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水资源污染、短缺等问题越发突出,这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国家对建筑小区的规划和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利用“海绵城市”的设计来帮助小区节约水资源。
关键词:建筑小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要点
1“海绵城市”相关概述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社区建设模式。建筑社区采用“海绵城市”设计,可以更好地储存和管理雨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目前,中国已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使建设社区更好地满足绿生态的需求。“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是使建筑社区具有“渗透性”和“蓄水性”。在这方面,设计师可以选择使用新材料对建筑社区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使建筑社区能够像海绵一样“呼吸”。在建设“海绵城市”时,设计师首先需要分析设计路线、设计内容和集水区。在正常情况下,设计师应充分整合“海绵城市”的登陆需求,开展相关规划工作。同时,设计师应在满足雨水合理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要求的基础上,对建筑小区周边景观环境进行设计,以满足建筑小区的美学要求。 2住宅小区内的海绵城市建设主要体现
小区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体现在透水铺装、雨水收集与协调、生态草坪排水沟、小区雨水花园、小区组团建筑屋顶绿化等多方面。 透水路面上,小区停车场采用透水砖,降低地表径流系数,清洁雨水。 居住区景观铺装采用透水铺装结构。 从技术上讲,利用透水性材料和结构可以有效地调节和储存雨水。 从表现手法来看,路面形状的转换组合可以产生丰富的景观效果,有效降低地表径流系数。 雨水在居住区陆域集中储存,生态雨水设施与灰雨水设施相结合,有组织地收集在储藏处,作为绿化供水和道路用水的补充水源。 在小区绿化中路边设置生态草坪沟,收集部分地表径流,清理雨水。 在整个建筑物边缘和整个小区的绿地上设置雨水花园,收集和吸收房屋屋顶和其他地方的大量雨水,通过各种动物、植物、沙、泥的综合相互作用净化雨水,逐步进入土壤,补充地下水。 在小区组团建筑屋面设置屋顶绿化,可有效缓解小区雨水屋面排水,清扫地下水源,减轻排水压力,保护屋面施工,延长防水寿命。 而且可以让家里冬暖夏凉,省钱节能。
3建筑小区“海绵城市”规划要点
3.1规划条件
设计人员在进行“海绵城市”规划时,需要规划的具体内容包括地质情况、场地标高、设计高度差、区域位置等。为了能够使建筑小区的规划具备科学性、合理性,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小区的相关数据进行勘测,了解小区的土层状况,进而使小区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能够满足规格要求以及区域规划需求。此外,为了可以更好地对水资源加以利用,设计人员还应对小区周边的地下水情况进行研究,以确保“海绵城市”实施方案的可行性。“海绵城市”的建设比较复杂,设计人员在规划过程中,不仅要兼顾相关设计要素,还要运用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建筑小区的排水系统规划上,设计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数据进行规划作业,以提高小区排水系统的建设质量,避免排水系统出现问题而对地下车库以及其他小区设施造成影响。在规划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加大对建筑小区道路铺设、植被规划、雨水池选择方面的关注,从而确保“海绵城市”的建设质量。其中,在小区的植被规划和道路铺设上,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天气情况,以有效预防强降雨天气,降低强降雨对小区相关设施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具体规划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根据相关资料对降雨量进行合理估算,进而使最终的雨水净化系统以及雨水存储设备能够满足最大负荷需求。
3.2建筑小区的屋顶绿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购买楼房时,都非常关注小区内是否有花草树木。 在新一代建筑规划下,屋顶绿化是主要方法,在建筑周围或屋顶进行绿化。 屋顶绿化很复杂,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 如果你想在屋顶上种植植物,你需要在屋顶上放置一定量的土壤。 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必要的养分,而且具有很强的吸收性和渗透性。 另外,大部分建筑物都有屋顶泄漏的问题,绿化屋顶的话会有效地减少。 屋顶绿化是指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在屋顶种植隔热的植物。 在冬天,屋顶的土壤能有效地保持房子的温暖。 许多城市都实施了屋顶绿化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屋顶有很强的抗压能力。 屋顶绿化有很强的隔热防水作用。 还可以调节降水量,使多余的降水流入下水道,有效保护屋顶。
3.3下沉式绿地
对于下沉式绿地建设,设计人员需要保证绿地的位置低于周围的地面,并使二者的高度差处于0.05mm~0.2mm范围,从而充分发挥绿地的调节作用。在设计前期,设计人员需要运用大量数据来制订设计方案,以保证方案的准确性,进而为后续绿地建设工作做好铺垫。下沉式绿地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形式,其结构层次依次为滞水层、绿地种植层以及原土层。下沉式绿地的建设可以在满足建筑小区美观性的基础上对雨水进行收集,并可以在雨
水下渗的过程中过滤雨水中的污染物。过滤后的雨水可以直接排入规划的雨水管网中,进而实现雨水循环使用的目的。
3.4雨水调蓄设计
在规划雨水调节和储存工作时,需要根据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雨水调节、储存和排放,并修建雨水储存池。在降水较少的季节,储罐内的水可以合理转移和分配。当不下雨时,储水箱中的水总是保持着,可以作为社区中人们观看的美丽风景。同时,顶部有一个排放口。如果雨季水位超过储罐正常水位,则通过出水口排水,以保持储罐水量正常。在储罐的施工中,应设计得更加美观。例如,它可以建在喷泉中,喷泉不仅可以发挥作用,还可以让人们观看。或地下水库。地下水库也是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收集和储存雨水的作用。主要由罐体、出水井和沉砂井组成。此外,在施工期间,有必要根据绿植物的类型处理含水层,如灌木和树木。大型绿植被主要使用轻质多孔粗骨料,而相对较小的植被可以选择陶粒,并在内部铺设多孔PVC管,以确保土层的水分和湿度。地下水库可以随时释放和利用雨水资源。它可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保护居住区的生态环境。
3.5生物滞留地
生物滞留地属于浅凹绿地的类型之一,其在规划上不同于其他绿地形式。生物滞留地的内部结构复杂,在实际作业中,技术人员不仅需要设置传统滞水层、绿地种植层以及原土层,还要增加覆盖层以及过渡层,且整体结构的厚度需要保证在1m左右。生物滞留地的存在可以进一步提升“海绵城市”的蓄水能力,其雨水储存容量能够达到常规下凹式绿地的2倍。生物滞留地可以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相比普通渗透性材料,植物、沙土的过滤性能更强,能够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净化质量。另外,为了降低强降水对生物滞留地的影响,技术人员需要在其周围安设引流口对雨水进行引流,使雨水可以顺利流到雨水管网中。
4结论
科学实践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必须立足社区实际。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践海绵城市的要求。 海绵城市建设应当符合建筑设计要求,按照规划图纸全方位实施,以城市建设为城市规划目的之一,保证各项措施的合理开展。 在实际运行中,要采取严格的运行管理措施,评价分析海绵城市的建设效果,充分考虑控制径流总量和洪峰流量,而不是以径流总量作为达到控制标准的设计依据。
参考文献:
[1]张甘林.武汉市某工业厂区海绵城市方案设计实例探究[J].浙江建筑,2020,37(01).
[2]曹高尚,徐真真.基于雨洪管理模型的旧区海绵城市改造技术研究[J].市政技术,2020,36(04).
[3]陈娟.基于低影响开发原则的海绵城市末端措施分析[J].工业建筑,2020,48(06).
[4]易尚栋.海绵城市规划专项设计工程实例解析[J].低碳世界,2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