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居动物模型 | 1 课时 | |||
教学目标 | 2、 过程与方法:掌握联动拉杆的原理并制作厚纸板移动拉杆;利用画、剪、贴装饰手法完成居动物的制作。 3、 情感与态度: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体验美术与科技、美术与自然的关系。养成科学探究的学习习惯。 | ||||
教学重点 | 利用联动拉杆的活动原理,设计制作会移动的居动物模型 | ||||
教学难点 | 了解联动拉杆连接点的作用,并制作开合自如的拉杆模型 | ||||
教学兴趣点 | 联动拉杆的伸缩性;君动物各不相同的姿态;小组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课 前 准 备 |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多种居动物的图片、音乐、微视频、居动物模型。 | 学具准备:居动物图片、厚纸板、圆图钉、厚双面胶、剪刀、油性笔。 | 充分准备,提高教学效果。 | ||
课 堂 导 入 课 堂 导 入 | 讲课先,由老师来给同学们讲述一个的短故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一年长的斑羚正在草地上悠闲地享受美食,一年幼的斑羚也在草地上快乐地玩耍着。突然,远处传来了狗叫声,一只年长斑羚知道,是猎人要进村了。它赶紧指挥所有的斑羚离开草地,可最后它们被猎人和狼狗逼到了伤心崖上。隔河对峙的两座山峰相距约六米左右,两座山都是笔直的绝壁。斑羚是无法独自跳跃过去的。它们着急得胡乱蹿跳。突然,年长斑羚“咩——咩”发出吼叫。好像所有的斑羚都听懂了这一声命令,老的斑羚排成一队,幼小的斑羚排成一队,每次出发都是一老一少的搭配。只见,幼小斑羚先出发,当它跳到最高点的时候,老斑羚纵身起跳,刚好和小斑羚的降落点接触到,小斑羚借助老斑羚的身体,再跳一次,便成功到达对岸。可是老斑羚却坠入悬崖。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这就是著名作家沈石溪先生写的《羚羊飞渡》,同学们听后,有什么感受吗? 老师:是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的生存机会,愿意牺牲老斑羚来挽救小斑羚,种之间的爱实在是让我们感动。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感受一被逼至绝经的斑羚为赢得种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从而体会居动物之间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学生分享听完故事后的感受) 学生在倾听故事和图片的结合,感受羚羊飞渡的场景,体会斑羚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的生存机会的感情,引发联想,激发兴趣。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故事的感染力来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 ||
课 堂 发 展 课 堂 发 展 课 堂 发 展 课 堂 发 展 课 堂 发 展 | 一、 认识居动物 1、 老师:从刚才的故事中我们 知道了羚羊是一一生活在一起的,是居动物,那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居动物吗?(学生回答完毕后播放居动物图片) 2、老师: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这 些动物要居在一起呢? 3、老师:非常正确。居动物指以体为生活方式,在生活中无论进食、睡觉、迁移等行为都以集体为单位,彼此间相互关照,相互协助的动物。那今天就让我们来制作居动物的模型,让居动物们都强大起来好吗?(写课题) 二、了解联动拉杆的科技原理 1、老师:翻开书本P44,看看《排子马》这个工艺作品中除了有居动物外,还多了什么吗? 2、老师:对了,是联动拉杆。其实联动拉杆的运用在生活中很常见,如放大尺、拉杆衣架等(展示相对应图片) 3、老师:那哪个同学能通过桌上的厚纸板告诉老师,你觉得联动拉杆应该是怎么制作的呢?接下来给一分钟仔细观察桌面的联动拉杆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准备好道具,然后小组派一名代表出来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的代表最先完成最简单的联动拉杆。 4、老师:非常A好,你真聪明,其实呀,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拉杆长度和连接处的位置制作一样的拉杆,接下来通过一个微视频看看还有哪些不一样的联动拉杆制作。(播放微视频) 5、老师:同学们都认真观看了吗?在视频里面,老师一共制作了多少种联动拉杆? 6、老师:很好,那同学们觉得联动拉杆还有没有其他的制作形式呢?那就留给同学们呆会制作给老师我看吧! 三、 居动物的表现方法 1、老师:好,我们熟知了联动拉 杆的制作原理,就可以在联动拉杆上添加居动物了。