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向锁舌的锁具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双向锁舌的锁具。


背景技术:



2.门锁的锁门功能是依靠装设在门上的锁具中的锁舌插进门框与锁舌对应 位置的锁舌孔内从而使门与门框连接锁紧,锁舌上有一面滑动斜面,锁舌利用滑动斜面滑进门框对应的锁舌孔内。
3.目前,大部分的锁具通常包括壳体、转动设置在壳体上的用于与锁芯相配合的转动座、滑动设置在壳体上的锁舌以及将转动座与锁舌联动连接的联动件。现有的锁紧结构存在以下两点缺陷:1、在联动件的限制下,转动座只能朝向一个方向转动,这使得把手只能朝向单方向操作(推或拉),必须安装配套的把手,其通用性差,安装不便;2、由于锁舌都是单向锁舌,即锁舌上的斜面只有单方向的滑进作用,只能由一个方向滑进门框对应的锁舌孔内。但由于门的开关方向或安装位置的不同,有的门锁是向房间内推开,有的门是向房间外推开,有的门锁安装在门的左边,有的门锁安装在门的右边,单方向锁舌的门锁为了适应门的开启方向和安装位置,要将锁舌上的斜面和门锁内的结构制造成向左的左舌锁或向右的右舌锁,为了提升该锁舌的通用性,现有的锁具在壳体上开设供锁舌翻转的开口,该开口导致了联动件暴露在外,使其更容易受到干涉导致稳定性下降,产生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向锁舌的锁具,本实用新型不仅能保证推拉把手时均能实现开锁,而且锁舌在壳体无需开口的情况下可实现翻转,在提高锁舌通用性的同时,也能保证锁具壳体内零部件安装的稳定性。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双向锁舌的锁具,包括壳体、转动设置在壳体上用于与锁芯相配合的转动座、滑动设置在壳体上的锁舌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用于驱动锁舌进行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转动座上设有用于与锁舌构成联动连接的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当转动座顺时针旋转时,转动座带动第一联动件运动促使锁舌朝向壳体内部方向运动,当转动座逆时针旋转时,转动座带动第二联动件运动促使锁舌朝向壳体内部方向运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论锁芯带动转动座顺时针旋转还是逆时针旋转,都能带动锁舌缩回壳体,实现开锁,即用户进行推或拉或正转或反转把手的操作,均能实现开锁,其通用性好,装配十分方便。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舌内端设有导杆,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对第一联动件的逆时针旋转进行限制以及对第二联动件的顺时针旋转进行限制的限位座,所述导杆上设有用于与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构成联动的联动环。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联动件与第二联动件施加作用力于联动环使导杆轴向滑移,限位座用于对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进行限位,从而使二者的运动控制在特定
的行程内,实现精准开锁。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杆上套设有定位环,所述限位座上设有供定位环插入的u形槽,所述定位环上设有用于抵在限位座上靠近锁舌一侧的限位凸缘,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导杆上,并且复位弹簧的一端抵在限位凸缘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在锁舌内端。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能提升导杆运动的稳定性,也能能提升复位弹簧安装的稳固性。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换向弹簧,所述联动环滑动设置在导杆上,所述导杆上设有支撑凸缘,所述换向弹簧套设导杆外周,换向弹簧的一端抵在支撑凸缘上,换向弹簧的另一端抵在联动环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导杆将锁舌推出即可旋转锁舌,实现锁舌的换向,换向完成后,同时换向弹簧会将导杆自动推回初始位置,使得该锁具能够根据其安装位置进行灵活调整,提升了其通用性能。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杆的内端设有用于供工具插入的操作槽,所述壳体上设有同轴于导杆的操作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工具贯穿操作孔与导杆上的操作槽相配合,即可对导杆进行推出以及旋转操作,操作十分便捷。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环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导向凸起,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与所述导向凸起相配合的导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升联动环运动的稳定性,同时也能提升导杆运动的稳定性。