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设计含答案

阅读: 评论:0

交通设计》复习题和答案
(2009~2019年)
一、填空
1、交通设计的涵义:基于城市和  交通规划  的理念和成果,运用  交通工程学  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以交通  安全  、通畅、  效率  、便利、与环境协调为目的,以交通系统的“资源”为约束条件,对现有和未来建设的交通系统和设施加以优化设计,寻求改善交通的最佳方案。
2、交通设计的目的是  均衡路网饱和度    提高交通安全与通畅性    提高交通便捷性    寻求交通与环境的和谐    充分利用道路的空间资源与交通的时间资源 
3、交通条件调查内容包括:交通流构成(流量、流向、车型)、  交通安全条件  、交通通行规则与  管理条件  等。
4、新建道路的交通设计为  原则性设计  ,即  可预见性设计  。使得道路在建成后即使发生问题时也可以通过较为方便的方法和措施对其做进一步的改善。
5、平面交叉口的类型主要包括:  A型——交叉口展宽和信号控制交叉口    B型——设有让路标志或停车标志的优先控制交叉口    C型——不设控制交叉口    D型——环行交叉口    E型——干路中心隔离带封闭、支路只准右转通行的交叉口    F型——交叉口不展宽和信号灯交叉口 
6、交叉口的设计主要是确定各种交通流的  合理通行空间  、通行权和其通行规则,使交通流运行安全、  有序  ,交叉口的时间和空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7、交叉口进口道车道数应根据进口道通行能力同  路段通行能力  相匹配的原则增加,进口道在大车比例很小时最小可取  2.75m  宽;出口道车道数应与上游各进口道(同一信号相位流入)的最大进口车道数相匹配,并按出口道总宽展宽;出口道每一车道宽不应小于  3.5m  ;治理性交叉口,条件受限制时,出口车道数只可比上游进口道的直行车道数少  一条  ;治理性交叉口出口道每一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25m。
8、交叉口空间的交通组织应从内向外依次布置  机动车的交通组织    非机动车的交通组织    行人的交通组织    附属设施的设置  ,以保障各种交通流的合理通行空间。
9、交叉口的交通设计中,对线形要求是:交叉口范围内道路平面线形宜采用  直线  ;当采用曲线时,曲线半径应大于  不设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  。对视距要求是:交叉口转角部分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高于  1.2m  的妨碍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设在交叉口附近的高架路或人行天桥桥墩和台阶,应做  视距分析 
10、综合考虑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通过路口时的通行权、先行权、占用权要求,平交路口非机动车放行方法有  时间分离法  、空间分离法、  时空分离法    综合放行法  四种;其中空间分离法的非机动车交通的渠化设计方法主要有  左转专用车道    右转专用车道    行人与自行车一体化 
非机动车交通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1)自行车交通与机动车交通进行  空间和时间  分离,不能分离,则  分道行驶  ;与机动车交通的  冲突点  尽量远离机动车交通之间的冲突点;
(2)使自行车以  较低  的速度有序地进入交叉口;
(3)应尽量使自行车处于  危险状态  的时间减少到最少,当自行车通过交叉路口时,应
尽可能使  机动车驾驶员  知道自行车的行驶路线与方向;
(4)如空间允许,对自行车暂停的地方应提供  实物隔离  ;即安全的停车位置。
11、交叉口非机动车交通的渠化方法有  右转弯专用车道    左转弯专用车道  、  左转自行车二次过街    停车线提前    自行车与行人一体化设计  五种。
12路段交通设计包括:机动车设计、  非机动车设计  、人行道设计和  行人过街横道  的 设计,以和  路段进出口设计  和路边停车设计等。
13、路段进出口交通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加强进出交通的便捷性    减少对主路交通的干扰

本文发布于:2023-05-11 00:49: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948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交通   交叉口   设计   空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