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必英
【摘 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城市管理和公共环境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事关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治污减排,保障城市公共环境与卫生安全,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与生态文明水平以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大局.本文通过对太原市城市生活垃圾现状与处理方式的调查研究,分析探讨了太原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所面监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并针对当前太原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利用“瓶颈”与压力,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并完善太原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名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年(卷),期】2014(039)005
【总页数】3页(P163-165)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利用;对策措施
【作 者】王必英
【作者单位】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24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X32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已成为城市建设与发展极为重要及关切民生的重大环境问题。毋庸置疑,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生活垃圾的日趋增加,对自然及人类的生存与生活环境所造成的压力即越来越大。相关调查表明,2013年全国1/3以上的城市被生活垃圾所包围[1]。据预测,在未来10-20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将以3%-5%的增幅逐年递增,城市生活垃圾的污染问题亦将日趋严重[2]。同全国一样,太原市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与运输量也正以每年3.5%的增幅在逐年增多,并对太原市市容市貌和城镇居民身心健康及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亦已成为威胁和困扰太原市经济社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快推进太原市城市生活垃圾科学合理处理与利用,加速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系统工程,业已成为太原市城市可持续发展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战略任务。
1 太原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与现状
1.1 太原市城市生活垃圾构成与特点
据对太原市六区、三县、一市调查,太原市生活垃圾主要由无机物、厨余垃圾、纸类、纺织品类、塑料类、金属类、木质类和金属类等构成。近几年来,生活垃圾中各成分特性基本没有较大变化,其中厨余垃圾、纸类、纺织物类、塑料类所占比重有逐年增大趋势。同时生活垃圾中所含水分在逐年增加,所含灰分呈逐年减少。综合分析,当前太原市生活垃圾的物理性质大体为:生活垃圾容重为279.89kg/m3,其中水分占43.23%,灰分占34.81%,可燃物占21.96%[1]。
电子跳绳建筑线脚1.2 太原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与现状
管串目前,太原市日产生活垃圾4000多吨,除1000多吨用于焚烧发电外,其余的生活垃圾均在该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卫生填埋。太原市原有的垃圾处理场有3座,分别为新沟垃圾填埋场、东山垃圾焚烧发电厂和侯村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其设计处理能力和实际处理情况分别为:新沟垃圾填埋场,设计处理能力为36×104t/a,实际处理数量为34.31×104t/a,但已
达设计极限,现已封场;东山垃圾焚烧发电厂,2006年开始运行,设计处理能力为36×104t/a,实际处理数量为36.45×104t/a,高峰时日处理量达1700t,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侯村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占地59公顷,容积量为300万立方米,设计处理能力为55×104t/a,使用年限为5-7年,实际处理数量为54.6×104t/a,高峰时日处理达2100t。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填埋场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为提升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太原市对现有的侯村垃圾填埋场实施扩容改造,二期续建工程已经启动,二期设计库容为450万立方米,设计服务年限为10年。建设工程包括场地平整、防渗系统、地下水导排系统、垃圾坝、排洪暗渠、渗沥液调节池等,填埋场内将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环保设施。建成后,生活垃圾可实现无害化的卫生填埋,将作为太原市未来十年内生活垃圾填埋的主要场所。
拳击架太原市正在兴建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以提升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整个项目包括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一座大型垃圾压缩转运站。建成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计接收能力为每日1800t,垃圾进厂后进行筛分预处理,每天的焚烧处理能力约为1440t,处理工艺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机械排炉焚烧技术。而大型垃圾压缩转运站转运规模为每日800t。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太原市垃圾填埋场的压力,提升太原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
用水平,将使更多的生活垃圾变废为宝。
2 太原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铆压机2.1 卫生填埋的不足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是将垃圾在选定的合适场所内进行掩埋处理,因其采取了渗滤液收集与处理、垃圾的覆土与喷淋等污染防治措施,而具有垃圾处理量大、投资少、成本低、施工简便等优点。如果设计、施工、管理科学合理,一般不会造成大范围的环境污染。生活垃圾填埋是大量消纳城市生活垃圾的最有效、也是最终的处理方法,常以其处理量大、方便、处理费用低等特点,在太原市被长久应用。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占据一定量的土地资源,且土地资源化利用率较低。同时,垃圾渗滤液及填埋气体处理不好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由于太原市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市域面积与范围增长过快,其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已越来越困难,受制约的因素亦越来越多。另外,也因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卫生差,蚊蝇多,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存在着火灾及爆炸隐患,且排放到大气中会加剧温室效应等,均使得太原市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诟病”颇多,“非议”不减。
2.2 焚烧发电的缺陷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是指将生活垃圾作为固体燃料送入垃圾焚烧炉中,在高温条件下,使生活垃圾中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进行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转化成高温燃烧气体和量少而性质稳定的固定残渣。燃烧气体可作为热能回收利用,用于供热或发电;性质稳定的残渣可直接填埋,或综合利用。从太原市东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近十年的投产运行情况来看,其垃圾焚烧厂占地面积小,生命周期长,运行成本低。焚烧工艺可从垃圾中回收大量的金属和热能,减量化效果显著,无害化程度彻底,而且利用焚烧生活垃圾产生的热能发电,提高了能量的循环利用率,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太原市用电和用地的紧张局面。然而,太原市东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多年运行的实践亦表明,焚烧处理对生活垃圾低位热值有一定的要求,并不是所有垃圾都可以焚烧;同时,在焚烧生活垃圾过程中又将部分可利用的资源销毁,存在着浪费资源等情况;此外,焚烧生活垃圾产生的大量烟气处理技术难度大,运行成本高,控制不当亦会产生二次污染。另外,随着城市居民对生活居住环境期望值的不断提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也“饱受”着周围居民认可与接受程度的制约。
2.3 监管与市场化机制不完善
太原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起步晚,历史欠账较多,加之伴随着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和
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长以及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太原市政府虽然在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研究及重视程度不够,市政及各相关职能部门未形成有效地统一监管与指导服务合力,致使太原市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处置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与城市建设的发展。从目前来看,环保部门重点偏向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而忽视了对源头处理以及处理后的全程管理;城市环卫部门未形成有效地监督和竞争机制,缺乏公众参与,限制了垃圾产业运营管理的市场化;同时,也由于城市卫生行业的资金投入水平较低,垃圾处理设施较落后以及有关城市生活垃圾的政策、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社会化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等,均使得太原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运行机制与统一强化监督管理等矛盾与问题日趋势凸显。
3 加强与改进太原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对策与措施
3.1 强化生活垃圾二次污染防治
3.1.1 完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
为防止生活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太原市各生活垃圾填埋场都要根据具体工程和水文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目前,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生物处理法、物化处理法和土地处理法[2]。生物处理法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和厌氧-好氧处理;物化处理法主要有化学混凝沉淀、电解氧化、活性炭吸附、密度分离、化学氧化、化学还原、膜渗析、气提、湿式氧化等多种方法;土地处理法主要通过土壤颗粒的过滤,离子交换吸附和沉淀等作用去除渗滤液中悬浮颗粒和溶解成分。以及通过土壤中微生物作用使渗滤液中有机物和氮发生转化,通过蒸发作用减少渗滤液量。在生活垃圾填埋过程中对产生的沼气进行收集,净化处理。溶剂吸收法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沼气净化方法,如采用双塔式溶剂吸收法提纯垃圾沼气,设备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净化效果好,很适宜太原市各生活垃圾填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