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线切割机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铣刀加工装置及线切割机床。
背景技术:
2.生活中与我们相关的各种家具以及部分工业制品,基本都是由各种各样的板材通过铆接、螺钉连接、粘接等各种方式组型完成。对于基础板材的封边质量,要求则越来越高,拥有较高封边质量的板材具备以下优点:
①
具有效保护产品,使其免受或少受加工环境和使用环境的影响,在搬运装配和正常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
②
是提高产品的整体视觉美感;
③
是提高产品的使用功能,使产品更符合建筑的装修风格及人们的审美观。
3.对于基础板材封边的加工手段,传统的加工手段是采用普通合金刀具切削加工完成。随着环保对家具要求日益提高,基础板材材质不停的变化,由传统的木质复合材料向着刨花板、密度板、防火板、胶合板、纤维板材料等多元化转变和发展。这样传统的合金刀具逐渐不适应高质量、长寿命的切削要求,而且封边切削表面粗糙、刀具寿命短、刀具重复修磨成本高等弊端日益明显。
4.随着国内超硬行业的日益兴起和蓬勃发展、传统的合金刀具逐渐被金刚石刀具取代,金刚石刀具存在以下优点:
①
刀刃强度高,不易崩齿,锋利性好;
②
螺旋齿形搭配板材不崩边,不发黑,可以提升产品外观度质量;
③
使用寿命长经久耐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修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安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可以减轻电机负载、延长电机寿命。
5.金刚石封边机预铣刀也由传统的合金刀具实现了向金刚石刀具的转型,对于金刚石刀具加工和修磨,常用的加工手段是电火花成型放电加工、走轨迹放电加工。以上加工手段适应面狭窄:如成型放电加工需要车削精度加高的电机轮(国内如迪蒙卡特的磨刀机、安德建奇的磨刀机、北京凝华的磨刀机,国外如孚尔默磨刀机);国外走轨迹加工的设备昂贵(如德国孚尔默五轴磨刀机床、五轴线切割机床),因此金刚石大角度封边机预铣刀的市场推广和应用受到极大的阻碍。
6.目前,标准线切割机床所能加工的复杂上下异形工件种类较少,不能满足特定行业的需求。市场上预铣刀的加工通过线切割机床丝架进行切割加工,线切割丝的倾斜通常是通过uv轴前后左右移动实现的,下主导轮安装在下臂上,是固定不动的,上主导轮是安装在uv轴上,前后左右移动,通过直线移动来实现丝的倾斜,用来加工上下异形零件。在倾斜时,电极丝与上主导轮和下主导轮接触的地方会产生位移变化,如果不加稳丝装置的话,只能倾斜很小的角度,约
±
1.5
°
,大于这个角度,会使丝脱出导轮的v形槽的切线,导致精度下降或者丝脱出导轮。如果加稳丝装置的话,稳丝装置会与电极丝形成一个大的倾斜夹角,会严重降低稳丝装置的寿命,另外倾斜角度最多只能达到
±
10
°
,否则会严重影响精度和寿命。同时,传统的3r卡具,存在成本高,当操作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时,精度会降低,从而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高,一旦出现问题,则需要非常专业的人员来及时调整。针对该问题,业内也尝试进行了整体架构的改良,但受限于其中一些重点组件的常规结构,目前仍难以
达到预期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7.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预铣刀加工装置及线切割机床,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线切割机床丝架适用范围小、精度低及寿命短的问题。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9.第一方面,一种预铣刀加工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摆丝机构和转动机构,且
所述摆丝机构和转动机构垂直设置;
10.所述摆丝机构包括摆丝轴及外围结构,所述外围结构连接于所述摆丝轴外侧,并绕接有金属丝,所述摆丝轴转动带动外围结构转动,进而带动金属丝摆动;所述摆丝轴包括依次连接的芯轴、第一
联轴器、第一谐波减速机和第一电机,所述芯轴的右端设置有第一
压盖,所述第一电机的左端设置有第二压盖;所述芯轴的外侧套接有第一
轴承套,且第一轴承套与芯轴之间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深沟球轴承、第一轴承隔套、第一角接触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压盖;所述第一联轴器、第一谐波减速机和第一电机的外侧设置有支撑隔套,所述第二压盖与所述支撑隔套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压盖的左侧连接有支撑轴承;
11.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主轴、第二联轴器、第二谐波减速机和第二电机,所述主轴的内部右侧设置有刀柄,所述刀柄的右侧外圈安装有预铣刀,并通过第五压盖进行压紧;所述金属丝用于对预铣刀进行切割加工;所述主轴的外侧套接有第二轴承套,所述第二轴承套的右侧设置有第七压盖,且第二轴承套与主轴之间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配对轴承、第二轴承隔套、第二角接触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六压盖。
