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6年第16期
摘 要:雨水花园可以有效地控制径流污染,削减径流流量和峰值流量,在国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文介绍了雨水花园的施工技术,提出了关键参数,旨在为雨水花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雨水花园;施工技术;建设原则
中图分类号 TU9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6-0104-02
雨水花园是通过自然或人工挖掘而形成,具有审美性和生物保水功能的渗透性洼地。雨水花园常常把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汇聚并吸收,在植物和基质的作用下,使得雨水得以净化,并使其不断渗入土壤。雨水花园不但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设施,也是一种雨水利用设施。在国外,雨水花园施工技术比较成熟。比如,在美国马里兰州乔治郡,率先制定
了雨水花园设计手册,通过不断深入研究,相继有北卡罗来纳州、威斯康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指导手册。在我国,对雨水花园的实验研究和现场检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气候、表层土质、水文及面源污染特性方面存在很多差异。因此,在建造国内雨水花园时,应该根据我国当地的不同特点,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本文对雨水花园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雨水花园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也为其他城市雨水花园建设提供借鉴。
2 雨水花园施工技术措施
2.1 选择位置 雨水花园的位置选择比较关键。在具体位置选择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雨水花园的边线距离建筑基础至少2.5m,这样可以避免侵蚀建筑基础;不能靠近供水系统或水井周边,也不能选择在经常有积水的低洼地带,因为这样的选择会减缓雨水下渗,致使雨水长期积存在雨水花园中,不但不利于植物生长,也容易导致蚊虫滋生;如果把雨水花园建造在比较平坦的地方,则利于雨水花园的维护;而且在建造雨水花园时,尽可能选在阳光充足面,避免建在大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