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矿物世界的奇葩
宝石是颜美丽、有光泽、硬度高的矿物,性质稳定,可用来制装饰品、仪表的轴承或研磨剂等。也有把珍珠、珊瑚、琥珀等有机物归入宝石类的。 宝石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具有欣赏、装饰、珍藏、使用和较高经济价值的精美物质。自然界形成的矿物有3000多种,但被称为宝石的只有150种左右,而真正作为珍贵宝石的仅10余种。不同的宝石,其化学成分(基本元素)、杂质(微量元素)、包裹体不同,晶型、硬度、密度、彩、光学和力学等性质各异。宝石或单独雕琢或制成镶嵌首饰,从而形成了形态多样、晶莹剔透、彩瑰丽、神奇美妙的珠宝首饰世界。
这学期我选修了珠宝鉴赏课,由此了解和掌握宝石的一般概念、分类和评价标准以及珠宝与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的关系,明确学习珠宝知识的实际意义。下面是我的一些所学所感,与大家分享。
(一)宝石之王金刚石
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矿物,它晶莹美丽,含量稀少,因此被人们誉为宝石之王。坚硬
、漂亮的金刚石,与又软又滑的石墨是同胞兄弟,它们出自同一个母体——碳。只是形成的条件不同,使“兄弟俩”的相貌、脾气大不相同。金刚石是在地球深处高温(1800°C)、高压(7万个大气压)条件下形成的,碳原子间结构十分牢固且作规律性排列,因此金刚石具有高硬度、高熔点、高绝缘性、化学稳定性、耐酸碱腐蚀性等特性。人类文明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人们发现和初步认识钻石却只有几百年,而真正揭开钻石内部奥秘的时间则更短。在此之前,伴随它的只是神话般具有宗教彩的崇拜和畏惧的传说,同时把它视为勇敢、权力、地位和尊贵的象征。如今,钻石不再神秘莫测,更不是只有皇室贵族才能享用的珍品。它已成为百姓们都可拥有、佩戴的大众宝石。钻石的文化源远流长,今天人们更多地把它看成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 (二)红宝石和蓝宝石
红宝石和蓝宝石是同一种矿物,名字叫刚玉。它们都由三氧化二铝组成,都是粒状或腰鼓状晶体,硬度也相同,仅次于金刚石;而且在岩石中常伴生在一起,就像一对孪生妹。只是红宝石因含微量铬而呈艳红;蓝宝石含微量钛而透体娇蓝,还有一些蓝宝石因含铁等微量元素而呈现黄、橙、绿、紫、粉红等。
红宝石产出稀少,晶粒细小。最名贵的要数“鸽血红”红宝石,它比金刚石还贵重。 除红以外,任何颜的宝石级刚玉都叫蓝宝石。蓝宝石中,要数蔚蓝的最佳。因含微量元素钛(Ti4+)或铁(Fe2+)而呈蓝。属三方晶系。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二性强。非均质体。有时具有特殊的光学效应-星光效应。硬度为9,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产生美丽的六射星光,被称为“星光蓝宝石”。
蓝宝石最常见的形状包括如祖母绿形、梨形、公主形、椭圆形和水滴形等,与钻石普遍是圆形不一样的是,蓝宝石很少是圆形的,心形也不多见。
与钻石一样,蓝宝石的重量也可以用克拉(又称卡)计算。在其它条件近似的情况下,随着蓝宝石重量的增大,其价值则呈几何级数增长。与钻石不同,蓝宝石没有为达到最大灿烂效果而按几何设计的切割,比如象钻石“理想”切割那样。 在检查宝石的切割时,要看该切割是否将宝石的美丽显露无余。例如,对于颜浓度较高的蓝宝石,最佳切割应比平均为浅,以便更多光线透过宝石,而对颜浅的宝石,较深的切割对颜有利。象钻石一样,高质量的有宝石通常也有切平面,冠部,边缘,穹部和底部。蓝宝石中心的暗区或泛白区是太深或太浅切割的结果。切割得好的蓝宝石是对称的,
并在整个表面均匀反射光线。抛光应是平滑的,没有任何裂口或划痕。此外,切割良好的蓝宝石不会显示在刚玉晶体中经常出现的带:出现这种线通常反映了切割者试图保留重量而不是尽可能切割出最美丽宝石。以上所述就是蓝宝石,闪烁着深邃悠远光泽的“天国之石”。
(三)翠绿透明的祖母绿
