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措施

阅读: 评论:0

摘要: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片面追求工程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的问题,没有很好的把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工程综合效益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因此,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中应注重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合理的方案和措施,实现良好的节能环保、顺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在发挥水利工程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环保效益,推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监测
1 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容易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引发水土流失、河道堵塞、堤坝坍塌等严重问题,影响到生态的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引入生态理念,有利于实现更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对水利工程设计中一些缺陷进行改善,可以避免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水利工程实施中带来的危害,同时也有利于解决
我国地表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此外,生态理念的引入,可以进一步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水利工程促进水资源合理分布的目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2.1 对区域气候产生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会使当地的降雨量增加,库区临界的降雨量减少,而一定距离外的区域则会出现降雨量增加的情况。如果工程所在区域的地势比较高,则背风预期的降雨量会减少。此外,其所在区域的降雨时间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比如在我国一些夏季炎热的地区,夏季水库的水面温度较高,加强了大气流,使降雨量进一步增加。而在水库建设完成之后,该区域下垫面也从陆面转为水面,并与空气进行能量交换,而交换的方式和强度也会发生一定改变,导致气温产生变化,年均气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2.2 对水文水体产生一定影响
挤压成型机水利工程的修建会对河道的水文水体产生不好的影响,由于水利工程要修建水坝来蓄水,因此河道水流动性减弱,变成了人造湖泊。在上游进行截流,下游的河流在受到影响时,
其水量会下降,周边的地下水位也会发生不规律的变化,河流的自净能力也会受到损害。而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其水体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清洗空调现摄像头2.3 对地质产生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中大坝修建完成之后可能会引发地震或者滑坡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大坝的修建加大了水体压力和地壳应力,因此水分进一步渗透到深层,使地壳浸润,加大了岩层的空隙水压力。而水库的水位升高,会使岩坡土体的抗剪能力降低,引发水库的塌方以及山体滑坡的问题。此外,还有可能造成水体污染,比如入归水库的水已经被污染,在出现渗透的情况下,会进一步污染到周围的地下水。
3 提升水利周边环境监测质量的实践策略
3.1 提高环境监测人员专业素养
为使水利周边环境监测质量得以逐步提升,使环境监测整体水平实现质的飞跃,首要任务即提高环境监测参与者的专业素养,由此使其明确自身权限与责任,以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完成环境监测相关工作。与此同时,环境监测数据是否精准、真实,直接关系到生
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实际成效,据此,负责此项工作的有关人员,还需不断提升个人技术水平,以保证环境数据的客观性、准确性、详实性以及真实性,由此为环境保护标准、战略方案与机制的制定与建立,提供有用参考依据。除上述内容以外,环境监测参与者还需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尽可能规避因人为操作存在不规范情况,而造成各种失误问题的发生。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培训教育力度,促使环境监测参与者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操守,实现逐步强化,并形成大局观念,正视个人使命。
3.2 构建完整环境监测制度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速度极快,社会各个领域随即迎来升级转型新篇章,但与此同时,环境负担也在不断加重,现下,因水利工程施建引发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社会焦点话题,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与重视,如若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策略,对环境加以全面保护,水利建设也将失去意义及效能,在此前提之下,构建完整的环境监测制度章程势在必行,同时也迫在眉睫,除上述内容以外,还需在实际工作中,对各项制度章程加以严格执行,依据实际的环境污染状况,采用适宜的监测方法,确保后续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通过科学构建环境监测制度章程,贯彻实行奖惩机制,合理
地沟油提炼划分监管权限与责任,将工作交由专门的职能部门开展,可使环境监测参与者的工作积极性得以全面调动。
3.3 建立环境监测预警系统
以我国某水利工程为例,该地区水资源紧缺,是我国水资源存贮量最少的省区,为使水利工程切实发挥应有效能,保障农业灌溉以及社会民众有序生产与生活,有关人员建立并实行环境监测预警系统,以使项目施建不会对周边生态及自然环境造成较大干扰,同时也有效预控生态环境危机的形成。通过高效应用环境监测预警系统,以污染严重程度为根据,对环境监测最终结果加以等级划分,并针对环境监测报告按期展开综合性探析研讨,将其中存有的关键问题在第一时间做出预警,同时呈交与监测相关的数据资料,在此基础之上,迅速采取具有指向性的处理对策,可使各职能部门实现协调配合、默契工作,同时也能使环境监测工作更具时效性、可靠性。
工装管理系统3.4 在堤岸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遮蔽肩垫
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堤岸设计也很重要,在对其进行设计时,要积极引入先进的设计理念,
对堤岸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并在此基础上,科学设计堤岸的坡度、护砌形式,避免因为经济增长而付出环境破坏的代价。
3.5 加强对生态技术和材料的应用
蜂鸣器驱动电路
在生态理念应用发展中,一些新型的生态技术和材料也在不断出现。比如在河道护岸中可以应用连锁护坡砖等生态护岸。此外,翻板闸等新型水闸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并且可以获得良好的生态效果。作为生态理念应用的基础,对生态技术和材料使用范围和特点进行准确把握,有助于生态理念的实现,促进生态目标的实现。
3.6 加强对生态评价体系的重视
提升水利工程建设中环保意识,需要从多方面进行。首先,要依靠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产生强制约束的功效。其次,加强多渠道宣传,对相关的奖惩机制进行优化。在以往的水利工程建设当中,没有足够重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对此要积极采取防治策略,做好趋利避害。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给予科学评价,使其实现最大价值。评价中要综合考虑到工程的环境价值和生态经济效益,从多个方面展开分析,此过程中更需要立足未来,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
4 结束语
如今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关乎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关乎人民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水利工程设计中要积极引入生态理念,不但要实现工程自身效益,而且要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工程效益、生态效益良好结合,推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冯伟.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剖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6):142-143.
[2] 陈义燕,张鹏坤.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设计过程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8(6):40-41.
[3] 徐洪.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设计过程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5):2569.
[4] 王景民.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设计过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7(4):88.
[5] 赵保.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剖析[J].丝路视野,2018(1):108.

本文发布于:2023-05-12 22:15: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972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