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第1次

阅读: 评论:0

第一讲国际收支
一、单项选择题
*1、IMF规定,在国际收支统计中(    c  )
A.进口商品以CIF价计算,出口商品以FOB价计算
B.进口商品以FOB价计算,出口商品以CIF价计算
C.进出口商品均按FOB价计算
D.进出口商品均按CIF价计算
*2、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人为设立的项目是(D )
A.官方储备
双面针织机B.分配的特别提款权
C.经常转移
D.错误与遗漏
*3.国际收支不平衡是(  a )
A.自主性交易不平衡
B.调节性交易不平衡
C.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都不平衡
D.经常项目不平衡
二、多项选择题
*1、国际收支的长期性不平衡是指( be  )
A.暂时性不平衡
B.结构性不平衡
C.货币性不平衡
D.周期性不平衡
防砸鞋E.收入性不平衡
三、判断题
定,登录国际收支平衡表时,应以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所有权变更日期为准。(
1 )
*2、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一般会引起本国货币汇率下浮。
(  1  )
四、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在同外国
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的国际经济交易中的货币价值的全部系统记录。
2、自主性交易是指个人或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比如追逐利润、追
求市场、旅游、汇款资助亲友等)而进行的交易。
3、蒙代尔分配法则:当国内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都趋于不平衡状态时,分配给财政政策以稳定国内经济的任务和分配给货币政策以稳定国际收支的任务。
五、简答题
丝绵机
1、“J曲线”效应是指即使在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情况下,本币贬值也不能立刻改善贸易收支,相反,贸易收支反而会进一步恶化,只有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贸易收支才会改善,这一情形用图形表示时类似于字母“J”,故称为货币贬值的J曲线效应。说明了汇率变动在贸易收支上的时滞效应。
之所以存在这一时滞效应,这是因为,在货币贬值后初期,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价格立即提高,但以本币表示的出口价格却提高较慢。同时,出口量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增加,而进口量也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减少。这样,在货币贬值后初期,出口值会小于进口值,贸易收支仍会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贸易收支才会逐渐好转。
2、米德冲突是由经济学家米德首先提出,政府在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时会出现顾此失彼的冲突现象。米德认为,如果政府只运用支出变更政策,而不同时运用开支转换政策和直接管制,不仅不能同时实现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而且还会使两种平衡之间发生冲突。例如,当一国既存在失业和
国际收支逆差时,若采用紧缩性的开支变更政策,虽有助于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但也会使失业问题更加严重;若采用扩张性的开支变更政策,有助于改善失业状况,但同时国际收支逆差扩大。再例如,当一国存在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顺差时,无论采用紧缩或扩张性的开支变更政策也会使得内、外部平衡发生冲突。因此,理想的选择是有效地配合合用这些政策,以期同时获得内部和外部平衡。
六、论述题
*1、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分类和政策搭配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1、按对需求的不同影响,国际收支的各种调节政策可分为支出变更型政策和支出转换型政策两大类。支出变更型政策是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国民经济中支出总水平的政策,主要是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出转换型政策是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这类政策主要有汇率政策、补贴和关税政策以及直接管制。
从供给角度讲,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有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其都旨在改善一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以此达到增加出口商品和劳务的生产,改善国际收支。
此外还有资金融通政策。其与上述政策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替代性。但在实施过程中,各类政策对于内部经济的均衡和外部收支
的平衡会产生相互矛盾的效果,必须进行适当的搭配。因此,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分类与搭配核心精神在于:当国际收支失衡时,正确使用并搭配各种不同类型的调节政策,以最小的经济和社会代价达到国际收支的平衡或均衡。
2 外汇与汇率
一、单项选择题