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联动件包括设置在转动座外周的第一拨环,第一拨环上设有延伸至限位座与联动环之间的第一摆臂,所述转动座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拨动凸起,所述第一拨环的内壁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拨动凸起相配合的第一限位凸起,每相邻两个第一限位凸起之间形成一个供对应的拨动凸起伸入并活动的第一弧形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座带动第一拨环顺时针转动时,第二拨环上的第一摆臂拨动联动环,促使导杆带动锁舌缩回壳体内,实现解锁操作。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联动件包括第二拨环、连接臂以及第二摆臂,所述第二拨环设置在转动座外周,第二拨环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拨动凸起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凸起,每相邻两个第二限位凸起之间形成一个供对应的拨动凸起伸入并活动的第二弧形槽,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第二拨环相铰接,连接臂的另一端与第二摆臂相铰接,第二摆臂的中部铰接于壳体内壁上,第二摆臂远离连接臂的一端延伸至限位座与联动环之间。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座带动第二拨环逆时针转动时,第二拨环通过连接臂带动第二摆臂摆动,第二摆臂拨动联动环,促使导杆带动锁舌缩回壳体内,实现解锁操作。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摆臂设置在第二摆臂上方,所述第一拨环与第二拨环之间夹设有支撑弹簧。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弹簧能够将第一拨环和第二拨环隔开,避免第一拨
环和第二拨环运动时彼此干涉。
2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舌内端设有圆孔,所述导杆外端插设在所述圆孔中,并且导杆与所述圆孔过盈配合。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结构简单方便,且十分牢固。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拨环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拨环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壳体;2、转动座;3、锁舌;4、复位弹簧;5、第一联动件;6、第二联动件;7、导杆;8、限位座;9、联动环;10、定位环;11、u形槽;12、限位凸缘;13、换向弹簧;14、支撑凸缘;15、操作槽;16、操作孔;17、导向凸起;18、导孔;19、第一拨环;20、第一摆臂;21、拨动凸起;22、第一限位凸起;23、第一弧形槽;24、第二拨环;25、连接臂;26、第二摆臂;27、第二限位凸起;28、第二弧形槽;29、支撑弹簧;30、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实施例:如附图1~5所示的一种具有双向锁舌的锁具,包括壳体1、转动设置在壳体1上用于与锁芯相配合的转动座2、滑动设置在壳体1上的锁舌3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用于驱动锁舌3进行复位的复位弹簧4,具体是壳体1上开设有供锁舌3伸出伸出的开口,开口的轮廓与锁舌3的外周轮廓相适配,壳体1中部开设安装孔,转动座2转动安装在安装孔上;所述转动座2上设有用于与锁舌3构成联动连接的第一联动件5和第二联动件6,当转动座2顺时针旋转时,转动座2带动第一联动件5运动促使锁舌3朝向壳体1内部方向运动,当转动座2逆时针旋转时,转动座2带动第二联动件6运动促使锁舌3朝向壳体1内部方向运动。无论锁芯带动转动座2顺时针旋转还是逆时针旋转,都能带动锁舌3缩回壳体1,实现开锁,即用户进行推或拉或正转或反转把手的操作,均能实现开锁,其通用性好,装配十分方便。
33.如附图2所示,所述锁舌3内端设有导杆7,所述壳体1内设有用于对第一联动件5的逆时针旋转进行限制以及对第二联动件6的顺时针旋转进行限制的限位座8,限位座8卡接在壳体1上,所述导杆7上设有用于与第一联动件5和第二联动件6构成联动的联动环9。第一联动件5与第二联动件6施加作用力于联动环9使导杆7轴向滑移,限位座8用于对第一联动件5和第二联动件6进行限位,从而使二者的运动控制在特定的行程内,实现精准开锁。
34.如附图2所示,所述导杆7上套设有定位环10,即导杆7可贯穿定位环10并轴向滑移,所述限位座8上设有供定位环10插入的u形槽11,定位环10与u形槽11过盈配合,所述定位环10上设有用于抵在限位座8上靠近锁舌3一侧的限位凸缘12,所述复位弹簧4套设在导
杆7上,并且复位弹簧4的一端抵在限位凸缘12上,复位弹簧4的另一端抵在锁舌3内端。该设计不仅能提升导杆7运动的稳定性,也能能提升复位弹簧4安装的稳固性。
35.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还包括换向弹簧13,所述联动环9滑动设置在导杆7上,即联动环9与导杆7可产生相对滑移,所述导杆7上设有支撑凸缘14,所述换向弹簧13套设导杆7外周,换向弹簧13的一端抵在支撑凸缘14上,换向弹簧13的另一端抵在联动环9上,通过换向弹簧13将联动环9压紧在第一联动件5和第二联动件6上。推动导杆7将锁舌3推出即可旋转锁舌3,实现锁舌3的换向,换向完成后,同时换向弹簧13会将导杆7自动推回初始位置,使得该锁具能够根据其安装位置进行灵活调整,提升了其通用性能。
