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过关练]
由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 ℃,黑夜时低至-183 ℃。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规律。图1为“玉兔号”月球车沉睡了一个月夜后首次醒来。专家这样形容它: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玉兔号”月球车使命大、本领强。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中提到的“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对应图2中的( ) A.① B.⑦
C.③ D.⑤
2.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强,②强 B.②强,③弱
C.④强,⑤强 D.①强,③弱
视野图解析:1.B 2.D 第1题,月球表面没有大气,也就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所以“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应为⑦,即太阳辐射,B正确。第2题,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而夜晚地面辐射强,没有大气逆辐射,气温低,D正确。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低层大气主要的热量来源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辐射强,但近地面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主要是因为( )
C.地面吸收③少 D.地面吸收④少
5.图中箭头④比①细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逆辐射 B.大气削弱作用
C.地面反射作用 D.地面削弱作用
解析:3.B 4.B 5.B 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地面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第3题,低层大气主要的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第4题,青藏高原虽然太阳辐射强,但是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第5题,太阳辐射穿
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等削弱作用,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所减少。
沐浴粉
《齐民要术》中有文字记载:“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煴’指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③
7.“天雨新晴,北风寒切”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 )
A.多雨的夜晚,云层反射地面辐射,气温降幅大
B.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
C.北方的冷空气加速地面蒸发,增强地面辐射
D.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大气辐射较少
8.“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是因为“烟气”可以( )
A.吸收大气逆辐射,增加地面温度
B.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阻挡冷空气南下,防止冻害发生
D.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解析:6.B 7.B 8.D 第6题,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先受到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然后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升温,同时向外辐射热量,地面
辐射被大气吸收,大气温度上升。第7题,晴朗且大风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易形成霜。第8题,增加“烟气”相当于增加了云层厚度,云层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9.下图为昼夜太阳辐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是________作用,D是________辐射。
(2)白天多云时,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________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________,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时________(填“高”或“低”)。
(3)夜间多云时,由于云层________地面长波辐射,并使大气的________增强,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时________(填“高”或“低”)。
(4)若北京某月5日一天24小时多云,4日一天24小时晴朗,则全天温差小的是________日。保护层垫块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B是云层的反射作用,D是大气逆辐射。第(2)题,白天多云时,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温度比晴天时低。第(3)题,夜间多云时,由于云层增强了大气逆辐射,所以气温较高。第(4)题,根据以上分析,多云时白天气温比晴天低,夜晚气温比晴天高,所以昼夜温差比晴天小。
答案:(1)反射 大气逆 (2)反射 减弱 低活动看台
(3)吸收 逆辐射 高 (4)5
[等级·提升练]
每年早春季节,江苏某茶园的茶叶极易受逆温而引起冻害。如图为该茶园为防止冻害装的风扇。据此完成1~2题。
1.该茶园早春冻害发生最严重的时间段最有可能为( )
A.4:00~6:00 B.8:00~10:00
C.12:00~14:00 D.18:00~20:00
2.在茶园中装上风扇能够起到防冻作用的原因是( )
A.增强吸收太阳光 B.加大空气对流
圆钢矫直机C.增强大气逆辐射 D.产生温室效应
解析:1.A 2.B 第1题,日出之前,逆温最严重,加上一天之中日出前后气温最低,易发生冻害。春季一般6:00之前日出。第2题,由于逆温,近地面气温较低,空气不能对流,
风扇转动可加大空气对流,加强热量交换,将高处相对温暖的空气吹向茶园,也可阻止上层冷空气下沉,从而起到防冻害作用。增强吸收太阳光、增强大气逆辐射、产生温室效应与风扇无关。
2020年1月3日早晨,哈尔滨遭到雾霾围城,局部地区能见度较低,部分高速封闭。读雾霾中的城市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3~4题。
3.雾霾中能看见汽车红尾灯,是因为红光( )
A.释放能量最高 B.容易被反射
C.不易被吸收 D.不易被散射
4.受雾霾影响( )
书立
A.白天①增强 B.白天②减弱
C.夜晚③减弱 D.昼夜温差增大
解析:3.D 4.B 第3题,在可见光中,红光不容易被散射,因此在雾霾中能看见汽车红尾灯。第4题,据图可知,①为太阳辐射,其受雾霾影响会减弱;②为地面辐射,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所以地面辐射也会减弱;③为大气逆辐射,出现雾霾天气,大气反射作用增强,因此夜晚大气逆辐射会增强;出现雾霾天气,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白天气温较低,再加上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因此昼夜温差会减小。
科学研究发现,北极地区的候鸟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出氨,氨与海水中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颗粒可以起到降低北极气温的作用。读图,完成5~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