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说课稿

阅读: 评论:0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说课稿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说课稿
  尊敬的学校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本节课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我将从以下五大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太阳能风扇帽
  本节应用第二章所学的化学平衡理论,探讨水溶液中离子平衡问题,是化学平衡学习的延伸和拓展,是对中学化学平衡理论体系的完善和丰富,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理论分析的作用,体会相关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拓展和巩固前一章所学的知识,更为透彻的理解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原理。
  (二)三维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第一点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概念,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问题防盗机箱
  第二点,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体验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建立的过程,平衡移动的过程。
  (2)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根据实验现象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推理学新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培养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能力,认识自然科学中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建立和应用,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思维活跃,学习自觉性增强,能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高二学生已经了解了,氯化银,碘化银,硫化银等物质的颜和溶解性,学习了复分解反应,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等知识,并具备应用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法学法
  教法是,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四种方法相结合。
  学法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种方法相结合。
  四.教学流程
  我整节课的设计流程分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我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尽快让学生的注意力回到我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我用生活中含氟牙膏能够预防龋齿的实例,来引入新课,因为其应用的原理就是我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矩阵干扰
  (二)、建立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这个环节我重点扫除学生的三个思维障碍,由此我设计了三组实验。
  1、难溶电解质的溶解时绝对的,不溶时相对的。让学生建立这种思维很重要,这是一种观念的转变,我为此设计三组实验,第一组,演示氯化银。碘化银的生成实验,目的是和学生一起复习两种沉淀的颜,我采用实验法和讲授法,强调,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的氯化钠,碘化钾溶液均是过量的,学生会认为沉淀反应是完全的,因此不认可反应后的溶液中还有银离子的存在,那么究竟有没有银离子呢?我设计第二组实验,让两个学生用碘化钾,硫化钠溶液来检验氯化银悬浊液中是否还有银离子,我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有两个,1是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了反应后的溶液中还存在银离子,2是通过鲜明的实验现象,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生冲突。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究——碘化银,
计数器电路  硫化银是如何生成的?银离子从何而来?
  我采用实验探究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实验探究,分组实验得到结论,银离子只能是生成的氯化银会有少量的溶解电离生成的,难溶电解质的溶解时绝对的不溶是相对的,讲清这一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建立溶解平衡的关键,由此学生会得出结论,难
溶电解质在水中也会建立一种动态平衡,建立氯化银的溶解平衡。那么其他难溶电解质在水中是否也存在着,类似于氯化银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平衡呢?我设计第三组拓展实验,向碘化银悬浊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生成黑沉淀,得到结论碘化银在水中存在着类似于氯化银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平衡,说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具有普遍性。
  为加深学生对溶解平衡的理解,我让学生依据化学平衡的特征,自主掌握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特征。
  2、.沉淀转化的实质
  我基于氯化银沉淀转化为碘化银沉淀的实验,分析讨论得到。沉淀溶解平衡动态模型。给学生一个任务,写成氯化银沉淀转化为碘化银沉淀的离子方程式,分析平衡模型,它的实质包括三个基本的过程,沉淀的生成,溶解,转化。让学生明确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3、沉淀的转化是有规律的
  为此我设计一个演示实验,向碘化银悬浊液中。分别加入氯化钠,硫化钠溶液,提醒学生对比
观察实验现象,发现
  氯化银易转化为碘化银,碘化银易转化为硫化银,而碘化银却难转化为氯化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1页,发现沉淀转化的一般规律。
  (三)、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概念,和应用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我创设两个情境,硬水的软化,水垢的处理。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通过两个问题情境。那么一起来看。。这是我审计的的实验探究,这是我设计的思考和交流,碳酸钙溶解于稀盐酸的平衡移动。
  这个环节通过实际问题转化为化学问题。形成问题串。通过探究实验将沉淀的生成,溶解,转化有机的整合,收获了对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理解,对溶液中进行的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了新的认识。
  (四)、我设计一个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形成认识,在溶液中进行的复分解反应,总是向着反应体系中某些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环保电镀
  为了巩固新知识。我设计随堂练习,并动画演示含氟牙膏能够预防龋齿的化学原理。来解
决课前提问。
  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电表铅封

本文发布于:2023-05-14 23:13: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999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溶解   实验   沉淀   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