祖母绿是波斯文的音译,它的矿物名称叫绿柱石,是铍和铝的硅酸盐矿物。美、透明至半透明的绿柱石可作宝石,统称绿宝石。绿宝石的化学性质稳定,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和刚玉,晶体较小,呈长柱状体。翠绿透明的祖母绿最名贵。优质祖母绿碧绿清澈、晶莹凝透,令人赏心悦目,特别为东方各民族所酷爱。祖母绿的评价与选购的依据是颜、透明度、净度和重量。天然祖母绿主要有哥伦比亚祖母绿、乌拉尔祖母绿、巴西祖母绿和津巴布韦祖母绿等。颜多呈透明、鲜艳的翠绿、淡黄绿等。外貌柔绒状,包裹体常见。在偏光器中明亮,转动360度时有四次明暗变化,为非均质体。二镜下多性不明显。滤镜下呈粉红。祖母绿较脆,怕高温,遇火会褪,在高温下容易炸裂,佩带和保存时要十分注意。
(四)高贵雅致的珍珠
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 含碳酸钙的矿物(文石)珠粒,是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集合而成的。除作饰物外,还有药用价值。
我国是世界上利用珍珠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四千多年前,《尚书禹贡》中就有河蚌能产珠的记载,《诗经》、《山海经》、《尔雅》、《周易》中也都记载了有关珍珠的内容。珍珠按照成因分为天然珍珠和人工养殖珍珠两种,天然珍珠主要是指在贝、蚌的体内自然形成的珍珠;习惯上人们把珍珠又分为海水珠、淡水珠、人造珠三种类型,淡水珍珠是指江、河中产出的珍珠。我国的天然淡水珍珠主要产于华南各省的湖泊,浙江诸暨是有名的珍珠之乡。珍珠有白系、红系、黄系、深系和杂系五种,多数不透明。珍珠的形态以正圆形为最好,古时候人们把天然正圆形的珍珠称为走盘珠。珍珠与玛瑙、水晶、玉石一起并称我国古代传统“四宝”。 目前我国的珍珠养殖技术已非常成熟,珍珠价格也相应大众化。
(五)纹理精美的玛瑙
玛瑙是二氧化硅的胶体凝聚物,常有圆形同心丝线状或平行条带状结构。它的硬度超过水晶。这种坚硬、致密细腻、颜美观的宝石,是雕琢美术工艺品的上等原料。
(六)温润坚韧的玉
玉,包括多种具有坚韧、致密结构的矿物,其实,真正的玉只有两种——软玉和硬玉。软玉是以透闪石为主的矿物集合体,主要成分是钙、镁、铝、铁的硅酸盐。由于这些矿物呈微细的纤维状或交织成毡状,因而质地细腻,坚韧而不易压碎,抗压强度超过钢铁,化学性质稳定。经过琢磨后,它呈现灿烂的蜡状光泽,给人以透亮晶莹的温润感,是理想的玉雕工艺原料。硬玉在我国称为“翡翠”,是钠和铝的硅酸盐矿物密集体,由无数微小纤维状晶体交织而成,硬度超过玻璃而与水晶差不多,化学性质也很稳定。硬玉有多种颜,但主要是白。中华民族有着浓厚的爱玉、尚玉的文化传统,中国的琢玉艺术历经八千年,绵延持续,日久而弥新。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中国已经开始将玉器作为一种工艺品,而不是一种生产工具来欣赏和膜拜。所以,玉石代表了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和价值取向, 说到中国玉,我想不得不提的是中国四大明玉,它们是中国玉石的代表,同时鉴赏这些极品玉石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玉石的鉴定要领也非常有好处。
中国“四大名玉”,是指新疆产出的“和田玉”、辽宁岫岩县产出的“岫玉”、河南南阳产出的“独山玉”、湖北郧县等地产出的“绿松石”。
(1)、和田玉 主要分布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脉北坡,其玉质坚硬细腻,是中国古玉的主要来源。和田玉的鉴定,关键在于颜与质地纯净度,独占“、透、匀、形”四大标准中的“、匀”两大标准,是我们学习鉴赏的好标本。具体如下:
白玉:颜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滋润,为和田玉中的优质品种。
青玉:呈淡青、青绿、灰白的均称青玉,其颜匀净、质地细腻,呈油脂状光泽,储量丰富 ,是和田玉中最多的品种。
黄玉:基质为白玉,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成黄调。黄玉十分罕见,在几千年探玉史上,仅偶尔见到,质优者同等于羊脂玉。
墨玉多为灰白或灰墨玉中夹黑斑纹,由墨到淡黑,其墨多为云雾状条带状等。
(2)岫岩玉 :产于中国辽宁省岫岩,其性软而硬度较低,多为半透明或不透明体,表面有脂肪般的光泽。大体分两类,具体如下: 一类是老玉(亦称河磨玉),其质地朴实、凝重、泽深绿,是一种珍贵的璞玉。 另一类是软玉,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而其中以纯白、金黄两种颜是罕世之珍品。
