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煤炭供应紧张、煤质下降的严峻形势下,煤炭市场的变动和燃煤掺烧现象日趋严重,许多国家的火力发电厂都放弃了只使用一种煤种,而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煤种进行混合,以提高锅炉效率。通过对煤泥和褐煤的合理配比进行精确的计量和合理的调节,能够满足电厂锅炉的正常运行煤种的设计要求,并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在国内各行各业最缺的就是能源,许多好的项目都是以能源为基础的,现在国内的许多工业都在追求各种能源的合理利用,开发各种能源。因此,提高热能的转换效率,对于我们国家的工业和社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本文着重阐述了煤泥和褐煤掺烧技术的优越性和改善其燃烧效果的途径。 关键词:煤泥;褐煤;提高速率
前言:中国常规能源有着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特点,因此决定了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费大国。我国经济高 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逐年增加,使得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突显。我国电力工业的主体是火力发电。在能源消耗和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的形势下,伴随电力市
场化改革和煤炭市场化改革,火电厂节约和优化配置火电生产资源要素,燃用非设计煤种和采用配煤成为必然。
1. 煤泥、褐煤的优势
1.1关于煤泥,褐煤的介绍
煤泥是一种由煤粉水分所构成的半固态物质。其特性差异很大,使用范围也很大,品种繁多,应用范围也很广。基本类别:炼焦煤选厂用的浮选尾煤;煤与水的混合产物;煤矿排泄物中的煤泥,矸石山的浇水冲出的煤泥。煤泥因其水分高、粘性高、持水性高、灰分高、热值低等特性,难以在实际生产中得到推广,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电力使用者的排斥,而以民用地销售为主。改革开放后,我国煤炭加工的深度和广度迅速发展,煤泥的产量有了显著提高,煤泥的干燥利用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煤泥是火力发电厂的重要原料,在提高燃油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其地位得到了显著改善。褐煤,也叫木炭,是矿物中煤化度最低的一种浅褐,无光泽的劣质煤,夹在泥炭和焦油之间。化学作用强烈,易在大气中被风化,存放2个多月后,极易着火自燃。所以,褐煤的销售市场也是有限的。褐煤烘干机采用空气作为干燥介质,通过鼓风机与热源进行对流加热,将褐煤和
高温、负压送入烘干机上进行传质和换热。湿褐煤在褐煤搅拌、分散破碎的作业中缓慢地震动着前进,并将其排出烘缸,从而实现了褐煤的干燥。褐煤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它可以作为化工原料,催化剂,吸附剂,污水净化,金属回收等。
1.2煤泥配烧方案
只有组织好合理的煤泥配烧方案,才能从源头上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配烧比例: 掺烧比例可以大于2∶1,如果煤泥较干时可以达到1∶1,不能超过1∶1,那样对锅炉设备及人员带来很大的负担,而且容易造成锅炉灭火。电厂#1-#2炉均有四层燃烧器,从下往上分别为A、B、C、D。为了能确保锅炉在配烧煤泥的情况下仍能稳定燃烧,一般对下部A层燃烧所对应的原煤仓不进行掺配煤泥或劣质煤,而煤泥量较大时将上部 C、D 层燃烧器全烧煤泥。长期配烧,避免短时大量燃用煤泥。规定#1-#4炉的A、B原煤仓上设计煤种,C、D仓配烧煤泥,为保证煤泥的用量,机组负荷在220MW以上时,C、D 层给粉机转速高于其它层给粉机转速,低负荷运行时为确保燃烧稳定,一般规定适当降低C、D层给粉机转速。 向煤仓上煤时,由一条皮带专门输送煤泥至四台炉的C、D仓,另一条皮带输送优质煤,避免同一条皮带上煤时可能将煤泥混入其它煤仓。 对于C、D原煤仓,要求每天走空一次并
由锅炉人员振仓,确保原煤仓的健康运行。当班值长统一调度,根据每台机组运行状况、预计负荷等,可临时改变配煤方案,如机组长时间 满负荷运行,燃烧或制粉设备故障、消缺时,则不配、少配煤泥或分时段烧煤泥。向锅炉输送燃料数量和热值提前告知机组运行人员,同时加强对入炉煤的采制和化验工作,保证煤质化验报告准确,并及时录入MIS系统,供运行人员查看。
2.改进燃烧效率的方法
2.1增加烟气排放温度