36.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所述导杆7的内端设有用于供工具插入的操作槽15,操作槽15为一字型槽或十字槽,所述壳体1上设有同轴于导杆7的操作孔16。将工具贯穿操作孔16与导杆7上的操作槽15相配合,工具为螺丝刀,即可对导杆7进行推出以及旋转操作,操作十分便捷。
37.如附图3所示,所述联动环9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导向凸起17,所述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与所述导向凸起17相配合的导孔18。该设计能够提升联动环9运动的稳定性,同时也能提升导杆7运动的稳定性。
38.如附图2~5所示,所述第一联动件5包括设置在转动座2外周的第一拨环19,第一拨环19上设有延伸至限位座8与联动环9之间的第一摆臂20,所述转动座2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拨动凸起21,具体数量为六个,即转动座2为六边形形状,拨动凸起21为转动座2上对应顶角的部位,每个拨动凸起21的两侧分别形成正转受力面和反转受力面,所述第一拨环19的内壁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拨动凸起21相配合的第一限位凸起22,第一限位凸起22的数量为六个,且解锁操作时,转动座2上拨动凸起21的正转受力面与对应的第一限位凸起22挤压配合,每相邻两个第一限位凸起22之间形成一个供对应的拨动凸起21伸入并活动的第一弧形槽23。转动座2带动第一拨环19顺时针转动时,第二拨环24上的第一摆臂20拨动联动环9,促使导杆7带动锁舌3缩回壳体1内,实现解锁操作。
39.如附图2~5所示,所述第二联动件6包括第二拨环24、连接臂25以及第二摆臂26,所述第二拨环24设置在转动座2外周,第二拨环24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拨动凸起21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凸起27,第二限位凸起27的数量为六个,且解锁操作时,转动座2上拨动凸起21的反转受力面与对应的第二限位凸起27挤压配合,每相邻两个第二限位凸起27之间形成一个供对应的拨动凸起21伸入并活动的第二弧形槽28,所述连接臂25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二拨环24相铰接,连接臂25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二摆臂26相铰接,第二摆臂26的中部通过转轴铰接于壳体1内壁上,第二摆臂26远离连接臂25的一端延伸至限位座8与联动环9之间。转动座2带动第二拨环24逆时针转动时,第二拨环24通过连接臂25带动第二摆臂26摆动,第二摆臂26拨动联动环9,促使导杆7带动锁舌3缩回壳体1内,实现解锁操作。
40.如附图3所示,所述第一摆臂20设置在第二摆臂26上方,所述第一拨环19与第二拨环24之间夹设有支撑弹簧29。支撑弹簧29能够将第一拨环19和第二拨环24隔开,避免第一拨环19和第二拨环24运动时彼此干涉。
41.如附图3所示,所述锁舌3内端设有圆孔30,所述导杆7外端插设在所述圆孔30中,并且导杆7与所述圆孔30过盈配合,另外,导杆7插入圆孔30的部位外周做磨砂处理。该设计安装结构简单方便,且十分牢固。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双向锁舌的锁具,包括壳体(1)、转动设置在壳体(1)上用于与锁芯相配合的转动座(2)、滑动设置在壳体(1)上的锁舌(3)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用于驱动锁舌(3)进行复位的复位弹簧(4);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2)上设有用于与锁舌(3)构成联动连接的第一联动件(5)和第二联动件(6),当转动座(2)顺时针旋转时,转动座(2)带动第一联动件(5)运动促使锁舌(3)朝向壳体(1)内部方向运动,当转动座(2)逆时针旋转时,转动座(2)带动第二联动件(6)运动促使锁舌(3)朝向壳体(1)内部方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锁舌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3)内端设有导杆(7),所述壳体(1)内设有用于对第一联动件(5)的逆时针旋转进行限制以及对第二联动件(6)的顺时针旋转进行限制的限位座(8),所述导杆(7)上设有用于与第一联动件(5)和第二联动件(6)构成联动的联动环(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锁舌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7)上套设有定位环(10),所述限位座(8)上设有供定位环(10)插入的u形槽(11),所述定位环(10)上设有用于抵在限位座(8)上靠近锁舌(3)一侧的限位凸缘(12),所述复位弹簧(4)套设在导杆(7)上,并且复位弹簧(4)的一端抵在限位凸缘(12)上,复位弹簧(4)的另一端抵在锁舌(3)内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锁舌的锁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向弹簧(13),所述联动环(9)滑动设置在导杆(7)上,所述导杆(7)上设有支撑凸缘(14),所述换向弹簧(13)套设导杆(7)外周,换向弹簧(13)的一端抵在支撑凸缘(14)上,换向弹簧(13)的另一端抵在联动环(9)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锁舌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7)的内端设有用于供工具插入的操作槽(15),所述壳体(1)上设有同轴于导杆(7)的操作孔(16)。