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橡胶坝目前在防洪、灌溉、供水、景观等方面应用比较广泛,同时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但在具体工程设计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到影响泄洪能力的各种因素、考虑到坝袋内外压比值、优化坝袋设计,考虑到洪水期泥沙、漂浮物对坝袋的影响及橡胶坝的相关不利因素;如何对橡胶坝进行有效的运行管理,增长橡胶坝的使用寿命,需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橡胶坝;应用广泛;效益;泄洪能力;坝袋内外压比值;优化坝袋设计;橡胶坝不足之处;加强运行管理。
橡胶坝是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新型拦蓄水建筑物,又称橡胶水闸,是用高强度合成纤维织物做受力骨架,内外涂敷橡胶作保护层,加工成胶布,再将其锚固于底板上成封闭状的坝袋,通过充排管路用水(气)将其充胀形成的袋式挡水坝。坝顶可以溢流,并可根据需要调节坝高,控制上游水位,使其在防洪、灌溉、供水、景观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橡胶坝分为充水式和充气式两种,主要由土建部分、坝袋及锚固件、充排水(气)设施及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主要适用于低水头、大跨度的闸坝工程。与常规闸坝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造价低,可减少投资 30%~70%,可节省钢材30%~50%,水泥50%左右,木材60%以上;②施工安装时间短。坝袋只需3天~15天即可安装完毕;③坝体为柔性软壳结构,能抵抗地震、波浪等冲击;④止水效果好,跨度大,汛期不阻水;⑤橡胶坝袋的使用寿命一般为15~25年。
我国自北京市1966年建成第一座橡胶坝建设以来,现在各个水利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应用于水库溢洪道上作为活动溢流堰,以增加水库库容及发电水头;用于河道上作为低水头、大跨度的滚水坝,以减少常规闸的启闭机、工作桥等;用于渠系上作为进水闸、分水闸、节制闸,能够方便调节水位和流量;用于城区园林工程,采用彩坝袋,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可为城市建设 增添一道优美的风景。
1998年国家水利部发布SL227—98《橡胶坝技术规范》,对橡胶坝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管理都做了详细实用的技术规范,但在具体的工程设计、运行管理实践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探讨。
一、工程设计
《橡胶坝技术规范》附录A中对橡胶坝泄洪能力,可按堰流基本公式计算:
Q=
本式只适用于纵断面为矩形断面的橡胶坝,式中h0为计入行进流速水头的堰顶水头。问题是橡胶坝在泄洪时,坝袋不可能完全坍平于底板上。其一是坝袋内的水不能全部放完抽净,其二是橡胶坝自身有一个折叠厚度,按橡胶坝袋厚度一般为6—16mm考虑,其最小折叠厚度应在0.1一0.2m左右(指折叠处最小折弯半圆直径),加之坝袋内剩余水体,故在计算h0时相应减去0.1一0.3m较为合理,符合实际泄洪运行条件。
其次是流量系数m计算取值问题,如上所述坝袋在泄洪时不可能完全坍平,而且据有关实验表明坝袋泄洪时,坝袋在水底有较强的脉动现象,破坏了坝顶溢流流态,影响减少泄洪流量。故此建议在流量系数m计算取值时应取偏小值较为适宜。
侧收缩系数ε是与边界条件有关的侧收缩流量影响系数,这对边岸是直墙式,水平布置是圆弧式或八字墙式的宽顶堰流计算是适用的。但对于坡岸式锚固橡胶坝仍用宽顶堰流公式计算泄洪能力已不适宜,而且侧收缩系数不易定量计算。故此建议单跨拦河坡岸式橡胶坝泄洪能力计算,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但要同样考虑坍坝最小折叠厚度对过水断面的减小影响。
2、橡胶坝袋优化设计
橡胶坝设计中最主要的工作之一是,选取合适的内外压比值,计算确定坝袋在设计运行条件下的拉力值,也就是进行坝袋径向强度计算。这里要同时考虑内外压比的大小、与坝袋拉力、有效周长、坝袋造价之间的关系。内外压比越大,坝袋径向拉力越大,但坝袋有效周长也相应减小,这就是说内外压比与坝袋径向拉力、坝袋厚度大小成正比,而与坝袋有效周长成反比。而坝袋厚度,有效周长是坝袋造价的主要控制条件。所以这里存在一个如何选取内外压比,使坝袋既能满足强度规范要求,又能使坝袋造价最小的优化设计问题。由于充水式橡胶坝径向拉力、有效周长计算是多变量函数关系,而且坝袋各种型号厚度、造价对不同的厂家有不同的数值,所以不能直接用微分求导计算出优化设计取值点。按照《橡胶坝技术规范》附录B,充水式橡胶坝设计计算,坝袋径向计算强度公式如下:
T=1/2γ(α—1/2)H12
式中T—坝袋径向计算强度,KN/m
γ—水的容重,KN/m3
α—内压比,H0/H1
H0——内压水头,m
H1——设计坝高,m
若采用双锚线坝袋的有效周长(不包括锚固长度)为L0=S1+S
