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工艺流程题(含答案)

阅读: 评论:0

高考专题练习—-工艺流程题
1.(15分)聚合氯化铝晶体的化学式为[Al2(OH)nCl6-n·xH2O]m,它是一种高效无机水处理剂,它的制备原理是调节增大AlCl3溶液的pH,通过促进其水解而结晶析出。其制备原料主要是铝加工行业的废渣——铝灰,它主要含Al2光纤研磨机O3、Al,还有SiO2等杂质。聚合氯化铝生产的工艺流程如下:
(1)搅拌加热操作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生产过程中操作B和D的名称均为(B和D为简单操作).
(3)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用化学式表示).
(4)调节pH至4.0~4。5的目的是。
(5)实验室要测定水处理剂产品中n和x的值。为使测定结果更准确,需得到的晶体较纯净。生产过程中C物质可选用.
A.NaOH      B.Al    C.氨水    D.Al2O3
2.(16分)将磷肥生产中形成的副产物石膏(CaSO4·2H2O)转化为硫酸钾肥料和氯化钙水合物储热材料,无论从经济效益、资源综合利用还是从环境保护角度看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石膏转化为硫酸钾和氯化钙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1)本工艺中所用的原料除CaSO4·2H2O、(NH4)2CO3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等原料;
(2)石膏悬浊液中加入碳酸铵溶液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滤Ⅰ操作所得固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等物质,该固体可用作生产水泥的原料;
(4)过滤Ⅰ操作所得滤液是(NH42SO4溶液.检验滤液中含有NH4+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化钙结晶水合物(CaCl2·6H2O)是目前常用的无机储热材料,选择的依据除熔点较低和熔化的热效应高外,还因为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出该晶体的无水物在实验室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制取纯净CuCl2·2H20的生产过程是: (l)用粗CuO(含少量铁)溶解在足量的稀盐酸里加热、过滤,得到Cu Cl2(含FeCl2)的溶液,经测定,溶液的PH值为3 。 (2)对(l)的溶液按下列步骤进行提纯:
已知:可做氧化剂的物质有(A) KMnO(B) K2Cr2O7  (C) H2O (D)NaClO
Cu2+、Fe2十在PH值为4一5时不水解,而Fe3+却几乎全部水解。
传送侦测试回答:
(l)加入的氧化剂x是(答编号):;
加入x 的作用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物质 Y 是;沉淀z是。加入Y 能形成沉淀z的原因是
(3)分离出沉淀z,并将溶液班蒸发欲获得晶体CuCl2·2H20。采取什么措施才能顺利得到晶体CuCl2·2H20?
4.碘酸钙是食品及饲料添加剂中补碘补钙的常用试剂,微溶于水。制备碘酸钙的实验流程如下。中间产物碘酸氢钾的合成原理为:I2+2KClO3+HClKH(IO3)2+KCl+Cl2↑,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碘酸氢钾的实验装置(支撑仪器太加热装置略去)如图,请在方框中补充必要的装置图并注明试剂.
(2)若为上图增加加热装置,所需仪器除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外还有。
(3)实验中判断碘反应完全的实验现象是。
(4)“调pH至10"的目的是。
(5)加入CaCl2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从水溶液中分离出碘酸钙时,可能得到无水盐、一水合物等,本实验得到的产品是Ca(IO32·6H2O,上述流程中与此结果密切相关的步骤是。
5.二氧化钛(TiO2)广泛用于制造高级白油漆,也是许多反应的催化剂。工业上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钛酸亚铁,不溶于水)、Fe2O3及少量SiO2杂质]作原料,制取二氧化钛及绿矾,其生产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⑴FeTiO3溶于过量硫酸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流程中生成TiO2·xH2O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若铁粉的用量不足,可能导致产品TiO2中混有_________杂质。
(4)以TiO2为原料制取金属钛的其中一步反应为TiO2+Cl2+CTiCl4+(  ),已知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另一生成物为.
6.碳酸锂广泛应用于陶瓷和医药等领域。以—锂辉石(主要成分为Li2OAl2O34SiO2)为原材料制备Li2CO3的工艺流程如下:
聚丙烯吸收塔已知:Fe3+、Al3+、Fe2+和Mg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5.2
、9。7和12.4;Li2SO4、LiOH和Li2CO3在303K下的溶解度分别为34.2g、12.7g和1.3g.
