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等级、预警、分类、应对措施等知识整理

阅读: 评论:0

洪水等级、预警、分类、应对措施等知识整理
内嵌模组1.洪水
微波合成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当流域内发生暴雨或融雪产生径流时,都依其远近先后汇集于河道的出口断面处。
当近处的径流到达时,河水流量开始增加,水位相应上涨,这时称洪水起涨。及至大部分高强度的地表径流汇集到出口断面时,河水流量增至最大值称为洪峰流量,其相应的最高水位,称为洪峰水位。到暴雨停止以后的一定时间,流域地表径流及存蓄在地面、表土及河网中的水量均已流出出口断面时,河水流量及水位回落至原来状态。洪水从起涨至峰顶到回落的整个过程连接的曲线,称为洪水过程线,其流出的总水量称洪水总量。
2.洪水等级
洪水是指特大的径流而言,这种径流往往因河槽不能容纳而泛滥成灾。根据洪水形成的水源和发生时间,一般可将洪水分为春季融雪洪水和暴雨洪水两类。
根据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家标准《水文情报预报规范》[GB/T 22482-2008],按洪水要素重现期小于5年、5-20年、20-50年、大于50年,将洪水分为小洪水、中洪水、大洪水、特大洪水四个等级。
洪水等级划分
具体为:
洪水级别编辑
一般洪水:重现期小于10年。
较大洪水:重现期10~20年。
大洪水: 重现期20~50年。
特大洪水:重现期超过50年。
估计重现期的洪水要素项目包括洪峰水位(流量)或时段最大洪量等,可依据河流(河段)的水文特性来选择。
3.洪水预警信号
3.1 洪水蓝预警信号
  标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水位(流量)接近警戒水位(流量);
  (2)洪水要素重现期接近5年。
3.2洪水黄预警信号
  标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水位(流量)达到或超过警戒水位(流量);
  (2)洪水要素重现期达到或超过5年。离子电推进
3.3 洪水橙预警信号
  标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水位(流量)达到或超过保证水位(流量);
  (2)洪水要素重现期达到或 超过20年。
3.4 洪水红预警信号
  标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油管吊卡  (1)水位(流量)达到或超过历史最高水位(最大流量);
  (2)洪水要素重现期达到或超过50年。
4.暴雨预警:
蓝预警
导盲仪
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黄预警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粉碎机器人橙预警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红预警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到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5.水库特征水位
水库特征水位主要有 正常蓄水位、死水位、防洪限制水位(汛限水位)、防洪高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等。
这么多水位到底有什么区别,作用又是什么呢?
什么是正常蓄水位?
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满足兴利要求应在开始供水时蓄到的高水位,曾称正常高水位、兴利水位、设计蓄水位。
它决定水库的规模、效益和调节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水工建筑物的尺寸、型式和水
库的淹没损失,是水库最重要的特征水位。
什么是死水位?
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曾称设计低水位。日调节水库在枯水季节水位变化较大,一般每24小时内将有一次消落到死水位;年调节水库一般在设计枯水年供水期末才消落到死水位;多年调节水库只在连续枯水年组的枯水段末才消落到死水位。水库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变幅称水库消落深度。
什么是防洪限制水位?
又称汛期限制水位,是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也是水库在汛期防洪运用时的起调水位。防洪限制水位是协调防洪和兴利关系的关键,对工程防洪效益、发电灌溉等兴利效益、库内引水高程、通航水深、泥沙淤积以及水库淹没指标等均有直接影响,具体研究时要结合工程开发条件,经过全面分析、比较后选定。
什么是防洪高水位?
水库遇到下游防洪保护对象的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只有当水库承担下游防洪任务时,才需确定这一水位。
什么是设计洪水位?
水库遇到大坝的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它是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达到的最高水位,也是挡水建筑物稳定计算的主要依据之一。
什么是校核洪水位?
水库遇到大坝的校核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它是水库在非常运用情况下,短期内允许达到的最高水位,是确定大坝顶高及进行大坝安全校核的主要依据。

洪水成因
洪水是暴雨、急剧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或者水位迅猛上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灾害。
洪水分类一
洪水按出现地区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河流洪水、海岸洪水和湖泊洪水等。
河流洪水
根据形成的直接成因,可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冰川洪水、溃坝洪水与土体坍滑洪水等。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具有明显的洪水产流与汇流过程、洪水传播、洪水调蓄与洪水遭遇的问题、洪水挟带泥沙以及洪水周期性与随机性等问题。
河流洪水中的暴雨洪水和融雪洪水等,是和天气形势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且有明显的季节性。在中国,暴雨洪水常发生在夏、秋两季,通称这段洪水期为伏汛(夏汛)和秋汛;融
雪洪水常发生在春季,通称为春汛或桃汛。由于这种洪水每年都随季节的到来而发生,所以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又由于影响洪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各种因素的组合又是千差万别的,以致在同一流域,年内、年际间所发生的洪水大小差异很大。有的年份可能发生特大洪水,而另一些年份则发生一般洪水。这种差别,反映了不同大小洪水出现的随机性,从长系列的资料分析,这种年际间的洪水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即特大洪水出现的机遇稀少一些,而普通洪水出现的机遇就很多。所谓百年一遇或千年一遇洪水,并不是在百年或一千年中肯定就能出现一次。而是根据统计或实测资料,说明在无限长的时期中出现机遇多或少的长期中的平均概念。从某些河流在过去已发生过的洪水来看,往往比近期实际遇到或测到的为大,也反映这一问题的规律,这种具有特殊意义的调查到的大洪水称历史洪水。因此,人们为了防洪的目的,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研究洪水频率或可能最大洪水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海岸洪水
主要成因是由大气扰动、天文潮、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等因素形成的暴潮所造成,大致可分为天文潮、风暴潮、台风(飓风)、海啸等。当海水受到外力作用时,水质点将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周期性升降运动,称为波浪。海水波浪向海岸传播时,因底部摩擦阻力大,且近岸水深较浅,产生波能集中,波陡增大,水深继续减小,波峰逐渐赶上波谷,波浪向前倾覆,甚至产生破碎现象。波浪破碎后,水质点有明显的向前移动,蓄有较大能量,在岸边破碎的波称击岸波,继续向岸边传播,可再次或多次破碎,最后在岸坡上破碎形成强烈的击岸水流。并上涌到一定高度,就构成洪水威胁,甚至造成灾害。天文潮的潮
波,在波能幅聚时,潮差迅速增大,若受到海岸轮 廓的影响而有反射时,如中国黄海,则浅水推进波变成立波,再加上地球自转和海底摩擦力的作用。导致 右岸潮差特大;若发生在喇叭河口,如钱塘江河口处,潮波上溯受到河宽急剧收缩和河床沙坎抬高的作用,波能迅速辐聚,形成闻名的钱塘江涌潮,它暴涨流急,破坏力很大,如1971年杭州湾洪水。风暴潮、海啸洪水特性(见风暴潮、海啸)。在河口地区,当河流洪水、风暴潮洪水与天文潮遭遇时,洪水灾害益加严重。

本文发布于:2023-05-13 08:29: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978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水位   水库   防洪   流量   发生   达到   径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