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Internet 应用技术
7.1 Internet基本情况
7.2 域名系统DNS
7.3 文件传送协议FTP
7.4 远程登录TELNET
7.5
7.6 WWW信息浏览
7.7 Internet网络管理
7.8 多媒体网络应用
7.1 Internet基本情况
一、Internet的兴起
穿戴式步态分析仪
悬挂式指示牌
Internet 起源
Internet形
预埋槽道1983
技术的研
究和试验
ARPAnet
诞生
ARPA和美
国国防部通
讯局研制成
功TCP/IP
协议
1986年
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文件传输管理系统美国国家科学
基金会) 建立了
NSFnet广域网
abp-356
1989年
CERN开发成
功的WWW
流量测量装置为Internet实
现广域网超
媒体信息截
取/检索奠
定了基础
NCSA(The Natio-
nal Center for
Super computing
Application,美国
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
中心)发表Mosaiche
和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图
形用户界面)
。。。。
Internet开始进入实用阶段Internet在部
分发达国家的大学和研究部门中得到广
泛使用世界上很多国家相继建立本国的
主干网并接入Internet
Internet
应用新
的高潮
7.1 Internet基本情况
二、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
回顾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986~1993年为第一个阶段,是Internet研究试验阶段;
1994~1995年为第二个阶段,是教育科研应用阶段;
1996年~至今为第三阶段,是普及及快速发展阶段。
(一)研究试验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国一些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Internet联网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这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服务,而且仅为少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提供. 二、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
(二)教育科研应用阶段
1994年4月,我国通过美国Sprint公司接入Internet,开通了一条64K国际专线,通过TCP/IP连接实现了与Internet全功能的对接。从此,我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有Internet的国家。之后,中国公用计算机网(CHINANET)、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等互联网络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相继启动,互联网开始进入公众生活。1996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达20万,利用互联网开展的业务与应用逐步增多。这一阶段,接入互联网的单位主要是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主要用于教学和科研。 二、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
(三)普及及快速发展阶段
1996年1月,中国公用计算机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全国范围内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开始提供服务。
CHINANET作为商用网向社会公众提供Internet服务,标志着中国Internet的发展进入商用阶段。1996年9月,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连入美国的256K专线正式开通,又为Internet商业服务注入了新的力量。同年11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开通2M国际信道。12月,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169网)开始全面启动。之后接入Internet的用户逐年迅速增加,Internet在我国蓬勃发展。
三、Internet的结构
ARPAnet
G1G2G3
核心网关本地网点1本地网点2本地网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