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体

阅读: 评论:0

1.矿物包裹体与宝石包裹体的概念及研究异同1矿物包裹体:矿物在生长过程中由封闭系统组成的单相或多相体系的包裹体(2宝石包裹体:在宝石内部与主体宝石在成分、结构、晶轴方位或物性上存在差异的内含物质及生长想象,还包括与内部结构有关的表面特征等。宝石包裹体影响了宝石整体的均匀性。(3研究异同:①矿物包裹体:可以是有损研究;超显微(X万倍);研究成因,指导矿②宝石包裹体:基本无损;光学显微(10—80X);鉴定、质量评价、成因等。
2.包裹体有哪些分类方法,并简述其类别1按形成先后顺序分类(原生、同生、后生)原生:固态包裹体;同生:固态包裹体、流体(气液)包裹体、非物质性包裹体(包体分带:幻晶;颜分带:带;结构分带:生长纹、双晶纹;假次生包裹体);后生:裂隙充填的包裹体,变生包裹体(2按物态分类:①固态包体:结晶质(自行晶,晶形完好);熔融结晶(多结晶相);绒绒玻璃(玻璃相,有气相相伴)②流体包体:气体、液体、气液、纯液③熔体包体:固相、气相发挥份、流体相(3根据包裹体本身特征分类:①物质型:固、液、气态②结构型:双晶面、解理纹等③颜型:带、团、晕等(4)按包裹体大小及可见程度:宏观、微观、超显微(5)其他分类:①组成是否为有机物:有机、无机②源区:地内、地外③形成方式:天然、合成④是否具指示宝石种属意义:
一般、特征
3.举例说明先成、同生、后生包裹体的定义及如何区分1)原生包裹体:在主宝石矿物的生长过程中所捕获的包裹体;它比宝石形成早,在主宝石形成前就已经形成;在宝石包裹体中主要指固态包裹体(2)同生包裹体:在主宝石矿物结晶过程中与主宝石同时生长形成的包裹体,主要指流体和熔体包体,以及宝石中的生长结构和现象,也可以是固相(如:红蓝宝石中定向排列的金红石)以及出熔体宝石生成时的环境变化:晶体缺陷熔体、流体被捕获结晶、冷凝(3)后生包裹体:①次生包裹体:指主宝石矿物结晶以后发生微裂隙,宝石周围的物质沿裂隙贯入宝石中形成的包裹体,为裂隙充填的包裹体,与主晶介质无关,而代表后期的某一次应力作用的介质②变生包裹体:由于变质作用,使晶体中的先成、同生或次生包裹体发生了改变(变质)所形成的包裹体。a.同质多相体之相态发生变化者(柯石英先成石英,金刚石中的石墨包裹体)b. 形态发生变化者c.发生化学反应者(黄铁矿褐铁矿)
4.主晶、客晶、正晶、负晶、幻晶的定义:主晶:也叫寄主晶体或宿主晶体,一般特指可包裹其他物质的主体晶体。客晶:也叫客体,一般特指被包裹的矿物晶体。正晶:指宝石
晶体内包裹的具有完整晶体形态的固体矿物晶体包裹体,如:碧玺中的自形电气石包裹体,祖母绿中的自形钠长石包裹体等。负晶:指包裹体的外部形态与主体宝石的晶体形态相似的空穴,一般为流体包裹体所充填,如:绿柱石中的六方柱状流体包裹体,水晶中的六方锥状流体包裹体等。幻晶:主要用于描述一种形式的水晶,即水晶的结晶时有时中断,在其连续生长的透明层上出现偶尔不透明层,绝大多数为薄到如白物质的喷涂层。是物质型包裹体与非物质型包裹体类的生长纹共同体现的结果
5.宝石包裹体的研究意义1包裹体的地质意义:流体包体对研究热液成矿流体的性质、起源和演化,矿床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地质温度计和压力计;沉积岩中成岩矿物中,碳氢化合物或富气包体的丰度和分度情况确定石油的迁移途径;月岩和陨石中的结晶质及玻璃质熔融包体帮助研究地球及太阳系的物质组成与演化过程(2宝石包裹体的意义:指示宝石的晶系所属;指示宝石的种属;确定宝石是否是合成品,如系合成,判别合成方法;确定宝石是否经过改善处理;推断宝石的产地;对寄主宝石进行合理的加工及处理;为宝石的质量和分级提供依据;推断宝石的形成条件和原因。
