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G加气站安全事故危险性分析

阅读: 评论:0

CNG加气安全事故危险性分析
1.1单位概况
XXX加气站隶属XXX,工程总投资800万元,建站于年,公司法人代表,企业主要负责人,加气站负责人,目前加气站有员工20人,主要从事车用压缩天然气的销售工作。加气站占地约5768,综合办公用房432,站房建筑面积为172,加气罩棚为240,储气区及附属用房面积为129.6,整个场站分为加气区、办公区和储气区,加气区、办公区和储气区依次布置在东侧。综合办公用房和加气站房均为平房,无地下室,砖混结构。
pigg
1.1.1主要设施、设备
加气站站内主要设备有供民用的撬装式减压撬一座,撬装式天然气压缩机2台,全自动双加气机四台,天然气卸气柱两台,天然气高压储气井4个,总容积为8立方米,日加气量为2000立方/天
1.1.2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加气站位于,其西邻公路,北面、南面、东面三面均为基本农田,周围无重要公共建筑物、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该地段为的主要通道,本站周边车流量较大,地理位置优越。分别设置进、出车道,其他三面均设实体围墙,为独立加气站。
1.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对站内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
1.1.1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1、危险源风险分析
(1)压缩机站房
加气站危险目标1确定为站区后场压缩机机房区域,站内目前有2台压缩机, 1台排量为1500立方/小时,1台排量为2500立方/小时,因此确定为一个危险目标区域。此生产作业区域,是加气站安全监控和管理的重点危险源
(2)储气井区域
加气站危险目标2确定为站区后场天然气储气井区,站内目前有4口储气井,每口储气井储量为2立方米(水容积),总储存量为8立方米(水容积),因此确定为一个危险目标区域。此储存作业区域,是加气站安全监控和管理的重点危险源。
(3)加气区域
加气站危险目标3确定为站区前场售气机售气区域,站内目前有四台高压双自动售气机,因此确定为一个危险目标区域。此销售作业区域,是加气站安全监控和管理的重点危险源
2、火灾爆炸危险
由于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特性,且处于一定的压力条件下进行操作,决定了天然气的储存、加气过程都是危险作业,如果在其生产场所有火源存在,就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其伤亡半径在7公里左右。因此在生产管理中应重视火源的诱发因素。
虹膜采集器
3、中毒窒息危险
天然气的职业危害程度分级IV级(轻度危害),车间最高允许浓度为1000mg/m3。天然气站在加气操作过程中,岗位工人有可能接触到泄漏的天然气,若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此类气体,可出现头痛、头昏、睡眠不佳等症状。接触高浓度的天然气,严重时可出现缺氧窒息、昏迷、呼吸困难及丧失意识等。
4、机械伤害
无菌棉签压缩机、泵等旋转设备的转动部件,如果防护罩失效或残缺,人体接触可能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此外,在装卸车作业时,车辆和钢瓶等设备也有可能造成人员的伤害。
5、电伤害
站内低压电器在带电状态下,若接地或接零保护装置失灵失效,人体触及带电体漏电部位,轻则电击或电伤,重则会造成死亡。
电气设备间电弧或电火花的产生也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电气设备的异常发热也会造成设备烧毁以及火灾事故。
6、高处坠落
天然气储罐的安全检查、仪表校验,有很大部分是高处作业,由于操作平台面积较小,如扶梯、防护栏等不符合要求有造成高处坠落的可能。
7、物理爆炸
压缩机、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如果系统不畅、超压,或因材质缺陷、制造质量差,或安全阀失灵等,可能发生物理爆炸。同时,这些压力容器若出现泄漏还可能造成中毒、火灾等灾害。
8、物体打击
元数据管理平台人员在作业区域作业,如有活动物体和人员携带的维修配件及工具坠落,可能发生物体坠落打击;在承压设备处,如果设备上的配件固定不牢或设备超压可能发生物体飞出造成人员伤害;在传动设备处,由于紧固件松脱或防护罩失效等可能发生物体飞出造成人员伤害。徐山泉
9、车辆伤害
在天然气加气岛、充气柱及办公区域内运行的车辆,当车辆和人员违反管理规定时,可能发生人员的车辆伤害事故。
10、火害危害因素分析ee22
如加气站没有按照标准要求配置相应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具,或者配备数量较少,或消防设施和消防器具未定期维护而失效,使之在发生火灾事故的初期,扑救不利,可能造成事故和损失的扩大。

本文发布于:2023-05-14 06:29: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990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加气   可能   天然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