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家智能变电站不断发展过程中,微机防误系统也不断完善,各项技术发生了很大改变,这种新型系统改变了以往工作形式,同样控制系统也不断提升着控制性能,且信息交互环节日渐减少,这为远方遥控热备用提供了更好的操作条件与基础。而在远方遥控冷备用相关操作工作进行期间,通信环节涉及到的此模式存在一定不足之处。为此,本文着重研究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当中涉及到的远方操作安全防护技术,促使有关工作开展更加高效与安全。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远方操作;安全防误技术
引言
在我国大运行体系不断完善与发展过程中,调控中心所应用的远方遥控技术也同步完善与发展,而远方遥控操作要获得冷备用状态,就对遥控工作提出更高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要求。为使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更加完善与有效的建设,有必要深入研究系统涉及到的远方操作安全防误技术,从技术层面提出系统运行中相关问题解决办法,以加快调控、防误一体化远方操作安全防误系统建设。
1智能电网调度系统概述
在智能变电站全面建设过程中,微机防误操作系统所涉及到的各项技术也出现了重大变革,选用同变电站监控结合于一体的防误操作系统,能有效缩减监控系统信息量,并可将以往独立设置的微机防误操作变电站消除。首先,变电站涉及到的计算机五精度系统以及防误控主站均通过制造商提供的内部协议实现传输,而受到内部通信协议和系统架构限制,不同制造商生产的差异化变电站五防系统很难达到标准接入。其次,目前提出的远程遥控操作需求中既有通信协议缺乏相关通信握手机制,同时还缺少远程背靠背锁定继电器状态返校功能,这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无法与隔离屏障下的远程操作相适应。最后,防错系统和集中控制系统保持独立构建,使得设备状态信息无法和控制主站实现共享,所涉及到的数据库建设、绘图以及重复建模等又牵涉到较大工作量,在远程控制期间还缺乏一致的对象模型。为了使电网设备具有更加安全的远方操作,本文提出以主子站协同为基础的设备远方操作全过程安全防务总体框架。基于设备远程操作涉及到的整个信息传输过程,把远程操作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主站、分站、主分站。之后立足整体框架,对三部分远程操作相关安全风险进行综合分析。首先,主站侧于D5000平台当中进行安全防护检查。之后,统一的进行反错误模型构建。变电站停止把源节点向主站当中发送以实现维护,同
步对变电站唯一网络门以及接地线进行收集。根据反误操作模型当中涉及到的有关信息,促使主要分站和反错误逻辑防丢规则、反误操作交互机制实现有机联合,确保票证运行,以防出错。紧接着,以D5000平台相关服务总线为基础,把网络拓扑检查、控制信息检查、静态安全检查、短路电流计算检查、限流检查、权限检查全部打包至服务当中。最终,批量设备操作、单个设备操作以及操作票据等均对统一安全防错验证服务进行调用,以避免出现错误检查。以边界安全为基础的深度防控系统当中,关键子站协议传输层利用调度数据网络相关特殊保护与加密设备,促使数据安全传输,同时对IEC60870-5-104协议相关设备号以及点号实现了有效拓展。
2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构架
当前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中的稳态监控模型中并不具备防误模型,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为了更有效地对监控防误需求进行集中监控,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制定更有效的防误采集标准,也就是建立起更为完善的一体化数据模型。在对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中对智能房屋系统进行应用,可以进一步实现有效调控与防误,从而更有效地满足远方遥控的相关需求,甚至对调度指令进行有效的转变,全面提升调控操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对调控和防误一体化的远方
操作安全防误系统进行统一可以满足调控业务的全流程防误,也就是从调度指令再到监控环节中都要进行实时监控,从而进一步确保各项工作流程的全面性不受到影响。在此环节中,系统的建设与工作的开展还要尽可能减少人为工作的误差,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系统数据自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失误风险进行更有效的避免。
3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远方操作安全防误技术
3.1全过程安全防误技术
在我国电网系统不断发展过程中,已逐渐从之前的集中控制系统发展至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整个发展阶段使设备远程操作不断扩大着操作范围。远方操作涉及到的防误手段包含了以控制设备模型为基础的拓扑检测、以所定规则为基础的五精度系统,电网调度也通常会对两种方法实现组合应用,以防止发生错误。设备远程操作整个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为了解决相关问题,主要运用面向操作全过程的全站仪远动协议拓展技术,这其中又涵盖主站出错安全防范站以及相关站中技术,同时还涉及到命令操作期间相关通信安全验证,这些技术可有效弥补以往只对控制值和控制点数进行验证的简单验证方法存在的不足,并解决因为验证方法简单引发的误操作等问题。
3.2调控、防误模型一体化
在目前远方操作相关安全系统建设期间,一个关键性基础环节就是实现调控、防误一体化建设。为了对智能电网调度实现更加有效的控制,还需要科学分析调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防误所需模型信息。实际建设当中,变电站也需按照调控主站侧相关设备命名原则进行微机系统建模,若变电站微机系统已完成开发,也要同步按照有关信息实现信息转化或进一步匹配。调控、防误一体化建模期间,还要保证调控中心与站段具有相同的信息数据,最大程度的缩减因为两端数据模型缺乏一致性而引发的运行风险,并同步在此基础上使系统运行工作具有更高安全性与可靠性。
3.3安全防误规则
基于防误一体化进行远方操作相关安全防误系统的建设,还涉及到一系列防误规则,这其中主要两研究环节是站间逻辑规则和站内逻辑规则。所谓站内逻辑规则,主要是指变电站工作基于微机五防系统统一的监测和维护系统工作,以更加有效的调控主站,保证主站在实际工作当中通过防误采集规范把站内相关工作内容纳入调控主站,调控主站在这一环节也需智能分析并研究逻辑公式,同时在实际工作当中还要自动的向调控主站设备当中更新,
促使与逻辑公式库实现密切连接。若防误子站设备涉及到的逻辑公式在实际工作当中发生转变,也可转变成主动向调控主站当中传输逻辑公式。在调控主站充分做好校验和匹配工作后,才可实现自动更新,同步实现调控主站和数据库之间的有机融合,若此过程中逻辑公式发生校验不一致情况,系统可自动形成数据资料与告警信息。
结束语
在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中应用远方操作安全防务技术,有助于促进调控、防误一体化建设与发展,并为调控一体化提供更科学与积极的防误方法,保证智能操作管理更加安全与可靠。大量实验与研究证明,智能电网调度控制远方操作安全防误系统的建设可有效实现遥控操作、防误校核、监控操作票、检修申请单等环节一体化管理,不仅符合遥控操作提出的全过程管理要求,还能保证远方操控全面落实防误功能和其他各项操作要求。降低不规范操作的产生,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蔡玲玲.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及发展研究[J].新商务周刊,2018(017):200-200.
[2]林花.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安全的关键技术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6):459-459.
[3]贾敬茹.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安全防护的措施及应用[J].轻松学电脑,2019(002):1-1.
[4]佟兴渤,赵旭光,柴学军,等.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技术及发展分析[J].名城绘,2018,000(005):P.547-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