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蓄水池设计

阅读: 评论:0

【篇一:雨水收集2014技术要求】
雨水回收系统的说明
一.概况
1新建雨水池位于isg工厂东南侧,现有树木位置。配提升泵,用于雨水利用。配排污泵,用于污物排弃.
原100立方米水
现800立方米水
  2雨水首先进原有雨水回用水池(100立方米),再进800立方米水池,满后沿现有积水坑沿
沟渠排走。项目区域内的雨水经过管网汇总至y56---y57管网后,在雨水进入提升泵坑之前,由初期雨水分流井把雨水引入雨水调蓄池(800m3),调蓄池水满以后,雨水溢流到提升泵坑,由提升泵提升至排水明沟排出。具体流程如下
,
  3 收集雨水接绿化中水管网,浇水使用。
4 原植物恢复,不影响工厂绿化,植被。
二.方案
(一).雨水处理回用系统
1.雨水处理回用工艺流程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流程(含原设备
)
  雨水经雨水收集管网汇集至南侧排水管,雨水进入原100立方蓄水池以及新建的800立方(地埋式水池尺寸为23m*17.8m*2.4m,地埋深度约2.8米)蓄水池,当两雨水蓄水池满水时,多余的雨水量进行弃流。蓄水池中的雨水按照用水需求、经雨水处理站之后,蓄水池回用泵管道接现有中水浇灌管网,以及预留阀门,以供回用,蓄水池污水水泵管道接现排水沟渠,以便排污。
三.雨水处理回用系统
由雨水分流井,蓄水池,水泵设备,配套管路组成.
在水池前端设置初雨分流井,经弃流后,雨水进入雨水收集水池,后经水泵提升后送入厂区绿化系统和景观水体,作为绿化和景观的补充水源。弃流雨水排入污水管道或下游雨水管道。雨水初期弃流,采用溢流堰式初期雨水分流井, 雨水初期弃流井穿墙预埋管使用刚性防水套管。初雨分流井为现浇混凝土井,做法参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2s515第33页标准图。
800立方蓄水池,用于收集雨水的储存装置,采用成品组合装配式pp方块, 聚丙烯塑料模块
相组合,形成一个地下水池,包裹防渗不透水的土工布,作成贮水型水池。水池上方恢复为绿地,回植树木等,。
雨水储水池:采用pp模块组合水池,每块单体尺寸为800*400*440(h),承压≥0.22n/mm2,层间采用共用板的形式进行连接,列间采用连接卡,进行连接。储水池外面包裹一层1.0mm厚的hdpe防渗膜。
雨水储水池,按照以下工序施工,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地基处理→底板浇筑→下
部防水包裹物铺设→进出水井定位→反冲水管安装→模块拼装→上部防水包裹物铺设→配水管连接→回用管、排泥管、铺设→电缆线铺设→土方回填→机电设备安装→系统调试运行;pp模块组合水池基坑开挖应预留安装空间,基坑两侧超出储水方块2.0m。基坑回填时,模块水池顶面顶以上0.5m范围内,必须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机械在管沟内推土回填。回填土中不应含有石块,砖头,冻土及其它杂物硬物。
雨水设备间:采用pe成品设备间,规格尺寸为:?1800,h2200(mm), 内安装集水坑排污泵 。设备间为室外埋地使用,施工时底部需做100厚素混凝土垫层。
水泵:雨水回用泵、排污泵口设备间排污泵选用污水污物潜水型电泵,电机位于电泵上部。控制系统:电控柜采用内置plc控制,选配人机界面(触摸屏),结合现场情况进行系统控制设定,确保系统出水水质。电控柜显示齐全有各用电设备运行、停止、过载、缺相、 面板漏电、电机进水、电流、电压等显示,并对水泵进行全自动保护(过载、缺相、短路、渗漏)。
出水系统:出水井使用pe成品井,井口?700,井口承重圈做法参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8ss523第25页防护井盖选用安装;配水管使用缠绕结构壁管热缩带连接;回用水管、反冲洗水管、排泥管均使用ppr管,热熔连接。
四.系统验收
1、雨水利用管道系统的验收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及不同管材的标准要求分别进行验收:
2、回填土密度的检验回填土的密度应符合具体工程要求,在设计无要求时,可按以下要求执行,密实度检验可用环刀法检验。
沟槽回填的最佳密实度 90%
水池顶面上部0.5m 内  85%
水池顶面上部0.5m 外至顶面  80%
3、水池及管道密闭性检验:采用满水检验方法。水池及管道的密闭性检验时,尤其要注意管道的接口及管道与水池池体连接处不得有漏水现象。
【篇二:雨水收集方案】
施工方案
一、  组合式雨水调蓄池施工方案简要说明
  1、pp模块式雨水蓄水池体积:****;