(3)、南阳玉 又称"独山玉",产于南阳市城区北边的独山。独山玉质坚韧微密,细腻柔润,光泽透明,泽斑驳陆离, 以绿、紫、白三为基础,常呈多种颜,玉工依其天然雕琢不同的物品。
(4)、绿松石 又名绿宝石,因其、形似碧绿的松果而得名,我国主要产地在湖北郧阳地区。
自古以来,宝石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但历史上宝石主要被王公贵族或富人所占有,是身份、权力、地位和富有的象征。然而,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宝石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并以它特殊的魅力装点着人们的生活,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
宝石的使用源远流长,最早开始于石器时代。在数千年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宝石文化的出现由粗放至精细、由初级到高级。给人类的社会生活以及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变化。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人们对宝石文化的认识理解不断地细腻、深化,对宝石地认识也逐渐开阔,并使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宝石一直以其特有的气质和纯真娇美的魅力装点、美化着人类的生活,丰富、充实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艺术宝库,创造着高度的人类文明。
我国是世界上开发、利用宝石最早的国家之一,并占有显著地位,主要集中体现在玉的开发和利用上。据资料考证,我国采玉琢玉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而且,玉和我们的民族文化已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影响了我国世世代代人们的观念和习惯,影响了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响了相当一批文学、历史著作。中国玉器世代单件作品的产生与积累,与日俱进的宝石生产加工技艺,以及与中国玉相关的政治思想、文化和制度,这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东西,构成了中国独特的玉文化,形成了光照世界的“东方艺术”。
中国人对宝石有特殊的感情,无论是繁华的城市,还是偏僻的山村,提起宝石,没有人不知晓,并且都会肃然起敬,激发起美好的向往。但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原
因,普通中国人只能可盼而不可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和经济不断高速向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大众对宝石的购买力也逐渐增强,宝石这一寄托着人民美好愿望的奢侈品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宝石市场的飞速发展。
在宝石市场逐步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以各种方式欺骗消费者等不良现象,这对宝石市场的良性发展是不利的。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宝石市场发展不成熟,另一方面则主要是由于我国宝石知识不普及。虽然人们对宝石的认识较之以前有所提高,但仍然处在一个低层次的状况。当宝石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提高宝石文化就显得十分重要,它将使我们的生活更有文化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