12.可选地,所述深沟球轴承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第一锁紧螺母用于对深沟球轴承、第一轴承隔套和第一角接触轴承进行锁紧;
13.所述配对轴承的左侧设置有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二锁紧螺母用于对配对轴承、第二轴承隔套、第二角接触轴承进行锁紧。
14.可选地,所述第一压盖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骨架油封,用于将第一角接触轴承与第一压盖压紧;
15.所述第七压盖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骨架油封,用于将第二角接触轴承与第七压盖压紧,保证其密封性。
16.可选地,所述第一压盖的右侧设置有第四压盖,所述芯轴的右侧外圈与第四压盖的左侧之间位置设置有密封圈。
17.可选地,所述第一联轴器的外侧设有第一联轴座;所述第二联轴器的外侧设有第二联轴座。
18.可选地,所述第二轴承套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通过t型螺钉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
19.可选地,所述主轴与所述刀柄通过第三锁紧螺母连接。
20.可选地,所述外围结构的后部设置有四个进电组件,保证了进电结构的稳定性。
21.可选地,所述第一轴承套和第二轴承套采用铸铁。
22.第二方面,一种线切割机床,其特殊之处在于,采用上述预铣刀加工装置,还包括
底座、移动机构、运丝机构和张力机构,所述张力机构设置于所述运丝机构和摆丝机构之间,所述金属丝依次绕接所述运丝机构、张力机构及摆丝机构,并形成闭环回路。
23.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1、本技术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相互垂直的摆丝机构和转动机构,摆丝机构包括摆丝轴及外围结构,外围结构连接于摆丝轴外侧,并绕接有金属丝;摆丝轴包括依次连接的芯轴、第一联轴器、第一谐波减速机和第一电机,第一轴承套与芯轴之间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深沟球轴承、第一轴承隔套、第一角接触轴承;转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主轴、第二联轴器、第二谐波减速机和第二电机,主轴的内部右侧设置有刀柄,刀柄的右侧外圈安装有预铣刀;通过摆丝轴转动带动外围结构转动,进而带动金属丝摆动,实现金属丝对预铣刀的切割加工,使得金属丝在预铣刀上加工出斜面或弧面,以满足大角度金刚石预铣刀的加工;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加工精度高,寿命长,对操作人员要求低;第一谐波减速机、第二谐波减速机的设置使得运行过程中,运行平缓,更加稳定,且x、y及a三轴联动效果更好;芯轴、第一联轴器、第一谐波减速机和第一电机同轴设置,主轴、第二联轴器、第二谐波减速机和第二电机同轴设置,传递精度高,加工效率高。
25.2、本技术还在第一压盖的内部安装第一骨架油封,用于将第一角接触轴承与第一压盖压紧,增加了密封性;第七压盖的内部安装第二骨架油封,用于将第二角接触轴承与第七压盖压紧,增加了密封性。
26.3、本技术在外围结构的后部设置有四个进电组件,既简化了结构,也保证了进电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7.4、本技术在第一轴承套的后方设置有数控测头组件,数控测头组件用于获取预铣刀的参数,并将参数传输至电脑,电脑通过软件控制摆丝轴的工作,增加了智能性,提高了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直观地说明现有技术以及本技术,下面给出几个示例性的附图。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具体形状、构造,通常不应视为实现本技术时的限定条件;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技术揭示的技术构思和示例性的附图,有能力对某些单元(部件)的增/减/归属划分、具体形状、位置关系、连接方式、尺寸比例关系等容易作出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优化。
29.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图1中的摆丝轴的结构示意图一;
31.图3为图1中的摆丝轴的结构示意图二;
32.图4为图2中的剖视图;
33.图5为图1中的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34.图6为图1中的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35.图7为图5中的剖视图;
36.图8为图1中的摆丝轴和外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7.图9为图8中的局部示意图;