式中 L0——坝袋有效周长,m
S1——上游坝面曲线长度,m
S——下游坝面曲线长度,m
本文举例坝高H1=3.5m,双锚线锚固橡胶坝为例,利用数解法列表计算在不同的内外压比值时,其径向拉力T,有效周长L0,坝袋每米造价等综合指标进行分析(详见附表)。
H1=3.5m,双锚线锚固坝袋综合指标分析表
内外压比 α | T KN/m | S1 m | S m | L0 m | K=6 KT(KN/m) | 拟选坝袋型号 |
|
1.2 | 42.87 | 6.91 | 6.52 | 13.43 | 257.3 | J140140-2 |
1.3 | 49.0 | 6.15 | 6.2 | 12.35 | 294.0 | J160160-2 |
1.4 | 55.1 | 5.75 | 6.02 | 11.77 | 330.8 | J180180-2 |
1.5 | 61.3 | 5.50 | 5.9 | 11.4 | 367.5 | J200180-2 |
1.6 | 67.4 | 5.33 | 5.82 | 11.15 | 404.3 | J220220-2 |
| | | | | | |
H1=3.5m,双锚线锚固坝袋价格比较表
内外压比 α | 强度KN/m | 实际K值 | 坝袋厚mm | 参考价元/m2 | 每米造价元/m | 备注 |
经 | 纬 |
1.2 | 280 | 280 | 6.53 | 6.5 | 305 | 4096.15 | |
1.3 | 320 | 320 | 6.53 | 6.5 | 315 | 3890.25 | |
1.4 | 360 | 360 | 6.53 | 7.0 | 330 | 3884.1 | |
1.5 | 400 | 360 | 6.53 | 7.5 | 350 | 3990.0 | |
1.6 | 440 | 440 | 6.53 | 7.5 | 370 | 4125.5 | |
| | | | | | | |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内外压比值为1.4时,坝袋每米造价3884.1元为最小,故为坝袋优化设计取值点。另外建议4.5m以上坝高内外压比值宜在1.8以下,这是因为过大的内外压比值时坝袋径向拉力明显增大,从而要求坝袋厚度加大,每米造价也将显著加大,不符合优化设计原则,同时也给坝袋的制造安装带来一系列难度。
3、充分考虑洪水期泥沙、漂浮物对橡胶坝的影响
一是洪水期常挟沙量较大,塌坝运行沙石在通过坝袋时,对坝袋产生一定程度的磨蚀,同时,沙石还易被洪水带入上游坝袋锚固槽,或过坝后因负压作用吸入坝袋底部,如果充坝前未被清除,坝袋在振动或蠕动时与沙石摩擦,极易摩破坝袋。二是期常有大量漂浮物如大树、船只等,通过时容易划破橡胶坝。
以上两点设计中常被忽视,没有相应的工程措施,给橡胶坝运行管理带来困难,故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洪水期泥沙、漂浮物对橡胶坝的影响。
二、橡胶坝存在的主要不足
1、橡胶坝容易受到尖利和有尖角物体的损坏,特别是洪水期漂流物及塌坝时紧靠坝下游
面的尖利物体刺破,且大面积漏气时修复困难。
2、橡胶坝升坝或塌坝运行时间长,一般为2~3小时,耗能较大,且不能在突发洪水时及时泄洪,而钢性闸门采用启闭机启闭,一般不超过2分钟,可有效地保证及时泄洪。
3、影响泄洪断面。橡胶坝设计规范要求坝的底坎高20cm,另塌坝时橡胶坝内的水不能完全放尽,形成不低于20cm的高度,两者相加塌坝时形成不低于40cm的阻水断面,严重影响泄洪流量,而一般钢性坝无此影响。
三、运行管理
1.科学调度洪水,减少橡胶坝磨损机会
一般橡胶坝设有泄洪闸,运行中应尽量采用泄洪闸泄洪,减少橡胶坝磨损机会,另因其底板更低,泥沙易被冲刷至下游,可减少橡胶坝前淤积。每年汛后要对橡胶坝彻底检查一遍,并将坝底及锚固槽的沙石清除干净。
2.坝袋运行组合以同起同落为宜
当拦河橡胶坝由多节坝袋组成时,坝袋运行组合以同起同落为宜,两岸泵站同时工作、同时蓄坝或塌坝,可使坝顶溢流单宽流量减少,避免下游集中水流冲刷,保证河床稳定。
同时可使坝高高度一致,通过观察第一坝高起落情况就可知道全坝,消去一般因无工作桥给观察全坝带来的不利影响。
3.采取措施减轻风浪对坝袋的影响
风浪对坝袋产生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三点:一是风浪造成坝袋剧烈振动、拍打现象具有长时间往复破坏作用;二是风浪对坝体产生附加作用力,并可使坝袋内压力增大;三是风浪增加了对坝体的冲击力,会使坝的的锚固力加大。管理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消弱波浪的破坏作用,或在风浪到来之时降低坝高,减少对坝袋的影响。
4.实现水情预报、坝闸安全监控现代化,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提高枢纽工程管理水平,科学监控、预报、调度洪水,建设水情预报与闸坝安全监控自动化系统,实现科学调度,安全监控现代化。
5.加强汛前汛后检查观测
对橡胶坝运行必须经常进行检查观测,并作好详细记录,如果发生异常迹象,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汛前主要检查维修工作是否完成,是否仍存在隐患;汛后着重检查工程变化、损坏情况,以便尽早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