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锁舌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环(9)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导向凸起(17),所述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与所述导向凸起(17)相配合的导孔(18)。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锁舌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件(5)包括设置在转动座(2)外周的第一拨环(19),第一拨环(19)上设有延伸至限位座(8)与联动环(9)之间的第一摆臂(20),所述转动座(2)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拨动凸起(21),所述第一拨环(19)的内壁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拨动凸起(21)相配合的第一限位凸起(22),每相邻两个第一限位凸起(22)之间形成一个供对应的拨动凸起(21)伸入并活动的第一弧形槽(2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锁舌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动件(6)包括第二拨环(24)、连接臂(25)以及第二摆臂(26),所述第二拨环(24)设置在转动座(2)外周,第二拨环(24)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拨动凸起(21)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凸起(27),每相邻两个第二限位凸起(27)之间形成一个供对应的拨动凸起(21)伸入并活动的第二弧形槽(28),所述连接臂(25)的一端与第二拨环(24)相铰接,连接臂(25)的另一端与第二摆臂(26)相铰接,第二摆臂(26)的中部铰接于壳体(1)内壁上,第二摆臂(26)远离连接臂(25)的一端延伸至限位座(8)与联动环(9)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锁舌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20)设置在第二摆臂(26)上方,所述第一拨环(19)与第二拨环(24)之间夹设有支撑弹簧(29)。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锁舌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3)内端设有圆孔(30),所述导杆(7)外端插设在所述圆孔(30)中,并且导杆(7)与所述圆孔(30)过盈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向锁舌的锁具,包括壳体、转动设置在壳体上用于与锁芯相配合的转动座、滑动设置在壳体上的锁舌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用于驱动锁舌进行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转动座上设有用于与锁舌构成联动连接的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当转动座顺时针旋转时,转动座带动第一联动件运动促使锁舌朝向壳体内部方向运动,当转动座逆时针旋转时,转动座带动第二联动件运动促使锁舌朝向壳体内部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不仅能保证推拉把手时均能实现开锁,而且锁舌在壳体无需开口的情况下可实现翻转,在提高锁舌通用性的同时,也能保证锁具壳体内零部件安装的稳定性。证锁具壳体内零部件安装的稳定性。证锁具壳体内零部件安装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

蒋和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温州市晶豪锁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19

技术公布日:

2022/11/15

本文发布于:2022-11-28 03:54: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94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壳体   弹簧   凸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