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下)题

阅读: 评论:0

化工原理(下)练习题
一、填空
1. 精馏和普通蒸馏的根本区别在于 塔内有回流的液体 ;平衡蒸馏(闪蒸)与简单蒸馏(微分蒸馏)的区别是 简单蒸馏为非稳态过程,平衡蒸馏为稳态过程             
2. 双组分精馏相对挥发度的定义α=_VA/VB__,其值越表明两组分越 容易分离  。α=1时,则两组分 不能用普通精馏分离 
3. 精馏的原理是 根据汽液混合物挥发度的不同,经过多次的部分汽化和多次的部分冷凝  ,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是 塔顶液相回流 塔底上升蒸汽流
4. 精馏计算中,q值的含义是_进料热状况参数_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q值越___表明精馏段理论塔板数越q线方程的斜率(一般)越当泡点进料时,q  1 q线方程的斜率=  ∞
5. 最小回流比是指  平衡线,提馏段操作线,精馏段操作线,以及q线方程的交点 , 适宜回流比通常取为  1.1―2.0  倍最小回流比。
6. 全回流  操作条件下,精馏段、提馏段的操作线与对角线重叠。此时传质推动力 最大  ,所需理论塔板数  最少     
7. 精馏塔进料可能有  5    种不同的热状况,对于泡点和露点进料,其进料热状况参数q值分别为    1    0   
8. 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  相等      ,液相组成  小于    气相组成。
9. 精馏塔进料可能有  5    种不同的热状况,当进料为气液混合物且气液摩尔比为2 : 3时,则进料热状况参数q值为  3/5     
10. 对一定组成的二元体系, 精馏压力越大,则相对挥发度  越大  , 塔操作温度  越低  ,从平衡角度分析对该分离过程  越容易进行 
11.板式精馏塔的操作中,上升汽流的孔速对塔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适宜的孔速会使汽液两相充分混合,稳定地传质、传热;孔速偏离适宜范围则会导致塔的异常现象发生,其中当孔速过低时可导致__漏液_______,而孔速过高时又可能导致__液泛______。
12. 对于不饱和空气,表示该空气的三个温度,即:干球温度t, 湿球温度tw和露点td间的关系为_t>tw > td__________; 对饱和空气则有____t = tw = td _      _____。
13. 用相对挥发度α表达的气液平衡方程可写为 y=ax/[1+(a-1)x] ,根据α的大小,可以用来判断汽液混合物分离的难易程度 ,若α=1,则表示  不能用普通精馏的方法分离 
14. 吸收操作是依据  溶解度的不同  ,以达到分离 气体  混合物的目的
15. 若溶质在气相中的组成以分压p液相中的组成以摩尔分数x表示,则亨利定律的表达式为  p=Ex  E称为  亨利系数  ,若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    惰性  气体。
16. 对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降低时,亨利系数E 减小  ,相平衡常数m     不变  ,溶解度系数H  增大  。在吸收过程中,KYkY是以  Y-Y*    和  y-y*  为推动力的吸收系数,它们的单位是    kmol/(m 2·s ) 
17 含低浓度难溶气体的混合气,在逆流填料吸收塔内进行吸收操作,传质阻力主要存在液膜中;若增大液相湍动程度,则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KYa值将 增大 ;若增加吸收剂的用量,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气体出塔浓度Y2  增大 ,溶质A的吸收率将  不变  ;若系统
的总压强升高,则亨利系数E  不变  ,相平衡常数m   增大 
18. 亨利定律表达式p*=Ex,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小,说明该气体
  易溶解气体    气体。
19.吸收过程中,若减小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  减小    ,吸收推动力  减小   
20.双膜理论是将整个相际传质过程简化为     气膜与液膜两个稳态传质过程 
21. 脱吸因数S可表示为 mqv/qL,它在YX图上的几何意义是 平衡线与操作线斜率的比值  。若分别以S1S2S3表示难溶、中等溶解度、易溶气体在吸收过程中的脱吸因数,吸收过程中操作条件相同,则应有S1   >  S2   >    S3
22. 不饱和湿空气预热可提高载湿的能力,此时H 不变  ,t  升高 ,φ 减小 ,传热传质推动力  增大      。
23.对于一定干球温度的空气, 当其相对湿度越 小    时,其湿球温度越  高   
14. 干燥过程是 传热  传质 相结合的过程。恒定的干燥条件是指空气的 温度    湿度 流速  均不变的干燥过程。在干燥操作中,常用  湿球温度计 来测量空气的湿度。
24. 恒速干燥阶段又称 表面汽化 控制阶段,影响该阶段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物料表面水分的汽化速率  ;降速干燥阶段又称 内部迁移 控制阶段,影响该阶段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物料本身的性质、结构、形状、尺寸  。在恒速干燥阶段,湿物料表面的温度近似等于热空气的 湿球 温度, 此阶段汽化的水分为  非结合  水。
二、选择题
1. 若要求双组分混合液分离成两个较纯的组分,则应采用___C_____
