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转印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阅读: 评论:0

热转印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热转印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最近发现在我们网站上问我热转印故障的人很多,所以我总结了一些热转印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共13条给大家参考!1. 满版出现花版
现象:满版部分出现斑点、花纹。
原因:油墨黏度太低,刮刀角度不当,油墨干燥温度不足,静电等。
排除:提高黏度,调整刮刀角度,提高烘箱温度、薄膜背面预涂静电剂。2. 拉毛
现象:在图案的一侧会出现类似彗星的线,经常出现在白墨上和图案边缘部分。
主要原因:油墨颜料颗粒较大,油墨不干净,黏度高,静电等。
排除:过滤油墨并清除刮刀,降低浓度;白墨中可以预先磨刀,对薄膜静电处理,用削尖的筷子在刮刀和版间刮尽,或加静电剂。3. 套不良,露底
现象:几个颜叠加时出现组偏离,特别表现在底上。
主要原因:机器本身精度不良,有波动;制版不良;底扩缩不当。
排除:利用频闪灯人工套准;重新制版;在影响图案视觉效果下扩大扩缩或在小部分图案上不衬白。4. 油墨刮不清
现象:在印刷膜上出现蒙状。
原因:刮刀固定架松弛;版面不干净。
排除:重新调节好刮刀,并固定好刀架;清洗印版,必要时用去污粉清洗;在版面与刮刀之间安装反面送风。5. 印刷颜掉块
现象:在相对较大的图案的局部部分出现颜剥落现象,特别是在印刷玻璃、不锈钢的预处理膜上最易出现此现象。
原因:颜层在已处理的薄膜上印刷本身比较被剥落;静电;颜墨层较厚,干燥不充分。
排除:增加烘箱温度,减低速度。6. 转印时牢度差
现象:转印在基材上的颜层容易被测试用的胶带拉掉。
原因:离胶或背胶不当,主要表现为背胶与基材不相匹配。
排除:重新更换离胶(必要时可进行调配);更换与基材相匹配的背胶。7. 反粘
现象:复卷时墨层剥落,声音很大。
原因:收卷张力过大,油墨干燥不完全,检查时贴签太厚,室内温湿度不良,静电,印刷速度过快等。
排除:减小收卷张力,或适当降低印刷速度,使干燥完全,控制好室内温湿度,预涂静电剂。8. 掉点
现象:在浅网上出现无规则的漏底的细点(类似印不上的点)。
原因:油墨上不去。
排除:清洗版面、用静电吸墨辊、加深网点、调节刮刀压力,在不影响其他条件下适当减低油墨黏度。9. 金、银、珠光在印刷时出现橘皮状波纹
现象:金、银、珠光在大面积上通常会出现橘皮状波纹现象。
原因:金、银、珠光本身颗粒较大,无法均匀的分散在墨盘里,形成密度不均的现象。
排除:印刷前要打匀油墨,用泵将油墨打上墨盘,并在墨盘上安放塑料吹气管;降低印刷速度。10. 印刷品层次再现性差
现象:层次过渡太大(如 15%- 100%)的图案在浅网部分往往会出现印不上现象、在暗调部分出现密度不够的现象或在中间调部分深浅明显的交界处。
原因:网点过渡范围太大,油墨黏附薄膜能力不佳。
排除:利用静电吸墨辊;分成两块版。11. 印刷品上光泽度淡薄
现象:在印产品的泽比样稿要淡,特别是印银时。
原因:油墨黏度太低。
排除:加入原墨提高油墨黏度到适量。12. 白字文字边缘有锯齿状
现象:在白度要求很高的文字边缘经常会出现锯齿。
原因:油墨的颗粒性和颜料不够细;油墨黏度较低等。
排除:磨刀或加添加剂;调整刮刀角度;提高油墨黏度;将电雕版改为激光版。13. 不锈钢的预涂膜涂布不均匀(涂硅)
在印刷不锈钢的转印膜前通常要进行薄膜的预处理(涂硅),这样使得在转印的过程中产生墨层剥离不净的问题得以解决(温度在 145℃以上时墨层在薄膜上剥离困难)。
现象:在薄膜上有纹状、丝状等。
原因:温度不够(硅的分解不充分)、配比溶剂不当。
排除:调高烘箱温度至固定高度。

本文发布于:2023-05-10 11:27: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943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出现   油墨   现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