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中亦庄分校力学综合练习
力学专题----二力平衡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如果苹果在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那么苹果受力是不平衡的
B.将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手对水桶的作用力大于水桶对手的作用力 C.木箱静止在地面上,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
D.沙狐球离开手后,在水平台面上滑行越来越慢,是由于沙狐球受到阻力作用
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那么〔〕 A.木块受到的拉力大于摩擦力
B.木块相对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
C.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在木块上放一钩码后,继续拉动木块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3. 在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A厅〞,有一个有趣的磁悬浮灯泡,其示意图如图
6所示。在磁悬浮灯泡的内部装有一块永磁体,在灯泡上方的展柜中安装有永
磁体和一个励磁线圈,给励磁线圈通电,在控制电路的调节下,永磁体和励磁
线圈所产生的磁场能使灯泡静止悬浮在空中。关于灯泡受力情况,以下说法中
正确的选项是〔〕
A.灯泡受到的磁力方向竖直向下
B.灯泡受到的磁力方向竖直向上
C.灯泡受到的磁力小于灯泡受到的重力
D.灯泡受到的磁力大于灯泡受到的重力
4.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 挂上钩码.
〔1〕该装置中,滑轮的作用是______;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3〕图中的小卡片已处于静止状态,小明用剪刀把小纸片一剪两半,纸片向
两边运动.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
满足哪个条件?______.
5.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下图.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的关系.实验中,小车应该处于______状态.
〔2〕实验中,通过调整______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
松手后,小车将______.说明:______.
6.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
〔1〕如图,甲装置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一种方法,实验中通过改变砝码的______来探究二力大小的关系;通过扭转小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状态,
来探究二力是否______.
〔2〕小明发现用图甲装置无法完成全部探究过程,
又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
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
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______.把硬纸板支撑起
来,不再与桌面接触的目的是______.
7.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图1所示,水平放置的实验装置中,将系于小车两端的线挂上钩码,分别跨过两定滑轮,使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当小车平衡时,将小车水平转
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不能保持平衡,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二力是否______.
〔2〕图2所示,A、B小车内装有电磁铁,电磁铁的通、断电可遥控实现,当通电时,A、B 小车吸合成一体.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二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图中所示情况下,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
〔3〕本实验用带轮的小车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滚动摩檫比滑动摩擦______.
8.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
并通过调整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
松手后小卡片__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设
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
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A.小卡片是比拟容易获取的材料 B.小卡片容易扭转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9. 如下图某款“自动擦窗机器人〞的质量为2kg,它的“腹部〞有吸盘.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
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求:
〔1〕当自动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静止时,摩擦力为多大?
北京八中亦庄分校力学综合练习
〔2〕当自动擦窗机器人在竖直向下运动时,继续使用真空泵向外抽气,那么自动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会怎样变化?
10. 如图〔a〕、〔b〕所示,某小组同学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进行
实验,该小组同学是在做“探究______实
验〞.按图〔a〕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在硬
纸板处于______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按图
〔b〕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放开硬纸板前,应
使两测力计的示数______,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______.
11. 为探究一对相互作用的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小丽和小红合作进行了如下图的实验,她们用F
表示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用F′表示弹簧测
力计B的示数.通过实验她们得到下表中数据.
F〔N〕0.5 1 1.5 2 2.5
F′〔N〕0.5 1 1.5 2 2.5
〔2〕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在这个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力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的大小.
12. 阅读理解:
牛顿第三定律
观察和实验说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
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后一个物体
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力是物体与物体
间的相互作用,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常常叫
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把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分成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并不是绝对的.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把两个弹簧秤A和B连接在一起〔如图示〕用手拉弹簧秤,可以看到两个弹簧秤的指针同时移动.弹簧
秤B的示数指出弹簧秤A对它的作用力F的大小,而弹簧秤A的示数指出弹簧秤B 对它的反作用力F′的大小.可以看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是相等的.改变手拉弹簧的力,弹簧秤的示数也随着改变,但两个示数总相等.这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很广泛.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前进.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用力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摩托车的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间有摩擦,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摩托车前进.摩托车的牵引力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把后轮架空,不让它跟地面接触,这时让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车轮不推地面,地面也不产生向前推车的力,摩托车就不能前进.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自学的知识,答复以下问题:
〔1〕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作用在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2〕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______〔填空“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小.
〔3〕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施加一个作用力F1,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F2,那么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A F1>F2
B F1<F2
C F1=F2
〔4〕以下现象中,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______
A.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
B.汽车行驶时,汽车轮后推地面的力与地面对车轮向前的力
C.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
D.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E.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
北京八中亦庄分校力学综合练习
答案:
1.AD
2.C
3.B
4.〔1〕改变拉力的方向〔2〕不能〔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5.〔1〕静止〔2〕钩码个数〔3〕转动;一对平衡力需在同一条直线上。
6.〔1〕质量;在同一条直线上〔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7.〔1〕钩码的个数;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遥控实现电磁铁断电〔3〕小
8.〔1〕相反,钩码的数量〔2〕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3〕把小纸片一剪两半〔4〕
A
9.〔1〕20;〔2〕不变;
10.二力平衡条件;静止;相同;相反
11.〔1〕相等〔2〕等于
12.〔1〕①相等;相反;同一直线上②等于〔2〕①C ②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