38.图10为图8中的后视图;
39.图1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应用于机床上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2为图11中的张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1.附图标记说明:
42.1、摆丝机构;
43.2、摆丝轴;201、芯轴;202、第一联轴器;203、第一谐波减速机;204、第一电机;205、第一压盖;206、第二压盖;207、第一轴承套;208、深沟球轴承;209、第一轴承隔套;210、第一角接触轴承;211、第一锁紧螺母;212、第三压盖;213、第四压盖;214、支撑隔套;215、支撑轴承;216、第一联轴座;217、转接法兰;218、第一骨架油封;219、密封圈;
44.3、外围结构;301、竖支架;302、立支架;303、第一横支架;304、第二横支架;305、第一导轮组件;306、第二导轮组件;307、第三导轮组件;308、第四导轮组件;3081、上导轮架;3082、上喷水板;3083、上导丝嘴;309、第五导轮组件;310、第三横支架;3101、第六导轮组件;3102、下喷水板;3103、下导丝嘴;311、数控测头组件;312、防护钣金;313、第一进电组件;314、第二进电组件;315、第三进电组件;316、第四进电组件;
45.4、转动机构;401、主轴;402、第二联轴器;403、第二谐波减速机;404、第二电机;405、刀柄;406、预铣刀;407、第五压盖;408、第二轴承套;409、配对轴承;410、第二轴承隔套;411、第二角接触轴承;412、第二锁紧螺母;413、第六压盖;414、第七压盖;415、护罩;416、固定座;417、t型螺钉;418、第二骨架油封;419、第二联轴座;420、第三锁紧螺母;
46.5、工作台;6、底座;7、移动机构;8、运丝机构;801、丝筒;9、张力机构;901、张力安装底板;902、张力导轨;903、导轮安装板;904、涨紧轮。
具体实施方式
47.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4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旨在区别指代的对象,而不具有技术内涵方面的特别意义(例如,不应理解为对重要程度或次序等的强调)。“包括”、“包含”、“具有”等表述方式,同时还意味着“不限于”(某些单元、部件、材料、步骤等)。
49.本技术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通常是为了便于对照附图直观理解,而并非对实际产品中位置关系的绝对限定。在未脱离本技术揭示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这些相对位置关系的改变,当亦视为本技术表述的范畴。
50.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预铣刀加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于工作台5上的摆丝机构1和转动机构4垂直设置,且摆丝机构1和转动机构4垂直设置;
51.如图2-图4所示,摆丝机构1包括摆丝轴2及外围结构3,外围结构3连接于摆丝轴2外侧,外围结构3上绕接有金属丝,摆丝轴2转动带动外围结构3转动,进而带动金属丝摆动;摆丝轴2包括依次连接的芯轴201、第一联轴器202、第一谐波减速机203和第一电机204,且同轴设置;芯轴201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压盖205,第一电机204的左端设置有第二压盖206;芯轴201的外侧套接有第一轴承套207,且第一轴承套207与芯轴201之间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深沟球轴承208、第一轴承隔套209、第一角接触轴承210,并通过第一锁紧螺母211锁紧,第一轴承套207的左侧设置有第三压盖212,第三压盖212与第一轴承套207固定连接;第一联轴器202、第一谐波减速机203和第一电机204的外侧设置有支撑隔套214,第二压盖206与支
撑隔套214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压盖206的左侧连接有支撑轴承215;
52.如图5-图7所示,转动机构4包括依次连接的主轴401、第二联轴器402、第二谐波减速机403和第二电机404,且同轴设置;主轴401的内部右侧设置有刀柄405,刀柄405的右侧外圈安装有预铣刀406,并通过第五压盖407进行压紧;金属丝用于对预铣刀406进行切割加工,预铣刀406为大角度金刚石预铣刀,预铣刀406的一侧靠近外围结构3的右侧;主轴401的外侧套接有第二轴承套408,第二轴承套408的右侧设置有第七压盖414,且第二轴承套408与主轴401之间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配对轴承409、第二轴承隔套410、第二角接触轴承411,并通过第二锁紧螺母412锁紧,第二轴承套408的左侧设置有第六压盖413,第六压盖413与第二轴承套408固定连接。
53.优选地,第一压盖205的右侧设置有第四压盖213,芯轴201的右侧外圈与第四压盖213的左侧之间位置设置有密封圈219。