A.  平衡蒸馏         B. 简单蒸馏          C. 精馏 
2.精馏计算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A______。
A.再沸器算一块理论板  B.凝器算一块理论板     C.加料板算一块理论板
3.操作中的精馏塔,若增大回流比,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精馏段的液气比  A      ,塔顶
馏出液组成   A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4. 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xA=0.6相应的泡点为t1, 与之相平衡的气相组成yA=0.7,相应的露点为t2,则    C       
A. t1t2 ;      B. t1t2 ;        C. t1t2     D. 不能判断
5. 精馏塔的操作线是直线,其原因是  D     
A. 理论板假设                  B. 理想物系         
C. 塔顶泡点回流                D. 恒摩尔流假定   
6.两组分物系的相对挥发度越小,则表示分离该物系  B   
    A. 容易        B. 困难          C. 完全          D. 不完全
7.操作中的精馏塔,若减小回流比,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精馏段的液气比  B  ,塔顶馏
出液组成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8. 在精馏塔的图解计算中,若进料热状况变化,将使  B   
A. 平衡线发生变化              B. 操作线与q线变化         
C. 平衡线和q线变化            D. 平衡线和操作线变化   
9.用精馏塔完成分离任务所需理论板数NT为8(包括再沸器),若全塔效率ET为50%,则塔内实际板数为     
    A. 16层        B. 12层          C. 14层          D. 无法确定
10. 对接近常压的低组成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温度升高时,亨利系数E  A      ,相平衡常数m  C      ,溶解度系数H    C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不确定
11.若某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H非常大,则该气体为  A     
    A. 易溶气体;  B. 难溶气体; C. 中等溶解度气体;   D.不确定
12.在吸收操作中,以气相组成差表示的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为  B     
A. Y* Y    B. Y Y* ;        C. Yi Y        D. Y Y i 
13.在下列吸收过程中,属于气膜控制的过程是    C       
    A. 水吸收氢;  B. 水吸收硫化氢; C. 水吸收氨;   D. 水吸收氧
14.在吸收操作中,以液相组成差表示的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为  A   
A. X* X      B. X X*        C. X i X      D. X X i 
15.在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当吸收因数A<1,且填料层为无限高时,则气液相平衡出现在 C 
    A. 塔顶          B. 塔上部        C. 塔底        D. 塔下部
16.在一定空气状态下,用对流干燥方法干燥湿物料时,能除去的水分为 D ,不能除去的水分为  A 
A. 平衡水分      B. 结合水分        C. 非结合水分        D. 自由水分
17.在干燥实验中,随着空气流量的提高,恒定干燥速率  C      ,临界含水量将  B   
    A. 不变          B. 减少          C. 增大        D. 不一定     
18.湿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       
A. 非结合水      B. 自由水分      C. 结合水      D. 临界水分
19.已知湿空气的如下两个参数,便可确定其他参数       
A. Hp         B. Htd          C. Ht        D. Itas 
20.同一物料,如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加快,则该物料的临界含水量将      
    A. 不变          B. 减少          C. 增大        D. 不一定 
21.湿空气在预热过程中不变化的参数是    D   
    A. 焓            B. 相对湿度      C. 湿球温度    D. 露点 

本文发布于:2023-05-09 19:31: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935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操作   过程   精馏   组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