6.同生、后生包裹体的形成机制:同生:①晶体的差异性生长②晶体的不规则生长结构③
晶体生长间断④溶液过饱和度的变化⑤外来杂质的出现⑥体系温度或压力的突然变化。后生:和晶体形成过程或形成后应力作用产生裂隙、溶液或熔体沿着裂隙充填、结晶并使裂隙愈合的作用有关。后生型包裹体鉴别:后生物质型包裹体鉴别:1.沿切穿主晶体的裂隙分布2.分布在微裂隙、愈合裂隙中,流体的包裹体形状往往极不规则3.流体特征与主晶体的形成无关,代表了形成后流体的特征。后生结构型包裹体的鉴别1.塑性变形2.机械双晶,波状消光现象3.脆性形变4.裂隙、愈合纹、裂隙充填物,胶结物等5.固溶体析出类6.出溶页片,不均匀成分域的出现
7.假次生包裹体和变生包裹体的定义:假次生包裹体:宝石矿物晶体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受不均匀热或力的作用产生裂开,晶体周围的流体或熔体进入这些裂隙,后由于晶体继续生长,这些流体或熔体被封闭,形成假次生包裹体。变生包裹体:由于变质作用,使晶体中的先成、同生或次生包裹体发生了改变(变质)所形成的包裹体
8.显微镜下宝石包裹体的观察内容及注意事项:顶光照明:表面及近表面特征;水平照明:点状包体、气泡;散射照明:环(域)和带,扩散处理;油浸观察:内部包体、生长带、双晶纹的观察。观察注意事项:样品一定要干净,灰尘、油脂、指纹都会影响观察结果,另外要注意样品便面是否有擦痕。
9.显微镜下观察宝石包裹体的几种常用照明方式及评述1暗域(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以无反射的黑域为背景,使包裹体在黑背景下被照亮,醒目的显示出来。样品要干净,否则会明显干扰(2亮域:宝石由其背景的光源直接照明(底光照明),通常将光圈缩得很小,是包裹体在明亮背景下呈现黑影像,醒目的显示出来。适合观察弯曲条纹和低突起包裹体(如流体包裹体)(3正交光:适应于内部有应变的晶体,晶体包裹体以及晶体共生导致应变与双晶等(4斜向照明:从一斜向角度(水平和垂直之间的角度)直接照射到宝石上,观察宝石表面特征,固液包裹体,以及小解理面等产生薄膜效应(薄膜干涉效应)(5遮掩法:从底部直接照射(底光源)加不透明挡光板(立体变焦)观察生长结构。如:弯曲生长纹和双晶纹等
10.钻石(金刚石)中有哪些固体包裹体,这些包裹体可以分为哪两类?1结晶质包体:常见类:橄榄石、辉石(透辉石、绿辉石、玩辉石)、石榴石、尖晶石类矿物(铬铁矿、铬尖晶石);罕见类:金红石、钻石、柯石英等;裂隙中可有:石墨、硫化物等(2)金刚石中有两类固体包裹体:超镁铁橄榄岩型(二辉橄榄岩或榴橄岩):镁铝榴石、橄榄石、玩火辉石、透辉石、铬尖晶石类;榴辉岩型:金红石、绿辉石
11.合成与天然的钻石(金刚石)有何不一样?:合成钻石:晶体形态:八面体、立方体、菱形十二面聚形多,表面具树枝状生长纹;颜:黄为主,金丝琥珀黄,也有近无,蓝;包裹体:定向或分散的云状细小Fe—Ni合金包体;荧光:Lw:惰性,Sw:明显分带现象;光谱:无415.5nm吸收线(Ib型,N分散);异常双折射:很弱;有辐射。天然钻石:晶体形态:八面体、立方体单形或聚形,表面有三角丘、三角座;各种颜;各种天然包裹体;荧光:Lw:无蓝绿黄橙等,Sw:比Lw弱;光谱:有415.5nm吸收线(Ia型、N3心);异常双折射:弱(应力、包裹体裂隙);无辐射。
