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3日八年级秋季物理第四讲
一、选择题
1.2015年1月;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所示.小明在圆心A
超微电极
点大喊一声;经过6s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圆形凹坑的直径为
A.510m B.1020m C.2040m D.4080m
2.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 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3.在北京天坛天心石上讲话;会觉得声音特别洪亮;这是因为 A.讲话时没有障碍物;觉得特别洪亮 B.天坛特别安静;讲话时觉得特别洪亮
C.讲话时天心石发生振动;使声音变得洪亮 D.讲话时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回声;加强了原声
4.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B.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
5.噪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声 B.音乐声也可能是噪声
C.噪声都是由机器发出来的 D.噪声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6.为了减少环境噪声对教室内学生的干扰;以下方法无效的是
A.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B.在教室周围植树C.上课时关闭门窗D.学校路段禁止鸣笛
7.下列方法中;与图示控制噪声方法相同的是
A.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B.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8.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道路两旁载行道树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内衣加工9.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声音
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
⑤教室外婚庆的爆竹声;⑥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音的是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④⑤⑥
10.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声的是
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
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 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
11.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的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
12.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 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
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
13.如图所示;根据声音的波形判断;属于噪声的是
14.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
C.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15.超声手术刀通过超声发射器;从不同方向向身体内的病变组织发射多束超声波;利用其能量准确“烧死”病变细胞;以下超声波的特点与该手术刀的功能无关的是
A.方向性好B.穿透力强C.能量集中D.遇物反射
16.下列有关声现象知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可以将人体内的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B.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真空超导散热器C.音乐家贝多芬失去听觉后是利用骨传导的方式继续创作的
D.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17.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
B.大声说话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D.关上窗户可以减小窗外噪声的影响;说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慢
18.公用电话亭都是利用有机玻璃制成的;主要因为
A.能较好地吸收声音 B.能较好地反射声音 C.不能传播声音 D.美观、整洁
19.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C.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是回声现象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20.多选下列现象中跟回声有关的是
A.船只利用“声呐”测定海底中的暗礁B.雷雨天时听到轰隆隆的雷声
C.蝙蝠利用超声波捕捉蚊虫 D.夜深人静时说话特别响亮
21.邮局电话亭是用玻璃制成的;隔音效果比较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
A.能很好地吸收声音B.不能传播声音C.能很好地反射声音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2.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
23.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24.以下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智能卡制作
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C.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可以判断悬崖的距离
D.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25.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26.超声波有二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二个是沿直线传播..下列各例中利用超声波能量大的是
A.超声波加湿器使药液雾化后让病人吸入咽喉炎症 B.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食物及障碍物的位置
C.医院利用“B超”检查体内情况 D.用超声波探测水库大坝是否有空隙裂缝
27.下列现象中;对声的利用原理相同的是
①超声波探伤;②超声波碎石;③超声导盲仪;④声呐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二、填空和实验探究题
28.芳芳面对悬崖大叫一声;经4s后听到回声;她与悬崖间的距离大约是 m.
29.汽车以10m/s的速度向崖壁行驶;对着崖壁鸣笛;2s后驾驶员听到回声;问当汽车鸣笛时离崖壁的距离
m.
30.深夜时;正在播放的电视机屏幕上会出现“夜深了;请你把音量关小”的字;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
衣架钩
析;这是从 ;从乐音角度分析;这是减小 ..
31.图中的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能以雷鸣般的吼声警告其他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
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吼声起到警告作用说明声音能传递 ..
32.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户玻璃震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利用超声波探伤的实质是声音传递信息、能量;台风和海啸会产生次声波、超声波;建立这种声波接收站就能对台风和海啸进行预警了.
33.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毛衣、报纸、棉花、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再盖上盒盖;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比较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下面的表格是为了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而设计的;其中与方案B对应的是表.
4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
三、计算题
34.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他们请一位同学在输送水的直铁管道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沿铁管分别在不同位置用耳朵贴近铁管听声.为了简化计算取空气中的声速为300m/s;水中的声速为1500m/s;铁中的声速为5000m/s.
1两种物质传播的声音到达听音者的时间间隔小于0.1s时;人只能听到一次敲击声;远处同学最多能听到次敲击声;它们依次是通过传播的.
2如果管中装满水;则要能听到2次响声;管道至少要多长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如果管中装满水;则要能听到3次响声;管道至少要多长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选择能听到3次声音的最短管道做实验;听到的第2次声音与第3次声音的时间间隔是多少秒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016年10月23日八年级秋季物理第四讲
一.选择题
1.C
2.A
3.D
4.C
5.C
6.A
7.D
8.A
9.C
10.A
11.B
12.D
13.C
14.B
15.D
16.C
17.C
18.B
19.C
20.ABC
21.C
22.D
23.B
24.D
板栗剥壳机25.B
26.A
27.C
二.填空题
28.680
29.350
30.声源处减小噪声;响度
31.响度;信息
32.能量信息次声波
33. 1机械闹钟2B 3表二 4棉花泡沫毛衣报纸三.填空题
34.13 铁管水空气228.3 3115.4 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