54.优选地,第一联轴器202的外侧设有第一联轴座216;第一电机204为混合步进电机,混合步进电机为开环控制,不涉及位置检测;混合步进电机的设置使得芯轴201的转动更加稳定,克服了传统交流伺服电机带来的抖动及不稳定性。
55.优选地,第一谐波减速机203和第一电机204之间设置有转接法兰217。
56.优选地,第一压盖205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骨架油封218,用于将第一角接触轴承210与第一压盖205压紧,保证其密封性;第七压盖414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骨架油封418,用于将第二角接触轴承411与第七压盖414压紧,保证其密封性。
57.优选地,第二联轴器402的外侧设有第二联轴座419;第二轴承套408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416,固定座416通过t型螺钉417固定在工作台5上。
58.优选地,主轴401与刀柄405通过第三锁紧螺母420连接;刀柄405为bt40刀柄,第三锁紧螺母420为双螺纹锁紧螺母。
59.优选地,第二联轴器402、第二谐波减速机403和第二电机404的外侧设置有护罩415,护罩415的右侧与第二轴承套408固定连接。
60.优选地,第一轴承套207和第二轴承套408采用铸铁;第二轴承套408的型号为ht250。
61.优选地,如图8-图10所示,外围结构3包括竖支架301,竖支架301的左侧设置有立支架302,上部设置有第一横支架303,下部设置有第二横支架304,立支架302设置有竖向布置的第一导轮组件305、第二导轮组件306,第一横支架303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三导轮组件307、第四导轮组件308,第二横支架304设置有第五导轮组件309;第二压盖206与竖支架301的中部连接;竖支架301和支撑轴承215连接。
62.进一步优选地,第一轴承套207的右端设置有第三横支架310,第三横支架310设置有第六导轮组件3101;第四导轮组件308通过上导轮架3081安装于第一横支架303的右侧,上导轮架3081的底部设置有上喷水板3082,上喷水板3082与上导丝嘴3083连接,第六导轮组件3101的上部设置有下喷水板3102,下喷水板3102与下导丝嘴3103连接。
63.进一步优选地,第一轴承套207的后方设置有数控测头组件311,数控测头组件311用于获取预铣刀406的参数,并将参数传输至电脑,电脑通过软件程序设置,控制摆丝轴2的工作。
64.优选地,如图10所示,外围结构3的后部设置有四个进电组件,分别记为第一进电
组件313、第二进电组件314、第三进电组件315和第四进电组件316,第一进电组件313、第二进电组件314位于外围结构3后部的左侧上部、左侧下部,第一进电组件313对应于第四导轮组件308的一侧,第二进电组件314对应于第六导轮组件3101的一侧,第一进电组件313、第二进电组件314分别为第四导轮组件308、第六导轮组件3101提供负向电源;第三进电组件315、第四进电组件316位于外围结构3后部的右侧上部、右侧下部;本技术中第一进电组件313、第二进电组件314为滑动摩擦,需要人工调整金属丝的位置,第三进电组件315、第四进电组件316为滚动摩擦,代替了滑动摩擦,阻力小,对金属丝的摩擦小,且通过第三进电组件315、第四进电组件316的设置使得进电结构更可靠,不用人工检测调整,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辐射状进电形式的设计既简化了结构,也保证了进电结构的稳定和可靠。
65.优选地,还包括防护钣金312,防护钣金312设置于竖支架301、第一横支架303和第二横支架304的外侧。
66.一种线切割机床,包括上述预铣刀加工装置,如图11、图12所示,还包括底座6,底座6上部设置有位于左侧的运丝机构8和位于右侧的移动机构7,运丝机构8和摆丝机构1之间设置有张力机构9,金属丝依次绕接运丝机构8、张力机构9及摆丝机构1,并形成闭环回路。
67.摆丝机构1和转动机构4是本机床的核心机构,在操作界面加入客户刀具的具体参数后,软件会自动计算需要金属丝(摆丝)的角度和避让距离,同时自动生成刀具切割自动程序,由于数控测头组件311采集的数据实施传递到软件中,在刀具切割过程中将编辑后的动作指令发给摆丝机构1,摆丝机构1时时调整不同的切割状态。
68.优选地,移动机构7包括x轴移动件701、y轴移动件702和z轴移动件703,x轴移动件701和y轴移动件702垂直设置,且x轴移动件位于y轴移动件的上方,并通过连接件连接;x轴移动件701、y轴移动件702的上部设置有工作台5,工作台5随x轴移动件701、y轴移动件702移动,带动预铣刀406移动;
69.摆丝机构1与张力机构9通过z轴移动件703连接,张力机构9与z轴移动件通过立柱光机连接,摆丝机构1跟随z轴移动件703移动;摆丝机构1包括摆丝轴2与摆丝轴2连接的外围结构3,金属丝绕接于外围结构3上,随着摆丝轴2的转动,带动外围结构3转动,进而带动金属丝摆动,摆丝轴2改变其加工角度,能够左右摆动30
°
。
70.如图11所示,运丝机构8包括绕接有金属丝的丝筒801,且丝筒801由第三电机驱动;如图12所示,张力机构9包括张力安装底板901,张力安装底板901上安装有张力导轨902,张力导轨902的滑块能够上下自由移动,在滑块上部安装导轮安装板903(同时可以配重),6个涨紧轮904分别安装在上导轮座和下导轮座中,侧面采用紧定螺钉紧固。