12.钻石(金刚石)包裹体需要观察的内容有哪些?1)结晶质包体:常见类:橄榄石、辉石(透辉石、绿辉石、玩辉石)、石榴石、尖晶石类矿物(铬铁矿、铬尖晶石);罕见类:金红石、钻石、柯石英等;裂隙中可有:石墨、硫化物等(2)云状包体或雾状包体:呈朦胧状、乳状,无清晰边界的一类包体(3)点状、点状包体:也称为针点,是极细小的包体、一般为细小的矿物颗粒。用10倍放大镜观察不到清晰边界的包体,可视为点状包体(4)羽状纹:钻石内部似羽毛状的一类裂隙的统称,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与表面相连通的(5)内部生长纹:生长线、生长结构、内部纹理、幻晶等(6)裂理:沿双晶面和解理面裂开,与羽状纹难区别(7)内凹原始晶面:凹入钻石内的原始晶面,晶面上常
保留有阶梯状、三角锥状生长纹,多出现在钻石的腰部(8)空洞:在钻石表面有开口大而深的破口,形状不规则(9)激光孔:用激光束和化学品去除钻石内部的深包裹体留下的孔洞,形似白的漏斗或管道
13.如何鉴定玻璃充填钻石?1)显微镜下的特征:①闪光效应:暗域照明为暖调闪光:橙黄、紫红、粉、粉橙等;亮域照明为冷调闪光:蓝绿、绿、绿黄、黄等②流动构造:裂隙内常保留充填物充填过程中的流动构造③捕获气泡:类似指纹状包体,或是小亮点④絮状结构:充填物过厚产生的网状龟裂热胀冷缩导致⑤充填物的颜:厚时:浅棕、棕黄、橙黄⑥不完全充填:玻璃冷凝后收缩,在裂隙开口处形成凹槽,象细白的划痕或擦痕⑦表面残余:充填物过多,残留在钻石表面,象抛光留下的烧痕(2X光照相和X荧光能谱仪鉴定:①X光照相:钻石在X光下呈高度透明,而充填物近于不透明,充填区域在X光照片中呈白轮廓②X荧光能谱:由充填物中的微量元素Pb提供证据
14.欧泊:欧泊的颜分:白欧泊、黑欧泊、火欧泊。白欧泊:主要产地:澳洲的安达摩卡和库伯佩迪,新南威尔士的怀特克利夫斯以及昆士兰的约瓦赫,其次是巴西的皮奥伊州,捷克的切尔文尼察及美国的俄勒冈州。黑欧泊:主要产地:澳洲的闪铁岭,其次是安
达莫卡和昆士兰州的海利克斯。火欧珀:主要产地:墨西哥的格雷罗州,其次是匈牙利和美国的内华达。(1天然欧泊中的包体:澳大利亚:铁质砂岩屑。墨西哥:二相、三相气液包体。固相:角闪石、赤铁矿、萤石、石英、黄铁矿、高岭石等。(2天然欧珀与合成欧块的区别:天然欧泊:①斑具丝绢光泽外表,沿一方向延长。②斑为不规则的薄片③斑与斑间呈渐变关系,界限模糊。④斑沿一个方向具有纤维状或条纹状结构。合成欧泊:①柱状斑:具柱状的生长方向,在某一特定的柱状区内,变彩的颜是一致的,如果在垂直主体方向上观察,可现实柱状变彩。②镶嵌状斑:不同颜变彩的斑之间具有清晰的边界,紧密地镶嵌在一起构成“锯齿”或“港湾状” ③蜂窝状构造:每种颜的斑,具有蜂窝状特征,有时也称“蜥蜴”皮或“蛇皮”构造。
15.碧玺:电气石的主要产地:美国、前苏联、巴西、马达加斯加、中国和斯里兰卡。1)流体包裹体:气液相常呈线状、管状或薄层状分布。2)晶体包体:磷灰石、云母、黄铁矿、细晶石、锆石、电气石等。(粉红和红碧玺:裂隙发育,充填的气液包体丰富,并有原生的长管状气液包体;绿碧玺:包体很少的品种,也有因裂隙发育而充填次生气液包体。)
16.绿柱石:种类:海蓝宝石、无绿柱石、绿绿柱石、黄绿柱石、粉绿柱石、红绿柱石、Maxixe蓝绿柱石。海蓝宝石:巴西Minas Gerais(全世界70%),其次中国,美国,加拿大,马达加斯加。包体特征:①细长管状气液包体(雨丝或雨滴)②空管及形态不规则的二相或三相的气液包体③结晶质包括:片状白云母、锂云母、粒状磷灰石、菱面体方解石、立方体或不规则状的萤石,其他有电气石、石榴石、尖晶石、石英、刚玉等。④有六边形生长环带⑤海蓝宝石中可有云雾状或雪花状气液包体。

本文发布于:2023-05-11 11:33: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954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包裹   包体   晶体   裂隙   充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