书本P45中,有没有细心的同学发现,这次在拉杆上的动物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回答后板书) 2、 老师:非常好,作品上的 居动物都是立起来粘在联动拉杆上的,而且高低不一,颜不一,姿态也不一样。那如此生动形象的居动物是怎么制作出了的呢?首先来看看它们的第一个特点:双面性,对于这个特征,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桌面上的动物模型,哪个同学知道是怎样制作的? 3、 老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辩一 辩,觉得哪副居动物造型是最美观的呢?(课件依次出示四幅图:第一幅是单同一姿态同一大小的动物造型图,第二幅是多种颜同一姿态同一大小的动物造型图,第三幅是多种颜不同姿态同一大小的动物造型图,第四幅是多种颜不同姿态不同大小的动物造型图) 4、 老师:为什么? 5、 老师:对了,这就提醒我们 待会在制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居动物的美观性。在美观性上还要注意不同动物应该添加上与之相符的图案,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来“想一想,连一连”,看看下面的图案应该适合哪种动物呢?(出示点、线、面的图案以及斑马、企鹅和鹿的外轮廓,让学生把图案装饰到相对应的动物身上)同学们真聪明,启示这就是我们绘画中最基本的点、线、面,只要灵活把点、线、面设计到我们的动物身上,我们的动物才会更丰富和好看。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是如何制作把联动拉杆和居动物结合在一起做造型的。(播放微视频) 6、 老师:看完之后,同学们知 道如何制作了吗?老师提问一个小问题,当老师把剪好的动物粘在拉杆上是,是如何粘的? 四、学生讨论并合作制作模型 1、老师:非常仔细观察!好! 相信同学们都已经熟知好制作的技巧了!接下来请小组内探讨交流:1、我们小组选择哪种动物为主题。2、组员分工:一名同学制作联动拉杆,一名同学负责粘贴,其余同学制作不同姿态、颜、大小的动物。小组讨论,开始。 2、老师:小组讨论结束,请小 组组长说说你们小组是打算制作哪个为主题的模型? 3、老师:听完你们的发表,老师非常期待你们的作品!但在开始前,你们知道待会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吗?很好,那现在就赶紧开始吧! | (学生:长颈鹿、斑马、水牛、海狮、企鹅等) 认真观看图片,感受居动物的习性,感受它们之间亲密友爱的关系。 (学生:因为他们都是弱小的动物类,也是食草性的,居在一起可以共同觅食、迁途和抵抗危险。) (学生:好!) (学生:拉杆) (学生代表进行比赛制作联动拉杆) (学生:3种) (学生:有) 通过学生自制和微视频的展示,了解联动拉杆的活动原理。体会科技知识的奇妙。 (学生:动物都立起来了;是两面的;颜不一样,大小不一样,姿态不一样。) (学生:对折卡纸,而且图案的顶部是要画在对折线处,剪的时候不剪断。) (学生:第四幅) (学生:因为第一幅颜单一,第二幅姿态一致,第三幅大小一致,第四幅才是最生动形象的。) (学生:斑马是线,企鹅是面,鹿是点。) (学生:把脚处往内折一折。) (小组进行讨论。) 通过欣赏教材中学生作品和教师的示范作品,观察联动拉杆模型的制作方法,尝试和小组成员合作设计制作居动物模型。 (小组组长发表。) (学生:安全使用剪刀和大头钉。) 在合作探究中养成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 通过合作和探究,了解联动拉杆模型的科学原理。了解创作的方法和步骤,突出教学重点。 通过教师示范,引导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轻松掌握创作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 ||
展 示 与 评 价 | 老师:由老师选一组作品出来,由小组成员托着,组长介绍作品和人员的分配。然后由那位组长去当小老师,选择她认为好的作品,然后第二个组长做作品简介,最后老师总评。(投票评分标准:联动拉杆有创意,动物颜鲜艳、姿态丰富。) | 1、 展一展:将完成 的作品展示出来,体验成就感。 2、 评一评:看谁设 计制作的居动物模型既好看又能移动。 | 1、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2、鼓励学生运用美术术语参与评价活动,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与评述能力。 | ||
课 后 延 伸 | 老师: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学会了制作联动拉杆,还合作完成了形象生动的居动物模型,知道了可以把科学用于生活中,同时也要关爱自然,希望不会再出现捕杀羚羊的猎人,让我们保护好这些可爱的居动物们吧。下课! 课后鼓励学生养成关心自然、关爱同学、热爱科学的良好品格。 | 学生课后搜集联动拉杆在生活中的运用,与同学一起分享、交流。 | 感知艺术、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 ||
本文发布于:2023-05-09 02:47: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927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