众所周知,我国北方地区的排烟业十分需要加强,冬季北方地区的主要热量来自于燃烧烟气。然而,当锅炉加热时,烟气的排放对燃烧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排烟设备还不够完善,所以在北方地区,其燃烧效率并不高。而在其他地区,由于供暖系统的使用频率较低,所以排烟效率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并不大。由于在锅炉完全点火时,烟气的温度比较高,所以在完成点火时,烟气的热能损耗尤其大,所以造成了较低的燃烧效率。排烟温度受受热区域和受热方式的影响,因此,要提高排烟温度,必须降低受热面积,例如减小烟道入口处的截面,从而降低排烟的效率,从而降低排烟时的热能损耗。这
不仅可以增加燃料的利用率,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受热方法也很重要,由于采用烧灰等加热方式,很容易堵塞排烟管,这时烟气无法快速排出,导致燃烧效率下降,这时,企业必须改进加热模式。
2.2改善传热效率
设备老化也是燃烧效率不高的原因,锅炉再烧热后,如果传热设备不是特别好,这样也会在传热过程中损耗已经生产的热能,长期下去就会影响到燃烧效率的提升。因为我国的燃烧行业是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开发进行管理的,所以各种设备发生老化也是常见的情况,因此,对设备的改良是目前工厂需要研究的。影响到传热效率的因素主要是受热面的使用材料的问题,比如受热面积较小或是传热过程中温差太大,这都会对传热的效率造成影响,在实际运行中会出现很多情况,因此,工厂在对各种材料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各种材料的利弊,以及对具体操作时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因此,如果工厂要提高传热效率,可以从使用的材料入手,选择一种性能更好的传热材料,可以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舒适的环境。
3.针对电厂配煤掺烧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1掺烧煤泥问题解决对策
配煤掺烧与煤场防自燃矛盾高灰高硫燃煤都需进行掺烧,圆形煤场取料机需取多个煤种煤堆,进行取煤作业面辅开太大,因而周转慢旧煤上面被迫堆新煤,造成有些煤堆长期积压,如遇上机组带负荷不高用煤量小时更严重,圆形煤场贮煤常常因长期积压而产生自燃,煤场自燃预防工作常因此陷入被动局面,处理起来极为棘手。策划建立数字化圆形煤场来解决此矛盾。提供一个煤场管理和优化配煤掺烧方案的科学、准确可视平台。加强煤场的管理,根据来煤情况合理调度燃煤堆放。
3.2优化锅炉燃烧方案保证机组安全
完善锅炉燃烧系统,配用燃用煤泥,强化燃烧,保证锅炉燃烧稳定。在工作日试投稳燃油,达到进退自如、畅通,对油定期清理,检查油雾化片,保持良好的雾化作用。将紧急投油的按钮调到前台,确保紧急情况下快读投油、稳定燃烧。在运行过程中,注意观察炉内着火和燃烧状况,若燃烧不稳定时要投油促进燃烧,确保锅炉熄火之前进行投油,否则熄火之后会造成爆燃。妥善管理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的煤粉仓,当煤粉出现结块或粉位低时,粉机下粉回不连续、不稳定,对锅炉燃烧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4.结语
火力发电厂的煤炭分配要做到科学、细致、安全、经济并重,不能过于保守。加入煤粉后,各指标均发生了变化,有些指标呈非线性。所以,在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必须对配煤方案进行优化,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煤耗、提高生产成本。以积极的态度和踏实的工作态度,为我国燃煤电厂实现煤掺烧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发展我国的能源十分重要,要想提高我国的燃烧效率,就必须深入到生产机制中去,通过对室内环境的研究和对生产效率的分析,改进生产机制,提高燃烧效率,从我国长久的发展来看,提升燃烧效率是迫在眉睫,工厂都应该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吴锁贞,李满保,赵雯,黄诚,程健林.煤炭采制化人员培训系统构建与应用[J].煤质技术,2022,37(02):86-90+96. |
[2]赵焕庆.煤粉炉和CFB机组经济煤掺烧对策分析[J].电力设备管理,2021(07):136-1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