炼造渣工艺
精炼造渣主要包括合理控制渣量,炉渣氧化性和炉渣碱度3个方面,实际生产中受钢包净空(钢包净空300mm)限制,实际渣量控制在500kg 左右,而碱度通过采用高活性小颗粒石灰基本都能保证在3—4左右。转炉炉渣FeO含量一般在15—20%左右,因此转炉炉渣脱硫能力较差,为提高LF炉脱硫能力,
必须将炉渣中氧含量降低,实践证明当炉渣中FeO含量低于2.5%后,炉渣的脱硫能力逐步提高,特别是当FeO含量低于1%后,炉渣脱硫能力显著提高。根据其他厂家经验工艺,初期使用铝粒造还原渣,用铝粒造还原渣造渣较快,脱氧程度较高,但其使用成本高,渣子稀,无泡沫,渣层薄,加热增C现象,不能提高吹氩强度,造成脱硫速度慢。熔渣碱度影响,需要对精炼造渣工艺改进。
温度监控系统
1.7精炼过程温度控制
LF炉精炼初期采用边化渣边提温,最终达到出站温度的操作工艺,由于对精炼初期和过程无严格温度控制要求,造成实际钢水前期温度偏
低,过程温度较不稳定,、影响了精炼脱硫效率,需要进行改进。1.8糟炼讨程时间控制
正常情况下LF精炼随着时间的延长钢水中硫含量不断降低,钢水精炼40min以后受渣量和S容量影响,脱硫速率大幅降低,同时由于工艺结构上要求两台LF炉供一台连铸机,精炼周期相对固定,即要求精炼周期必须控制在40min以内,否则无法满足铸机正常生产要求,从实际情况看,精炼周期应控制在35min左右,以保证正常的铸机衔接生产。
1.9精炼还原气氛控制
保持精炼过程钢包上面还原气氛有利于减少钢水二次氧化,保持炉渣还原状态,同时有效减少钢水吸
氮现象,保证钢水纯净度。LF炉采用罩式除尘,可有效将精练过程烟气排走,但相应造成钢水表面空气流动,炉盖内为氧化性气氛,不利于钢水质量控制。
1.10精炼喂线控制控制
根据钢种需要精炼后期喂Ca线,统计喂Ca线100炉前后钢水硫含量,喂线脱硫率为5%,对脱硫有一定影响,但过分增加SiCa量严重增加生产成本,同时影响钢水成分稳定性,不作为重点改进方面。
2提高精炼脱硫效率的改进措施
2.1改进精炼造渣还原工艺
2.1.1精炼顶渣配加出钢前向钢包配加适量顶渣,利用钢流冲击动能及钢水显热将顶渣熔化,有利于钢包精炼渣前期熔化,减少了在LF 加人的渣量,缩短了LF化渣时间。为保证加入石灰有效熔化,经多次
试验,采用了石灰:萤石为4:1比例混合渣料,在精炼跨吹氩平台上部出钢主线位设称量加料设备,在出钢前按规定量分散加入钢包,加入后的顶渣对钢包内渣子起到改质及预脱氧的作用,使顶渣碱度提高,氧化性降低,起到了早化渣,预脱氧和预脱硫的效果。
2.1.2精炼还原剂改进为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LF炉脱硫效率,试验应用了高品位粉状SiC造还原渣,在精炼过程中代替铝粒洒到炉渣表面,配合合理地吹氩搅拌,进行还原渣造渣工艺操作,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1)使用高品位粉状SiC造还原渣,Si和C元素均能迅速脱出炉渣中氧,从而形成还原渣,同时形成SiO2与前期加人顶渣反应,进一步促进了化渣。2)使用高品位SiC造还原渣,由于C—O反应形成气泡,使流动性良好的炉渣发泡,增大了钢渣接触面,提高了钢渣反应脱硫能力,同时提高了炉渣吸附夹杂能力和减少了钢水吸气。3)精炼过程适时加人SiC造还原渣产生CO气体能持续保持炉气的还原性,防止炉渣中(FeO)上升。4)适时加入SiC造还原渣泡沫比加入发泡剂持续稳定,使电极埋弧效果良好,电极加热和保温效果提高,同时有效避免了电极加热造成的钢水增C现象。5)原生产中铝粒加入量为0.8kg/t,吨钢成本为14元。调整脱氧剂后实际使用平均SiC吨钢2kg,使用成本为5.5元,比使用铝粒降低成本8.5元/吨钢。
取样化验使用SiC炉次,炉渣脱氧效果、炉渣碱度、流动性和脱硫效果良好。
2.2精炼过程温度控制

本文发布于:2023-05-15 00:15: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999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钢水   精炼   炉渣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