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基础知识整理

阅读: 评论:0

一、名词解释
                                                                                                                   
1.金融从广义上说,政府、个人、组织等市场主体通过募集、配置和使用资金而产生的所有资本流动都可称之为金融。
2.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是一个经济体中资金流动的基本框架,它是资金流动的工具(金融资产)、市场参与者(中介机构)和交易方式(市场)等各金融要素构成的综合体。
3.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经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收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
4.金融制度:电梯五方通话系统是各种金融制度构成要素的有机综合体,是有关金融交易、组织安排、监督管理及其创新的一系列在社会上通行的或被社会采纳的习惯.道德.法律.法规等构成的规则集合。
5.间接融资:是指拥有暂时闲置货币资金的单位通过存款的形式,或者购买银行、信托、
保险等金融机构发行的有价证券,将其暂时闲置的资金先行提供给这些金融中介机构,然后再由这些金融机构以贷款.贴现等形式,或通过购买需要资金的单位发行的有价证券,把资金提供给这些单位使用,从而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
6.直接融资:是没有金融机构作为中介的融通资金的方式。需要融入资金的单位与融出资金单位双方通过直接协议后进行货币资金的转移。
7.信用货币:就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包括流通中货币和银行存款。
8.货币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的规则、结构和组织机构体系的总称。换言之,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9.格雷欣法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即金银两种金属中市场价值高于官方确定比价的不断被人们收藏时,金银两者中的“贵”金属最终会退出流通,使复本位制无法实现。
10.超主权货币:就是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用以解决金融危机暴露出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系列问题的国际储备货币。
1.资金融通: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调节资金盈余的活动,是所有金融交易活动的总称。
2.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广而言之,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
3.货币市场:就是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149aa4.同业拆借:指金融机构(除中央银行外)同业之间为弥补短期资金的不足、票据清算的差额以及解决临时性的资金不足而进行的短期资金借贷。
5.商业票据:是指出票人以贴现方式发行的承诺在指定日期按票面金额向持票人付现的一种无抵押担保的票据。
6.普通股股票:就是持有这种股票的股东都享有同等的权利,他们都能参加公司的经营决策,其所分取的股息红利是随着股份公司经营利润的多寡而变化。
7.中间业务:是不构成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表资产、表负债,形成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8.政策性金融机构:指那些由政府或政府机构发起、出资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在特定的业务领域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以贯彻和配合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的金融机构。热镀锌合金
9.投资基金:是通过发行基金券(包括基金股份和受益凭证),将众多投资者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由专业的投资机构分散投资于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并将投资收益分配给基金持有者的投资制度。
10. 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信托投资公司)的信任,将其合法拥有的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的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1.再贴现:也叫“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为弥补营运资金的不足,将其贴现取得的商业票据提交中央银行,请求中央银行以一定的贴现率时商业票据进行二次买进的经济行为。
2.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为应付客户提取存款和划拨清算的需要而设置的专项准备金,
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支付准备金,又称“自存准备金”;另一部分是法定存款准备金。  滤纸片法
3.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围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
4.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或者是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发展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基本上一致的一种状况。
5.通货膨胀:是现代纸币流通制度下货币失衡的一种主要表现,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流通量超过货币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6.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与信贷总量,调节利率水平和汇率水平等,以期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水平,从而促进宏观经济目标实现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7.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和金融市场传导至企业和居民,对其生产、投资和消费等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
8.货币乘数:是指一定量的基础货币发挥作用的倍数,或者说是货币扩或收缩的倍数。它是商业银行存款创造过程中存款总额与原始存款之比。
9.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买卖政府债券),从而使基础货币发生增减变化,进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做法。
10.相机抉择:是指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在不同时期,应当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灵活机动地选择不同的货币政策,以达到当时最需达到的政策目标.
1.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往来而引起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一种货币折算成另一种货币的比率,即用一种货币所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兑换比率。 
3.外汇管制:是指一国为了平衡国际收支,减少本国黄金外汇储备的流失,而对外汇的买卖直接加以管制,以控制外汇的供给或需求,维持本币对外汇率的稳定,所施行的政策措施。 
4.储备资产:是指货币当局可随时动用并控制在手的外部资产。具体包括:货币性黄金、特别提款权、在IMF中的储备头寸、外汇资产以及其他对非居民拥有的债权。 
5.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是指以单位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祛。 
6.浮动汇率:是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汇率。其涨落基本自由,一国货币市场原则上没有维持汇率水平的义务,但必要时可以进行干预。 
7.金融脆弱性:是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包括信贷融资和金融市场融资。 
8.金融危机:是指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金融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 
9.金融腐败:是指金融业的从业人员滥用金融业所特有的货币支配权,获取个人利益的行。 
10.金融抑制:是指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陷入一种相互制约的恶性循环状态。
二、单项选择题
1.货币资金的融通,一般指货币流通及(  A    )有关的一切活动。
    A.银行信用                      B.商业信用
    C.资金借贷                      D.证券投资
2.按照一般的产业分类方法,金融往往被归入(    B    )。
    A.工业产业                      B.服务业产业
    C.信息产业                      D.第二产业
3.下列属于微观层面的金融的是(    D    )。
    A.货币均衡                    B.金融政策
    C.金融危机                    D.金融工具
4.下列国家中属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是(    A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5.下列不是一个合理的金融体系所应具有的特征的是(    D    )。
A.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          B.多样化与多层化的金融市场体系
    C.种类丰富的金融工具体系        D.灵活多变的金融政策体系
6.金融体系的下列哪一个组成部分的目的在于促进金融体系良性运转、控制和防金融风险(  C  )。
    A.金融市场体系                  B.金融调控体系
    C.金融监管体系                  D.金融环境体系
7.能使中小投资者可以参与到大型项目中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是金融体系的(  C  )。
    A.清算和支付功能                B.融资功能
    C.股权细化功能                  D.风险管理功能
8.下列不属于我国的政策性银行的是(  D    )。
A.国家开发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中国进出口银行                D.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水分子团
往复锯片
9.下列不属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是(    D  )。
A.农业银行                      B.中国工商银行
C.交通银行                      D.民生银行
10.下列属于间接融资工具的是(    D    )。
A.商业票据                      B.股票
    C.债券                          D.消费信用
11.在货币的形态中有一种是代用货币,严格讲是(  A    )的代用。
A.铸币                          B.纸币
    C.贝壳币                        D.银行券
12.下列流动性最强的货币层次是(      A  )。
A.M0                              B.M1

本文发布于:2023-05-13 22:19: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985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货币   资金   金融   经济   市场   单位   存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