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广播电视技术大比武活动知识竞赛答卷(电视中心) 一、填空题
1、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应当坚持 不间断、高质量、既经济、又安全 的方针。 2、在《演播室数字音频参数》(GY/T156-200)中规定,数字音频取样频率优选48 KHz 。
3、广播电台、电视台直播节目应当具备必要的 延时 手段和应急措施,加强对节目的监听监看,监督参与直播的人员遵守直播管理制度和技术设备操作规范。
4、安全播出责任单位之间、播出环节之间应做到维护 界限清晰、责任明确。
5、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突发事件级别分为 特别重大(特大) 、重大、 较大 三级。
6、发生安全播出突发事件,恢复节目信号播出时,应当遵循“先 中央 、后地方;先 公益、后收费”的原则。 7、我国高清晰度电视标准规定,每个扫描行的有效像素数为1920 ,每一帧的有效扫描行数为1080 。
8、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是 20Hz—20KHz 。
9、在我国电视制式中,每秒钟需传送 25 帧电视画面。
二、判断题
1、播出单位的施工安排应以减少对播出影响为原则,尽量安排在例行检修时间进行,需要临时停机的,应做好临时停机申请(或备案)和操作通知等工作。( √ )
2、电源干扰是一种周期性干扰,在图像上表现为滚道现象。 ( √ )
3、MPEG2是一种在数字电视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信源编码标准。 ( × )
4、安全播出责任单位可以接入、传送、播出广播电视节目。 ( × )
5、重要保障期间,安全播出责任单位可以进行例行检修和施工。 ( × )
6、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实行分类分级保障制度。 ( √ )
7、《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广电负责IPTV(网络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建设管理。√)
8、同等条件下,同轴电缆比光缆的损耗低,传输距离长。 ( × ) 9、PSK调制指的是载波的频率随调制信号状态的不同而改变。 ( × )
三、单项选择题
1、我国模拟电视系统中视频信号的标称带宽为( 6 MHz )。
2、二进制数1001表示成十进制数为( 9 )。
3、安全播出责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全面负责。
4、安全播出责任单位的技术系统配置,应当对本单位播出、传输、发射的节目信号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记录。记录方式应当符合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人民政府广播影视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记录信息应当保存( 7天)以上。
5、为了保障人身安全,将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接地称为(保护接地)。
6、各发射台(除短波发射台外)发射功率在100瓦以上转播中央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射机,需临时停机三天以上的,应提前(3)个以上工作日逐级上报至广电总局批准。
7、新建广播电视技术系统需要试播的,应当报请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批准,试播期不得超过( 1 )个月。
8、(AVS)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信源编码标准。
9、播出、传输、发射、接收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受到侵扰或者发现异常信号时,应当立即(切断异常信号传播),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倒换正常信号。
10、在卫星数字广播电视传输中,通常采用(QPSK)调制方式,它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和较强的抗干扰性能。
四﹑问答题
1、什么是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时,需要哪三个主要的处理环节?每个处理环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模拟信号是指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连续变化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在时间和幅度上都离散的信号。
将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时,要经过取样、量化、编码三个过程。其中,取样的作用是将时间轴上连续的信号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抽取出一个信号的幅度样本,使其成为时间上离散的脉冲序列。量化的作用是在幅度轴上将连续变化的幅度值用有限个量化电平表示,即将幅度离散化。编码的作用是将已量化的信号幅值用二进制或多进制数码表示。
2、简述广播电视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作用。
答:广播电视系统主要由节目制作与播出、传输与发送、接收与重现以及广播电视监测网四大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作用如下:
节目制作与播出:利用必要的广播、电视设备及技术手段制作出符合标准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并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节目表)将其播出到传输发送端。
传输与发送:将广播、电视节目信号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如编码、调制等)后,经过某种传输方式(如地面无线电开路传输、卫星传输、有线网络传输等)传送到接收端。
接收与重现:接收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变换,最终还原成声音及图像。
监测网:对广播、电视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安全监测和质量监测,以便及时了解播出安全和播出质量情况。
3、彩电视信号中复合同步信号、复合消隐信号和同步信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复合同步信号的作用:用来控制接收机的扫描振荡器,使它与发送端的扫描振荡器同步工作,这样就能实现收、发两端的扫描完全同步。复合消隐信号的作用:在行、场逆程期间使显像管中的扫描电子束截止,使其不干扰正程的图像信号。同步信号的作用:传送副载波的基准频率和相位信息,保证接收端恢复的副载波与发送端的副载波同频同相。
4、摄像机白平衡指的是什么?白平衡调整的目的是什么?说明白平衡调整的方法。
答:摄像机的白平衡调整是指在电路系统中精确调整红、绿、篮三路信号的相对增益,使输出三基电压相等,从而保证重现图像的颜为标准白。每当光源温有变化时,都应进行白平衡调整,否则,重现图像的度就会失真。调整白平衡时,应使摄像机拍摄一白
物体,板动一下面板上的自动白平衡开关,这时自动控制系统就会通过视频处理放大器分别控制各路的增益,最终使红、绿、篮三路信号电平相等,从而实现白平衡。
五﹑计算题
1﹑某电路A点电压为30伏,B点电压为3伏,计算A点和B点电压之比的分贝数;若此电路功率放大倍数的分贝值为20分贝,则其功率放大倍数为多少倍?