*1、利率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是(  c )ccdp
A.利率上升,本国汇率上升
B.利率下降,本国汇率下降
C.须比较国外利率及本国的通货膨胀率后而定
D.利率与汇率不存在联动关系
*2、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B  )
A.法定平价
B.铸币平价
C.通货膨胀率
D.纸币购买力
*3、一国货币汇率上升,则会有利于( A  )
A.进口
B.出口
C.增加就业
D.扩大生产
二、多项选择题
*1、当前影响一国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ABCDE )
A.经济状况
B.国际收支状况
C.利率水平
D.货币汇率政策
E.重大的国际政治因素
*2、汇率下浮与物价水平的关系可用下列机制来解释( ABCD  )A.货币工资机制
B.生产成本机制
C.货币供应机制
D.收入机制
E.债务效应
三、判断题
*1、在间接标价法下,当外国货币数量减少时,称作外国货币汇率下浮或贬值。( 2  )
*2、升水与贴水在直接与间接标价法下含义截然相反。( 2  )
*3、在金本位制度下,实际汇率波动幅度受制于黄金输送点,其上限是黄金输入点,下限是黄金输出点。( 2  )
*4、纸币汇率的变动,仍受黄金输送点的制约。(2  )
四、名词解释
1、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系指以固定数额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本国货币表示的汇率。目前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采用这种标价法,只有英镑、美元等少数例外。
3、铸币平价:以两种金属铸币的含金量之比得到的汇价,被称为铸币平价。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
4、黄金输送点:指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汇率波动的上下界限。它包括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黄金输出点等于铸币平价加上在两国之间运送单位黄金的运费和保险费及利息;黄金输入点等于铸币平价减去在两国之间运送单位黄金的运费和保险费及利息。
五、简答题
*1、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及表现形式如何?
1、答:影响汇率的因素有许多,既有经济的、也有非经济的,各个因素之间又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甚至相互抵消的关系。
第一,国际收支状况。必须指出,临时性的、小规模的国际收支差额,并非一定会影响到汇率,而长期的巨额的国际收支差额,必然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升降。
第二,相对通货膨胀率。货币对外价值的基础是对内价值。如果货币的对内价值降低,其对外价值即汇率则必然随之下降。
第三,相对利率。一般而言,国内利率的上升会推动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但利率对长期汇率的影响有限,而对短期汇率可产生较大影响。第四,相对经济增长率。一般而言,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其对外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增加相对较快,则会使其货币汇率下跌。不过,对于出口导向型国家而言,该结论未必适用。
第五,财政收支状况。通常,财政赤字的增加一般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下跌,但其影响并非绝对。
京能恒基第六,国际储备。国际储备增加能加强外汇市场对本国货币的信心,因而有助于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
第七,心理预期因素。
第八,信息因素。
第九,政府干预因素。
2、答:不同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是不一样的。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表现为实际汇率因供求关系而围绕着铸币平价上下波动,但其波动幅度受制于黄金输送点。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法定平价成为决定汇率的基础,但汇率波动的幅度已不再受制于黄金输送点,汇率稳定机制已大大降低。在纸币本位下,其所代表的价值量或实际购买力是汇率决定的基础。表现形式为汇率波动剧烈,受经济、政治、社会及心理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
3 汇率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英镑的年利率为27%,美元的年利率为9%,假如一家美国公司投资英镑1年,为符合利率平价,英镑应相对美元(  B )
A.升值18%
高浓除砂器
B.贬值14%
C.升值14%
D.贬值8.5%
*2、假设美国投资者投资英镑CD,6个月收益5%,此期间英镑贬值9%,而投资英镑的有效收益率为( D  )
A.14.45%
B.-4.45%
C.14%
D.-4%
*3、在汇率理论中,具有强烈的政策性和可操作性的是(C  )
A.购买力平价说
B.利率平价说
C.货币主义说
D.资产结构说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汇率影响因素的学说有(ABC  )
A.国际借贷说
B.汇兑心理说
C.购买力平价说
D.利率平价说
E.资产结构说

本文发布于:2023-05-12 15:43: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969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政策   汇率   国际收支   黄金   平价   变更   经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