71.上述实施例的摆丝轴2的装配顺序:首先在第一轴承套207的内部安装第一角接触轴承210,第一压盖205的内部安装第一骨架油封218,将第一压盖205压紧第一角接触轴承210的外圈并紧固;安装芯轴201,并依次安装第一轴承隔套209、深沟球轴承208,并采用第一锁紧螺母211锁紧;安装第三压盖212并检测端跳,再依次安装第一联轴器202、第一联轴座216和第一谐波减速机203,并将第一联轴器202紧固;安装转接法兰217和第一电机204,通电检测;安装支撑隔套214、第二压盖206和支撑轴承215;最后安装第四压盖213和密封圈219,通电检测运行状态和精度检测。
72.工作原理:芯轴201在第一电机204的带动下做360
°
旋转运动,同时第一谐波减速
机203和第一联轴器202会同步转动,在任意角度状态第一电机204突然失电,该摆丝轴2不会产生新的位置移动。
73.上述实施例的转动机构4的装配顺序:首先在第二轴承套408的内部安装第二角接触轴承411,采用第七压盖414压紧,同时匹配第二骨架油封418进行密封;安装主轴401,在主轴401的左侧外圈安装第二轴承隔套410,再装入配对轴承409,并采用精密的第二锁紧螺母412锁紧,用时安装第六压盖413;然后安装第二联轴座419,在中间加入第二联轴器402,依次安装第二谐波减速机403和第二电机404并紧固;安装护罩415,右侧采用第三锁紧螺母420连接刀柄405和主轴401;依次安装预铣刀406(大角度金刚石预铣刀)并采用第五压盖407进行压紧;整体装好的bt40轴安装在固定座416上,并通过t型螺钉417固定在工作台5上。
74.工作原理:转动机构4(bt40轴)在第二电机404带动下能够做360
°
独立旋转运动,同时第二谐波减速机403和第二联轴器402同步转动,任意角度状态第二电机404突然失电,该轴不会产生新的位置移动;也可以在切割过程中与x轴、y轴联动切割加工工件。由于该轴采用标准的bt40接口,也可以更换本公司自主生产的er40转接刀柄,从而实现er40夹套的安装和应用。
75.本技术通过摆丝轴转动带动外围结构转动,进而带动金属丝摆动,实现金属丝对预铣刀的切割加工,使得金属丝在预铣刀上加工出斜面或弧面,以满足大角度金刚石预铣刀的加工;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操作人员要求低,成本低,加工及传递精度高,寿命长;第一谐波减速机、第二谐波减速机的减速比为1:100,使得运行过程中,运行平缓,更加稳定,且x、y、及a三轴联动效果更好;芯轴、第一联轴器、第一谐波减速机和第一电机同轴设置,主轴、第二联轴器、第二谐波减速机和第二电机同轴设置,传递精度高,加工效率高。
76.另外,还在第一压盖的内部安装第一骨架油封,用于将第一角接触轴承与第一压盖压紧,增加了密封性;第七压盖的内部安装第二骨架油封,用于将第二角接触轴承与第七压盖压紧,增加了密封性;在外围结构的后部设置有四个进电组件,既简化了结构,也保证了进电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第一轴承套的后方设置有数控测头组件,数控测头组件用于获取预铣刀的参数,并将参数传输至电脑,电脑通过软件程序控制摆丝轴的工作,增加了智能性,提高了加工精度。
77.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这些未明确写出的实施例,也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78.上文中通过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较为具体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基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还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例作出若干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创新;但只要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这些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创新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同样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预铣刀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摆丝机构和转动机构,且所述摆丝机构和转动机构垂直设置;所述摆丝机构包括摆丝轴及外围结构,所述外围结构连接于所述摆丝轴外侧,并绕接有金属丝,所述摆丝轴转动带动外围结构转动,进而带动金属丝摆动;所述摆丝轴包括依次连接的芯轴、第一联轴器、第一谐波减速机和第一电机,所述芯轴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压盖,所述第一电机的左端设置有第二压盖;所述芯轴的外侧套接有第一轴承套,且第一轴承套与芯轴之间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深沟球轴承、第一轴承隔套、第一角接触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压盖;所述第一联轴器、第一谐波减速机和第一电机的外侧设置有支撑隔套,所述第二压盖与所述支撑隔套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压盖的左侧连接有支撑轴承;