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答案解析)(1)

阅读: 评论:0

一、选择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来判断的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发生声音的响度
D.通用硒鼓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
2.玻璃杯中装有适量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细棒敲打杯子时,杯里装进水越多,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B.用细棒敲打杯子时,杯里装进水越少,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C.用嘴向杯口吹气,杯里装进水越多,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D.用嘴向杯口吹气,杯里装进水越少,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掀起了“停课不停学”的网络在线课堂热潮。下列有关网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老师对着麦克风讲课时发出的声音不是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
B.学生将手机的音量调大,是改变了手机声音的响度
C.老师随机提问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
D.学生在听课时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叙说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在水中比空气中传的快、传的远
B.次声波就是没有传声介质,使人听不到的声音
C.超声波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
D.超声可以越过一定厚度的真空向前传播
5.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昵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A.装饰、美观    B.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
C.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反射    D.提高声音的音调
6.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丙实验中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丁实验中喇叭发声时烛焰在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7.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B.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低
D.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9.下列实例,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光纤研磨机利用超声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超声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
10.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种声波属于超声波
B.这种声波的音调可达145dB以上
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发声频率
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20000Hz
C.通过听声音就判断保温瓶里水快满了,是因为音调发生了变化
D.鼓发出声音是鼓面振动产生的,MP3播放音乐不是振动产生的
12.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立即停止
B.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身体,是因为听诊器能放大声音
C.人们听不到次声,是因为次声的振动幅度太小
D.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13.关于声学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控制噪声的措施有: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频率不同来判断的
C.利用回声可以探测海的深度
D.回声是声音的一种反射现象
1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
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超声波的产生
15.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较小的力敲击音叉对着话筒发出声音,示波器上出现的波形如图所示;保持示波器不变,再用较大的力敲同一音叉发出更响亮的声音,示波器上将出现下图中的哪一个波形图(  )
A.    B.    C.    D.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一位演奏家正在吹笛子,现场听众听到的笛子声是通过______传播的。吹奏时,只松开A孔和只松开B孔相比,笛子发出的声音的______一定发生变化,其中______时高一些。
17.“十一”期间,小明与同学们一起旅游,来到一座大山前,对着悬崖大声喊了一声,1.8s后听到回声。小明喊话时站立的位置到悬崖的距离为________m,声音在空气中是以________形式传播的。(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8.1)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声音在大地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______(填“快”或者“慢”),并且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效果比在空气中_______(填“好”或“坏”)。
制砖技术(2)“广场舞”作为一种新的休闲娱乐方式,近几年在全国“遍地开花”。但巨大的噪声使得“
广场舞”变成了让人头疼的“扰民舞”,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大(填声音的特性),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和学习。
19.人耳所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某潜艇的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为15Hz,该声波叫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潜艇用声呐装置向海底发射声波,发出的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经过2s收到海底返回的回声,该处海深为__________m
20.声音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途径传入耳内。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_________,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_________
21.在发生地震前伴有_________(选填“超声”或“次声”)的产生,有些动物可以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的_____(选填“大”或“小”);甲同学在一根很长的充满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能听到三下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是通过______传播来的。
22.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时,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问
题。小华同学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如图所示,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会发现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声音的响度逐渐增大至抽空前的响度,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6s后接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则被测量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______
23.在长 1360m 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是由_______(选填金属管空气 传来的,若两次响声相隔3.5s,已知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m/s,声音在该金属中传播的速度为 ______m/s
24.如图所示,是八年(2)班物理活动小组成员在探究声音能否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中传播时的一些情境.
1)甲图中贴在桌面上的耳朵听到声音, 说明声音在_______中能传播;
2)乙图中耳朵(未贴在玻璃缸上)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传到耳朵里去的;
3)丙图中当向外不断地抽气时,闹钟的“嘀嘀声”在逐渐地减弱,说明声音在_______中不能传播.
25.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min 内振动了72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Hz,人类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利用声呐装置发出的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可以发现潜艇、鱼等水下目标.
26.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m/s。用激光测距仪从地球发射激光到达月球后再反射回地球的过 程中,所需时间为2.56s,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_______km。(取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 的传播速度相等)
三、解答题
定向扬声器27.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测速仪发出的声波到达被测汽车时,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从图乙可知:(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
(1)汽车接受到第一声超声波时,距离测速仪多远?
(2)汽车接受到第二声超声波时,距离测速仪多远?
(3)则该被测车速度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8.为了开辟新的航道,探测船的底部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4秒被探测仪接收,求探测处到海底的深度是多少?(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29.一辆在某公路上以最高限速(如下图)匀速行驶的汽车,其正前方有一座山,此时汽车鸣笛,经2s后司机听到回声,请问
宕机检测(1)从鸣笛至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2)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多远?(,按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30.在军事学习中,一门反坦克炮直接瞄准所要射击的静止的坦克模型,射击后经过0.6 s,射手看到炮弹在坦克模型上爆炸,再经过1.5 s听到爆炸的声音,设炮弹做匀速直线运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为340 m/s。则:
(1)坦克模型到射手的距离为多少米?
(2)炮弹运动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本文发布于:2023-05-14 03:11: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988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声音   声波   听到   发出   传播   超声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