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所以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而如果做好痛风的饮食护理,将有利于疾病的恢复。那么,痛风患者的饮食以及注意事项是什么呢?下面我们进行系统的分析。
1痛风的发病原因
1.1种族与地区
痛风的发生率因种族和地区而异。欧美国家痛风的发病率较高,约占总人口的0.13%至0.37%,每年的发病率约为0.20%至0.35%。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东方人的痛风患病率很低。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经济迅速发展,蛋白质食品成倍增长。现在,痛风已成为日本的常见病。在我国台湾,情况也是如此。据报道[1],台湾农村痛风发病率为0.16‰,城市及周边地区为0.67‰。
1.2家族遗传
痛风是具有遗传易感性的遗传缺陷疾病。原发性痛风以常染体显性方式遗传,约有10%至25%的人有痛风家族史。痛风患者近亲中约5%至25%患有高尿酸血症,而不足1%的患者是由酶缺陷引起的。家庭中有痛风病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患痛风。
1.3体形
在40岁以上的肥胖中年男人中更为普遍,尤其是那些不喜欢运动,多吃肉类和蛋白质以及营养过剩的人。它通常并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等[2]。因此,就痛风的发病率而言,肥胖者比瘦人高,营养过度者比普通人高,中老年人比年轻人高。
1.4性别
性别对痛风的发生有重大影响。有数据显示,男性痛风约占痛风患者总数的95%,这表明男性的性别发病特征明显高于女性。但是,女性痛风患者的发病年龄几乎是绝经后(继发性痛风除外),并且月经正常的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极少出现痛风。这可能是因为雌激素促进了肾脏对尿酸的排泄。 1.5年龄
痛风发作的年龄特征比较明显。40至55岁之间为主要的发病年龄,平均发病年龄约为45岁,最老的可能超过70岁。年轻人甚至儿童也可能患有痛风,但在临床实践中很少见[3]。因此,在诊断儿童,绝经前妇女和30岁以下男性的痛风时应格外小心。近年来,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痛风发作的年龄也提前。人们在40岁之前发病并不罕见,必须引起注意。
1.6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可能对痛风的发生有一定影响,但远不及遗传,种族,生活条件和其他因素明显。在我国,青藏高原的游牧地区痛风发病率较高。高原缺氧症,尤其是那些从平原进入高原的高原缺氧症,可能继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在青藏高原上,有人观察到汉人移民到西藏后痛风的患病率增加,一些汉族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从大陆返回内地后,大多数痛风关节炎患者不再发作。很难确定这种变化是否是由高原低氧引起的,但是地理环境因素确实可以对痛风的发生产生影响。
1.7职业
痛风主要发生在生活条件优越的上流社会人中。临床调查显示,高收入中上层人士的痛风发生率远高于平民和体力劳动者。城市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血尿酸水平与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具有正相关性。在我国,痛风患者大多数是干部,企业家,知识分子和其他脑力劳动者,即所谓的“白领”阶层。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的条件优越,体力消耗低和生活水平较高。
2痛风的饮食和注意事项
2.1对总热量严格控制
为了保持或达到痛风患者的理想体重,最好使他们的体重比理想体重低10%至15%。要实现后者,关键是控制每天吃掉的总卡路里。总饮食应比正常饮食低约10%。不要吃太多的零食,也不要吃太饱。
2.2做到低蛋白饮食
痛风患者每公斤体重应给予0.4至0.5克蛋白质,严格控制每日的总蛋白质,大约在40克,鱼和豆类的摄入量应适当限制。每天喝1杯牛奶加2两猪肉或鸡蛋2个,以使人体对蛋白质
的需求得到满足,但注意不要太多。
2.3对脂肪摄入量进行严格限制
少吃脂肪,因为脂肪能够使尿酸的排泄减少。痛风患者每天的总脂肪摄入量约为50克,主要食用植物油,减少对动物脂肪的摄入。
碳水化合物对尿酸的排泄具有促进作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有:谷类、面、大米等,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应当多摄入上述食物,从而使热量的供应得到保证。
2.5不要饮酒,减少对咖啡、茶的饮用
酒精容易使乳酸堆积于体内,抑制尿酸的排出,易诱发痛风,痛风患者应当绝对禁止饮酒;痛风患者也不可以饮用过浓的茶和咖啡,不要饮太多。
2.6摄入足够的维生素b和c
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和c,每日在吃饭以后应当多食用苹果、柑桔,同时多食用绿蔬菜,从而保证机体摄入充足的维生素b和c。
2.7对含嘌呤高的食物严禁食用
在细胞核中含有一种成分为嘌呤。只要含细胞的食物中含有嘌呤,动物性食品中含有更多的嘌呤[4]。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包括碗豆、羊肉、牛肉、虾、鱼类、动物内脏等。痛风患者应尝试少吃或不吃。痛风患者应多吃一些嘌呤含量低的食物,例如西红柿、黄瓜、面包、鸡蛋、牛奶等,使外源性嘌呤减少向体内的进入,促进血尿酸水平降低。
2.8大量喝水
每日需要饮用充足的水,一般应该喝水200毫升至3000毫升,从而加快尿酸的排出。
痛风是一种流行的代谢病,可发生于不同国家及不同种族人,痛风的发生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因此,患者必须掌握痛风的饮食注意事项,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彩英.饮食护理配合运动疗法在痛风过程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名医,2020(02):171.
[2]孙岩.对高原地区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和痛风患者进行运动饮食调控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8):57-58.
[3]王海鸽,林志健,张冰,李高玺,王笑.高蛋白高钙饮食合并限制饮水建立鹌鹑痛风模型初探[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9,29(04):15-22.
[4]刘颖.饮食护理配合运动疗法在痛风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2):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