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则……………………………………………………1 2N|e=HrC
2一般规定…………………………………………………………………2 D4d nf"aWr
P-}P0`B
3年抽放量及抽放年限……………………………………………3 II|3J/y2 U4T<o:gf
4抽放方法………………………………………………………………5 DO #&^A]
K;2*U-g0C@
4.1一般规定………………………………5 3u5 a[0
/%I qT NTI
4.2抽放方法与布孔方式………………………………………6 0F3"GbT+`=
oTmH3'-
4.3封孔…………………………7 \\!R8Czs
q}Lo.
5抽放管路系统及抽放设备……………………………………9 } hr0IO}
*N@e^<x
6抽放站……………………………………………………………11 Clfr.P
E1~y}cr)>
7安全与监控…………………………………13 0by8}/x3
FIW3w(,Fe)
附录本规范用词说明…………………………………………………14 $CH'?l*@j
p"Kc8/^eM
附加说明………………………………………………………15 \7dP9uadh
O9acZkY
附条文说明……………………………………………………17 !#~7C4W
Fm#7uN]G\|
^"x{4y3/0
{5|J072d H无穷控制
YaLAs pw
PZ}'XricNL
1总 则 *8fnr}S=
O aF`< ,
1.0.1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保证工程安全,提高设计质量,特制订本规范。 W,SanX' .jM>4,m6.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扩)建及生产矿井的抽放瓦斯工程设计。 vw}zeb\
7:\@yI
1.0.3抽放瓦斯工程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hk Pl
$b @N:}
2一般规定 ^Z&A*!$z[
dV#xkg}}
2.0.1抽放瓦斯工程设计应体现安全第一、技术经济合理原则,从我国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Z+8n_w@)
tv.qr
2.0.2新建矿井抽放瓦斯工程设计应以批准的精查地质报告为依据,并参照邻近或条件类似生产矿井的瓦斯资料;改(扩)建及生产矿井还应以生产地质情况和有关瓦斯资料为依据。 :x .R`(V
SgW=.U`{\8
2.0.3矿井或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较大,采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时,应抽放瓦斯。建立抽放瓦斯系统应符合现行的《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 Lg"mg=*=
&qVHM
2.0.4抽放瓦斯设计应与矿井开采设计紧密结合,合理安排掘进、抽放、回采三者间的超前与接替关系,保证有足够的抽放时间,提高抽放效果。 yhuW"hv! K dTH^j%1
2.0.5矿井抽放瓦斯站的建设方式,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一般情况下,宜采用集中建站方式。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可采用分散建站方式: ,W|lT-a6"
$ D:R)-yc\
a)分区开拓或分期建设的大型矿并,集中建站技术经济不合理。 a-&E7CW
G^/]Jw
b)矿井抽放瓦斯量较大且瓦斯利用点分散。 DaEU"y
Q
]ig/mPX
c)一套抽放瓦斯系统难以满足要求。 ?}x 4um$
bQh$\m l*
2.D.6钻机台月效率,应根据邻近矿井或同类型生产矿井的平均先进指标确定,并应符合现行的《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 。 02Q9Paif
D;DJC,
2.0.7矿井抽放瓦斯工程设计,应与矿井开采设计同步进行。分期建设、分期投产的矿井,抽放瓦斯工程可一次设计,分期建设、分期投抽。 _ALeJdQ
<[p:;8R\Z
2.0.8抽放瓦斯工程设计应进行矿井瓦斯资源的利用评价。 1A@:Vz9h
E(+m3EBh
3年抽放量及油放年限 #sC |0+g
cEa2z,)
3.0.1矿井瓦斯储量应为矿井可采煤层的瓦斯储量、受采动影响后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的不可采煤层及围岩瓦斯储量之和。可按下式计算: ~A/^54rA\
zH{S
J<^
W=Wl十W2十W3 (3.0.1—1) Eu3O_\B{6
tYsQ=*gz
式中W- 矿井瓦斯销量,Mm2; -c y8t$T
1O%$|IO^
Wl——可采煤层的瓦斯储量,Mm3; K~o7T|i
:C-Z;B /
Wl=ZAliXu (3.0.1-2) BVeoa~
P+qE"b^Y
Ali- 矿井可采煤层i的地质储量,Mt (`6<kg5O
K-mp5V
X1i—矿井可采煤层i的瓦斯含量,m3/t; N# Vu6"yD
IRynm YVaO
