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课程表

阅读: 评论: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代码:080605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业务规格及教学要求:
1、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在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计算机软件基础理论知识和先进的开发技术,具备软件设计、开发能力和良好的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软件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
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软件、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计算机应用系统和网络工程的设计、开发能力,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工程建设、教学和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
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原则,本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软、硬件设计、开发能力和良好的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
(4)具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开发的基本能力
(5)熟悉有关广播电视、多媒体等相关技术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3、专业方向:软件工程方向、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方向
4、修业年限:四年
5、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6、主干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
二、课程设置
1、学时与学分分配
本专业课内总学时为2292(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或2288(软件方向)学时,学生必须修满195.5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包括10学分的公共选修课和31学分的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如下:
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方向:
必修课学分
必修课学时
应修选修课学分
应修选修课学时
公共基础课
38
568
学科基础课
33.5
552
专业基础课
38
536
20
280
专业课
13
184
12
172
总计
122.5
1840
32
452
软件工程方向:
必修课学分
必修课学时
应修选修课学分
应修选修课学时
公共基础课
38
568
学科基础课
33.5
552
专业基础课
38
536
20
280
专业课
13
180
12
172
总计
122.5
1836
32
452
2、教学方式
授课是教师教授知识的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采用新型授课方式和教学手段成为教学改革的必要方面。
(1)课堂授课
教师在大学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则是其内极为重要的一环。根据教育学的原则,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是辩证统一的。在普遍实行,讲一, 练二, 考三的教学方式后,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会进一步提高,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了。要普遍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抛弃照本宣科式陈旧的教学方法,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一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做到举一反三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给予学生以"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2)指导和自学相结合
在可能的条件下,要采用读书指导法。教师应指定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并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掌握某项知识,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优先试行此种教学方式。这样,有益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读书并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在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自学是完成好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实际上很多卓有成就的人物都得益于自学。若学生养成了自学的良好习惯, 并掌握了自学的正确方法, 我们的教育改革就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3)研讨和案例
在高年级应试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围绕着某个专题和案例进行讨论研究,老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集思广益、互相启发,活跃思维,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教学手段
我院近年来以极大的努力和投入,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多功能教室,配备了计算机、电视机和投影仪等器材设备,校园网络已经进人了每一个教室,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这些现代化教学设备是我们广泛采用新型教学手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必须采用以下先进的科技手段,强化课堂的教授内容,并且充分利用网络的有点,打破课内课外界限,将学习和教授的时间扩充到任意的时间段
计算机投影;
教学资料库;
网络化教学
三、教学进程
附件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方向)教学进程表
附件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教学进程表
附件3:辅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计划表
附件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方向)教学进程表
表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方向)课程进程表
 
 
 
 
 
课程名称
 
/
 
 
 
 
 
 
 
 
 
公共基础课
1
06210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5
32
12
2
2
062100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2
32
8
2
3
0621003
思想概论
2.5
32
12
2
4
0621004
理论概论
3
32
16
12
2
5
0621006
思想道德修养
2
24
12
8
2
6
0621007
法律基础
2
32
4
2
7
0331001
大学英语
17
256
32
4+1
4+1
4
4
8
0631001
体育
4
128
2
2
2
2
9
军事理论与军训
3
 
 
课程类别小计
38
568
64
20
32
11
11
8
8
学科基础课
1
1432001
高等数学A
11
176
5
6
2
1432004
线性代数A
3
48
3
3
143200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3
4
1422001
大学物理A
8
128
5
3
5
1422003
大学物理实验A
1.5
48
2
1
6 
0212001 
广播电视事业概论
2
32
2
7
14
工程制图
2
32
32
2
8
14
数值分析与计算方法
3
40
16
3
课程类别小计
33.5
552
48
10
16
4
2
3
专业基础课
1
12
电路分析基础与电子技术
4
52
24
4
2
12
数字电路
3
40
16
3
3
13
计算机导论
3
40
16
3
4
13
C语言
4
48
32
3
5
14
离散数学
5
80
5
6
13
数据结构
4
56
16
4
7
13
汇编语言
3
48
16
3
8
13
计算机组成
3
48
3
9
13
操作系统
3
40
16
3
10
13
计算机网络
3
40
16
3
11
13
数据库原理
3
44
8
3
 
 
选修课学分
20 
280 
 
 
112 
 
 
4 
6 
4 
4 
2 
 
 
 
课程类别小计
58
816
272
3
3
13
13
16
7
2
专业课
1
13
编译原理
3
40
16
3
2
13
软件工程
2
32
16
2
3
13
计算机系统结构
2
32
2
4
13
网络管理与系统安全
2
28
8
2
13
接口技术
4
52
 
 
24
 
 
 
 
 
4 
 
 
 
选修课学分
12
172
40
2
10
课程类别小计
25
356
104
11
14
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
31
总  计
185.5
2292
64
20
456
24
30
25
23
19
18
16
表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方向)选修课
 
 
 
 
 
课程名称
 
/
 
 
 
 
 
 
 
 
 
 
 
 
专业基础选修课
1
13
计算机通信
3
48
20
3
2
12
信息论与编码原理
2
32
2
3
13
VB(双语)
2
24
16
2
4
13
多媒体应用软件(双语)
2
24
16
2
5
13
网络多媒体技术
2
28
8
2
6
13
计算语言学概论
2
28
8
2
7
13
JAVA语言基础
2.5
32
16
2
8
13
INTERNET编程
2.5
32
16
2
9
10
动画技术
2
24
16
2
10
12
数字图象处理
2
24
16
2
11
12
广播电视宽带网络技术
2
32
2
12
12
电视节目制作网技术
2
32
2
13
12
DSP及应用
2
32
2
14
13
VC++
3
40
16
3
15
1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2
24
16
2
16
13
计算机图形学
2
32
2
17
13
Linux与windows操作
3
36
24
3
18
课程类别小计
40
548
184
6
9
8
8
8

本文发布于:2023-05-09 05:07: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928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技术   教学   计算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