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主轴、第二联轴器、第二谐波减速机和第二电机,所述主轴的内部右侧设置有刀柄,所述刀柄的右侧外圈安装有预铣刀,并通过第五压盖进行压紧;所述金属丝用于对预铣刀进行切割加工;所述主轴的外侧套接有第二轴承套,所述第二轴承套的右侧设置有第七压盖,且第二轴承套与主轴之间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配对轴承、第二轴承隔套、第二角接触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六压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铣刀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沟球轴承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第一锁紧螺母用于对深沟球轴承、第一轴承隔套和第一角接触轴承进行锁紧;所述配对轴承的左侧设置有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二锁紧螺母用于对配对轴承、第二轴承隔套、第二角接触轴承进行锁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铣刀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盖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骨架油封,用于将第一角接触轴承与第一压盖压紧;所述第七压盖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骨架油封,用于将第二角接触轴承与第七压盖压紧,保证其密封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铣刀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盖的右侧设置有第四压盖,所述芯轴的右侧外圈与第四压盖的左侧之间位置设置有密封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铣刀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轴器的外侧设有第一联轴座;所述第二联轴器的外侧设有第二联轴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铣刀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套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通过t型螺钉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铣刀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与所述刀柄通过第三锁紧螺母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铣刀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结构的后部设置有四个进电组件,保证了进电结构的稳定性。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铣刀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套和第二轴承套采用铸铁。10.一种线切割机床,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预铣刀加工装置,还包括底座、移动机构、运丝机构和张力机构,所述张力机构设置于所述运丝机构和摆丝机构之间,所述金属丝依次绕接所述运丝机构、张力机构及摆丝机构,并形成闭环回路。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预铣刀加工装置及线切割机床,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线切割机床丝架适用范围小、精度低及寿命短的问题。本申请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摆丝机构和转动机构;摆丝机构包括摆丝轴及外围结构,外围结构连接于摆丝轴外侧,并绕接有金属丝;摆丝轴包括芯轴、第一联轴器和第一电机,第一轴承套与芯轴之间设有深沟球轴承、第一轴承隔套、第一角接触轴承;转动机构包括主轴、第二联轴器和第二电机,主轴内部右侧设置有刀柄,刀柄右侧外圈安装有预铣刀;摆丝轴转动带动外围结构转动,带动金属丝摆动,使得金属丝在预铣刀上加工出斜面或弧面,以满足大角度金刚石预铣刀的加工;本申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加工精度高。加工精度高。加工精度高。
技术研发人员:
黄水利 张国龙 黄海杰 张富强 姜超锋 徐宝亮 荣超敏 刘燕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北京凝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5
技术公布日:
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