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s原理

阅读: 评论:0

    Lvs原理及负载均衡ipvs三种机制、调度
简介:
Lvs负载均衡软件、是一位中国人发明的、这个软件、章文嵩开发的软件。
此软件是在linux内核2.4前、先编译一下内核、要让linux内核支持lvs此软件、在2.4内核以后就不用了。       
体系与结构:
Lvs架构服务器分三个层次:负载均衡层、(load balancer)服务器集层、(server array)数据共享层(shared storage)
拓补图:
新方法
                                                                       
在前端:负载均衡层用户访问数据共享的东西,那这个负载均衡器就像是台路由器,将外来的用户请求转发到服务集组、而这些服务集组可以是web服务器、也可以使dns服务器离合器摩擦片结构图ftp服务器……而在LAN还是在WAN负载均衡调度器是可以兼容不同的角
而数据共享层、必须要和共享出来的数据内容保持一致性的存储区域、在物理上、一般有磁盘阵列设备组成、为了就是保持内容一致性、在linux系统上、一般可以通过NFS网络共享文件系统共享数据的、但在业务繁忙时、性能并不是很好、此时可以采用集文件系统、例如rhthat的gfs文件系统、oracle提供的垃圾热解炉ocfs2文件系统等。
LVS集的特点:
IP负载均衡与负载调度算法
在lvs的在负载均衡技术上、ipvs这个模块作用是在安装在最前端的服务器上的、(这个ipvs模块是lvs集的核心软件),作用是虚拟出一个ip地址出来、用户必须通过此虚拟ip地址来通过它在才能访问。
首先用户通过访问虚拟ip地址来到了负载均衡调度器、从而在通过负载均衡调度器(注:的真实ip地址访问)服务器集列表里、选出一个服务节点响应用户请求、在这过程中、ipvs实现负载均衡机制有三种、分别是、NAT 、TUN、DR、。
Ipvs的三种技术:vs/NAT (Virtual Server via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密胺粉) (注:网络无线通信系统
地址转换)
1、 就是用户在访问时、先访问的虚拟ip地址、然后通过vs/nat转换成、真实的服务器ip地址和真实的相应的端口、从而访问数据后、在经过负载均衡调度器、在然后vs/nat在把服务器真实ip地址、及相应的端口、转换层虚拟ip地址、及端口号、返回给访问的用户。
2、 VS/TUN(Virtual Server via IP Tunneling)
TUN和nat一样、而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直接响应到访问的用户、
首先用户想访问共享的数据、先经过负载均衡调度器、(这里与nat一样)然后经nat转换成真实的ip地址和端口访问、并且不响应用户访问到了所需要的东西、然而不是像nat那样原路返回、而是它直接跟用户打交道、(注:这里调度器采用IP隧道技术将用户请求转发到某个Real Server)直接把用户想访问的东西直接交给用户、不需要在转换成虚拟ip地址和端口、不在经过调度器、并且返回给用户,这个VS/TUN、这一点不需要、而且VS/tun优点就是、它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域位置没有要求、也可以和位和负载均衡调度器在一个网段下、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网络、 所以再。TUN方式中,调度器只处理用户的报文求、这样集系统的吞吐量就大大提高了。
拓补图:
Vs/DR    :(Virtual Server via Direct Routing
这项技术和nat tun的报文请求时一样的
首先用户访问先到了服务器负载均衡调度器、通过转换访问到了共享的数据、然而不一样的就是、在负载均衡调度器vs/DR 通过改写请求报文的mac地址,在将请求发送到了集服务器、最后通过访问到了数据直接回给访问的用户、vs/dr免去了VS/tun中的ip隧道开销。
带隙基准
而这种方式是、这三种负载调度机制中性能最高最好的了。但是它必须要与要求Director ServerReal Server在一个网段下。
拓补图:
负载均衡调度算法:
Ipvs实现如下八种算法、最常用的就是四种、
1、 轮叫调度:(Round Robin
有四个用户想访问共享的数据、而集当中的服务器、有很多,因为考虑到了负载均衡,这种轮叫调度就是说、第一位用户叫张三、访问的一个集服务器第一台(注:不一定非个是一定台也许是另一台服务器)、就是1:1的调度

本文发布于:2023-05-13 16:24: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982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访问   负载   用户   调度   地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