(1)步骤Ⅰ前,-锂辉石要粉碎成细颗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步骤Ⅰ中,酸浸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Li+、SO42-,另含有Al3+、Fe3+、Fe2+、Mg2+、Ca2+、Na+便携式洒弹器等杂质,需在搅拌下加入_____________(填“石灰石”、“氯化钙”或“稀硫酸”)以调节溶液的PH到6。0~6.5,沉淀部分杂质离子,然后分离得到浸出液。
(3)步骤Ⅱ中,将适量的H2O2溶液、石灰乳和Na2CO3溶液依次加入浸出液中,可除去的杂质金属离子有______________.
(4)步骤Ⅲ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
7.Ⅰ.硝酸钾既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又是一种优质的无氯钾氮复合肥,某化工厂用KCI、HNO3溶液和O2为原料反应制备硝酸钾,同时副产C12等,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中还原产物是(写化学式).
Ⅱ.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从海水晒盐后的盐卤(主要含Na+、Mg2+、Cl、Br等)中模拟工业生产来提取镁,主要过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从盐卤中获取Mg(OH)2用石灰乳而不用NaOH溶液的原因是.
(2)除去镁离子中的钙离子,可加入MgCO3 固体,请利用所学理论加以解释:
(3)向盛有少量Mg(OH)2 沉淀的试管中滴加氯化铵溶液,实验现象是,其原因是:.   
(4)豆腐是日常食品之一,它的制作过程中也使用了盐卤,其中包含的化学原理是
8. KMnO4是常用的强氧化剂,工业上以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为原料,通过液相法
生产,即在碱性条件下用氧气氧化MnO2得到K2MnO4,分离后得到K2MnO4,再用镍板作阳极,铁作阴极电解实物展台K2MnO4溶液得到KMnO4,简略生产过程如下:
(1)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生产过程中最好使用含MnO2极化片80%以上的富矿,因为MnO2含量最低的贫矿中AlSi的氧化物含量较高,会导致KOH消耗量偏高"偏低”),其中Al的氧化物和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电解槽中阳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在电解法中循环Ⅰ、Ⅱ中利用的共同物质是:.
(4)在传统工艺中得到K2MnO4后,向其中通入CO2制备KMnO4,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 K2MnO4+ 2 CO2=== 2 KMnO4+ MnO2+ 2 K2CO3
根据上述反应,从Mn元素的角度考虑KMnO4的产率最高为。与该传统工艺相比,电解法的优势是、。
9.(16分)常温下,某工程师以浓硫酸、浓硝酸、粗铜、水和空气为原料,设计如图所示
制取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的生产工序和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I)中制取硫酸铜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上述反应中可以被循环利用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3)①某同学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生产过程实现上述方案,请根据该同学的思路在下列
装置中选用适当的装置,并将它们的编号填入方框内
②装置C的作用是:。
(4)硫酸铜晶体也可以直接用浓硫酸和粗铜反应制取,与上述方法相比,其缺点是:
10.抗氧剂亚硫酸钠可利用硫酸工业的炉气和尾气与纯碱反应来制取,生产流程如下图:
已知:①炉气、尾气中含有SO2;②混合反应中还溶解有少量Fe2O3、MgO等矿尘。
(1)煅烧1molFeS2放出热量为853kJ,则FeS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混合反应”中纯碱(Na2CO3)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3)用NaOH“除杂”时,主要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4)通过“操作Ⅰ"可以得到亚硫酸钠晶体,写出主要操作步骤的名称:__________。
(5)硫酸生产中炉气转化反应为:2SO2(g)+ O2(g) 2SO3(g)。研究发现,SO3的体积分数(SO3%)随温度(T)的变化如曲线Ⅰ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曲线Ⅰ上A、C两点反应速率的关系是:
C.反应达到B点时,
D。已知V2O5的催化效果比Fe2O3好,若Ⅰ表示用V2O5催化剂的曲线,则Ⅱ是Fe2O3作催化剂的曲线
11.(16分)硅酸钠被国家列为“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学品”和“今后我国无机化工产品发展重点”之一。下图是用海边的石英砂(含氯化钠、氧化铁等杂质)制备硅酸钠的工艺流程示
意简图:

本文发布于:2023-05-12 17:07: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969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反应   生产   溶液   方程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