W2—受采动影响后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的各不可采煤层的瓦斯储量,Mm3; XCSX[:
- MyNl
W2=ZA品2i (3.0.1-3) k L_<7'Cw
&)`tW
A2i—受采动影响后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的不可采煤层的地质储量,Mt; ;~Kz~AnM
CMEeBk3E5
X2i——受采动影响后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的不可采煤层的瓦斯含量,m3/t; iKBe]|kv
/I7ywGP
W3-受采动影响后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的围岩瓦斯储量,Mm3,实测或按下式汁算: L$Ko5o
{U?Enew
W3=K(W1十W2) (3.0.1-4) 07m*:C$Z
E-V6(>]
K——围岩瓦斯储量系数,一般取K=0.05-0.20。 \B- = W|G
M8 'JLp1
3.0.2矿井设计年抽放瓦斯量或矿井设计年抽放瓦斯规模按设计的日抽放瓦斯量乘以矿井设计年工作日数计算。其计算式为: 3<mR_.n
8-Z{}7^3
式中Qa—矿井设计年抽放瓦斯量,Mm3/a; ^CQF{BE/L2
%cdfGN 滚珠滑轨
Qd - 矿井设计日抽放瓦斯量,Mm3/d; XqpZOZ.u)
6+b'N_%;
N—矿井设计年工作日数,d。 “ +!_1y W]
茶油精
GmaKp ~|
3.0.3设计瓦斯抽放率,可根据煤层瓦斯抽放难易程度、瓦斯涌出情况、采用的抽放瓦斯方法等因素综合确定;也可参照邻近生产矿井或条件类似矿井的数值选取。抽放率指标应符合现行的矿井瓦斯站放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 >NQb%2
=2x8*
3.0.4矿井或水平的抽放年限应与其抽放瓦斯区域的开采年限相适应。 ?
}8-^D31
"qLRP
gc
4抽放方法 bmEY}
+r
{^?x36@Je
彩印业务4.1一般规定 -=,^aQO*l
'm
z X-
4.1.1选择抽放瓦斯方法,应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瓦斯来源、巷道布置、瓦斯基础参数、瓦斯利用要求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t#GezpH
=N)4q QKle
a)尽可能利用开采巷道抽放瓦斯,必要时可设专用抽放瓦斯巷道。 0mBLrv;5
r2y,]W9
b)适应煤层的赋存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 HoJ
Qy
}^
7Ed
c)有利于提高瓦斯抽放率。 H;&g#
e N
JwCm4en
d)抽放效果好,抽放的瓦斯量和浓度尽可能满足利用要求。 #:X =2qd aioo111
lgiF1m
e)尽量采用综合抽放。 lZ b?_Bz
%/D<G2
f)抽放瓦斯工程系统简单,有利于维护和安全生产,建设投资省,抽放成本低。 s\!K@rcjr
fDuv
[o>
s
4.1.2专用抽放瓦斯巷道的位置、数量应能满足选用的抽放方法的要求,达到良好的抽放效
果。专用抽放瓦斯巷道的位置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PV!;j]g
X-CDh)W$T
a)保证有必要的抽放时间,有较大的抽放范围。 ?15LeK{HJ
BZ*nr8'&
b)采用矿井全压通风,巷道风速不得低于0.5m/5。 %r[;8AodK
A/o0!!p
抽放瓦斯难易程度分类 表4.1.3 FGwk>
ouw_? 8sLw
类 别 Xkwk FQ;r
钻孔流量衰减系数 (r6u{(
p ;C]x9fK
(d-1) W=t/CV
煤层运气性系数 XF&b, M 2{
#( h$AjSI
(m2/Mpa2.d) I^bB i=A
2W;\
容易抽放 >*K- $
0.003 Cd/hW]w
>10 t| |,f6f
m>$9$
可以抽放 Wq(#~!
0.003~0.05 |@ux}t
P
10~0.l @`b'Nb/
NF%UUa
较难抽放 [
jvt@{
>0.05 HE^F$,)N
<0.1 <) 9YbNy
J<% "X,ev.
,5.5B+
GD1YL?@-\
@d_ z3RK
?l#p@R;w
(x$xM $9a
5 G'w;\S*J
PryzXUP
.yZW;~?/k
=L%ehY(j
4.1.3对末卸压的原始煤层,抽放瓦斯的难易程度可划分为三类,见表4.1.3。 dhU9
mpZ_ `l7Q
4.2抽放方法与布孔方式 {23U#>
}#JiMw*b0
4.2.1开采层抽放瓦斯方法可按下列要求选择: D Go_/PR
M&GbO(Vf&
a)煤层透气性较好,宜采用本层预抽方法,一般优先考虑沿层布孔方式;当突出危险性大时,可选择穿层布孔方式。 |]R+t5zC2A
=s0odIqI
b)透气性较差,有一定倾角的分层开采煤层,宜采用边采边抽的卸压油放方法。 f:($A%X
OFA\*'g}
c)单一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可选用密集网格钻孔、水力割缝、水力压裂、松动爆破、深孔控制卸压爆破、物理化学等方法强化抽放。 .13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