解: 20lg(30/3)=20lg10=20dB 20dB=10lgx x=102=100(倍)
2、有一电视系统,每秒扫描30帧,隔行扫描,每帧扫描行数为1125行,亮度信号的取样频率为74.25MHz。问:(1)该系统的场周期是多少?(2)该系统的行频是多少?(3) 亮度信号每行总取样点数为多少?(4)若采用4:2:2编码、10bit量化,则信号总数码率是多少?
解:(1)场周期:(1/30)/2 =1/60 =0.01667秒=16.67毫秒 (2)行频:1125×30=33.75 kHz (3)每行总取样点数:74250000/33750 = 2200 (4)总数码率:74.25×10+37.125×10×2=1485 Mbps
3、某电视台采用数据率为50Mbit/s的压缩格式存储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问:(1)1小时这样的节目数据所需存储空间为多少GByte?(2)4TByte的硬盘能够存储几天这样的节目?(3)如果直接存储非压缩的SDI信号(码率为270Mbps),则4TByte的硬盘能存储多少天的节目?
解:(1)1小时这样的数据所需存储空间为:50×60×60∕8=22500(MByte)=22.5(GByte)
(2)一天的节目数据量:22.5×24=540(GByte) 4TByte的硬盘能够存储:4000/540=7.4(天)
(3) 4TByte的硬盘能存储:(4000000×8)∕270×60×60×24=1.37(天)
2011年全省广播电视(电视中心系统)技术能手竞赛试卷
一、填空题
1、彩电视都不直接传送三个基信号,而是传送亮度信号Y和R-Y、B-Y两个差信号的原因是:为了实现和黑白电视兼容,并减小彩信号的带宽。
2、对人耳的听觉来说,声音由音调、响度和音三个要素来描述。数字声音的取样频率优先选为48KHz,采用线性PCM编码。
3、采用电缆连接不同的电视设备传输数字音频信号时,有两种接口类型,第一种是使用平衡双绞线的平衡方式传输信号,电缆连接头是XLR型;第二种是使用同轴电缆线的非平衡方式传输信号,电缆连接头是BNC型。
4、数字音频设备的满度电平值,即最大可编码电平值,用与其相对应的1KHz正弦波信号电压电平表示。
5、电视线性编辑的控制方式可分为:手动编辑方式和由编辑控制器控制的编辑方式两种。
6、在电视制作环境下文件交换格式的技术特性为:文件传输与传输内容的格式无关;文件在传输过程中可以直接播放;保留元数据。
7、按照《电视中心播控系统维护规程》,当同步信号丢失或<60dB,而造成视频信号严重行、场不同步的,属于停播事故。
8、电视中心接地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防止交流干扰、保护设备及人身安全、防止雷击等。
9、彩电视的混合高频原理就是利用人眼对彩分辨力较低这一特点,对1.3MHz以下的图像信号保证能重现出准确的度,对1.3MHz以上的图像细节,只以黑白细节重现。
10、数字电视信源编码方式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按压缩编码原理分类,可分为预测编码、变换编码、熵编码。
11、TCP协议在OSI参考模型中,属于传输 层协议。
12、SQL Server 只可以运行在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上。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在广播电视音频系统中,数字设备的满度电平值0dBFS对应的模拟信号电压电平为(24dBu)音频满度电平。
2、磁带上的LTC码可以(可记录在时间磁迹上、可记录在音频磁迹上) 。
3、无损伤压缩编码的有(Arithematic编码、游程编码、哈夫曼编码)。
4、数字电视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应在(观看距离,标清为4倍到6倍图像高度,高清为3倍图像高度;显示图像(对角线)尺寸,标清至少50cm,高清需1.4m)的观看条件下进行。
5、新建广播电视技术系统投入使用前,试运行时间不得少于(1个月)。
6、数字摄像机由哪几部分组成?(摄像单元部分、模拟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