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流动科普的运行与成效入手,分析了我省流动科普工作现状与发展形势,论述了展品资源建设对提升流动科普共建共享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流动科普;资源建设;共建共享;创新能力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超前支架
2006—2010—2020年)》实施以来,面向公众开展科学技术普及的形式和手段不断推陈出新。山东省科技馆在做好常设展览的同时积极探索科普展教模式,采取“滚压刀具请进来,送下去”的策略,组织开展基层科普活动。2009年,山东省科技馆从解决人民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科普需求入手,以科技馆和科普大篷车为基础,自主开发部分展品,通过整合科普资源,在全省县、市、区实施 “流动科技馆县县通” 巡展工程,将科普资源送到基层众身边,很好地满足了基层公众的科普需求。 1 流动科普的运行与成效
1.1 工程总体规划
切铝锯片
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山东省科协、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山东省“流动科技馆县县通”工程的通知》(鲁科协发[2010]12人体束缚号),明确了各单位的工作职责及工程管理实施要求,工程以“科学、体验、流动、共享”为主题,立足服务,需求牵引,着力满足基层公众的科普需求,制作了由互动展品、平面科普知识展览、数字科技馆、科技体验项目四个板块构成的多套流动科技馆。每套流动科技馆每年巡展4~5个县(市、区),利用5年时间,实现在全省140个县(市、区)巡展一遍的目标。
1.2 工程运行情况
为更好地推动工程的顺利实施,我们按照“先行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进”的工作原则,选取了位置相对偏远,经济欠发达,人口密集,公众科普资源相对贫乏,工作积极性比较高的县(市、区)进行试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工程的全面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3月12蜂房哈夫尼菌日,山东省“流动科技馆县县通”工程正式启动,第一年巡展KDYTT50个县(市、区),接待观众约150万人次,各级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1000余次,社会反响强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