2、pp模块尺寸为540*540*520,抗压强度大于400kn/㎡;
碎花刀刀 3、该雨水系统的收集垫面不应有大量的泥土、杂物,以防止大量的污染物进入蓄水池,造
成蓄水池淤积,影响蓄水池的正常使用;
4、蓄水池来水端应设置分流井,分流井应该具有分流过量来水、溢流蓄水池来水、弃流初期污染较重的污水、拦截较大污染物的作用,其结构为砖砌结构,其主体尺寸、进水管管径、配水管管径、溢流管管径、弃流口大小都应根据实际状况确定;
5、进入蓄水池的雨水,携带有少量杂质,在蓄水池内部进水端设置越流层,越流层是蓄水池内的污泥集中沉积部分,内置带有污泥泵的污泥井,能方便之后的维护;污泥泵选用污水潜水泵,流量大于20m3/h;
6、在蓄水池内设置三台排空泵,两用一备,其中两台排空泵的流量合计应满足10小时排空蓄水池雨水的要求,以达到调蓄雨水的作用;
HOST 格式 7、在合适的位置应设置取水口或取水井,以满足特殊用水需要,但应确保人员不能误饮;
8、系统应设置排气孔,其位置应灵活掌握;
9、蓄水池内的检查井内应放置不锈钢框体;
10、整个系统设备应采用控制柜集中控制;
11、蓄水池内必须放置液位计,防止系统空转,对系统造成破坏;
12、在排空管道上应设置防逆流阀;
8、蓄水池底部混凝土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厚200,?12 @250 双层双向搭筋;
自封袋设备 9、本雨水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应当总体规划、各部分施工要协调一致;
10、最终方案需经过协商确定;
流感香囊
  二、本项目雨水收集系统规模设计依据
选器 1、《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db11/685-2013
2、《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50400-2006
回转窑烧嘴 3、《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4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gb500336-2002
5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2000
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三、系统选材
1、雨水调蓄系统的主体部分为蓄水池池体,池体部分包括:pp模块主体、防渗膜、土工布、铝塑板、挤塑板;
2、pp模块是组成蓄水池的单位个体,pp模块主体应选用承压能力强的塑料模块,主要是防止系统出现垮塌、变形,对地上设施及人员造成破坏及伤害,因此应保证pp模块的抗压强度大于400kn;
3、防渗膜是系统的最主要防渗材料,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实用性、安全性,防渗膜选材的原则应保证防渗效果、应方便施工、应确保使用年限,因此,最好选用聚烯烃类防渗膜;
4、土工布是系统的辅助材料,用来保护防渗膜及pp模块,其质量满足使用要求即可,不作过多说明;
5、铝塑板放置于蓄水池池体顶部,其作用是保护上层pp模块、防渗膜不受破坏,铝塑板选用4mm厚的、满足要求即可;
6、挤塑板是蓄水池侧壁的保护材料,能极大提高回填时的可靠性,挤塑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
7、雨水调蓄系统的分流井是系统最主要的预处理设施,采用砖砌结构能够确保分流井的尺寸能满足系统设计要求,并且造价低、强度高、方便维护;
8、我公司整个调蓄系统的最大特为在蓄水池前端设置越流堰,越流堰的设计思路为:在蓄水池内内部用过滤布围挡一部分区域,外部雨水先进入越流堰,在越流堰内经进行临时存储,然后通过渗透或越流的方式进入蓄水池的其他部分,
较大污染物在越流堰内进行沉积,极大改善了整个蓄水池的清淤难度和维护成本;
9、排空泵是雨水调蓄系统的核心部分,一般情况下排空泵选用污水潜水泵,其理论流量应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本文发布于:2023-05-14 00:45: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987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雨水   系统   蓄水池   水池   采用   模块   管道   分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