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发展路径创新,是适应当前发展趋势,改善发展不足的重要举措。结合对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现状与意义的剖析,及时认清运行问题,制定针对性地解决措施,目的在于优化广播电视媒体发展路径,实现社会服务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媒体;运行模式;传播载体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必须创新广播电视媒体模式,结合新媒体发展要求,综合其信息源处理、传输等技术,不断拓展广播电视媒体发展路径。新媒体时代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受众角位置,被动变为主动搜索,结合需求寻适当的媒体信息。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发展模式下,很多路径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要,新媒体冲击下面临更大的压力。尤其是单向性以及被动性等特点,导致广播电视媒体逐渐进入到发展瓶颈。面对这种情况,必须积极创新广播电视媒体发展路径,正面应对新媒体时代下面临的发展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现状
经济的发展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对于生活与工作的质量也有了更好的标准。选择传播媒介时不会受到传统媒介因素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新媒体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途径与方向[1]。与此同时,选择的传播媒介侧重点也出现了明显地改变,媒介的新奇性、便捷性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内容的实时性与趣味性的重要性也不断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广播电视媒体产生了影响。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分析可知,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的阻碍有三方面原因:首先,传播内容不够新颖,缺少
趣味性;其次,传播模式与编排结构缺少多样性;最后,跟新速度有待提升,新闻信息无法实现实时播报与更新[2]。
二、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发展路径创新意义剖析根据对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发展情况研究,发现广播电视媒体必须积极创新发展路径,跟随新媒体时代发展步伐,为广播电视媒体长远发展营造更理想的环境与条件。路径拓展创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详见表1。
表1-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发展路径创新意义改善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发展不足突出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优
势
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信息路径单一,受众不能及时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受众距离相对较远。当前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正处于发展瓶颈阶段,节目形式不够新颖,单一的传播途径下,影响广播电视媒体信息传播效率。但是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创新了传统理念,调整机械式播放节目的不足,尽可能满足受众对广播电视的需求,对改善广播电视媒体发展来讲,广播电视媒体发展路径创新意义重大。新媒体时代发展环境下,创新发展路径,综合运用网络技术,加大资源收集力度,提高资源核对与整理及时性,打破信息传播中空间、时间等方面的局限。以的方式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腾讯以及优酷等播放软件,受众灵活选择可观看内容,选择权更多。不仅如此,各种自媒体视频软件的推行,如抖音、
快手等,及时为受众传递着各种消息,都对广播电视媒体造成冲击,因
此必须以创新路径的方式突
出广播电视媒体优势,稳定广
播电视媒体地位。
三、广播电视媒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1.运营模式老化,盈利水平较弱
广告在传媒行业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着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客观因素影响,广播电视媒体受客观因素影响,其受众有着固定性特点,受以往技术不发达因素影响,传播媒介较为单一,这就使得广告商极为重视广播电视媒体。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新媒体运营模式逐渐兴起,这也一定程度上凸显出了传统媒体的不足与劣势,如播放次数、播放时间较为固定,投入成本相对较高。与传统媒体播放形式相比,新媒体有着更多的优势,如:受众体广、传播模式灵活、传播速度较快、点击量较高、不受时间的影响与约束等。
2.传播时代需求不匹配新媒体的播放模式、节目种类都具有较强的多元化特征,而广播电视媒体的节目种类与播放模式则有着相应问题,创新力度不够,传播内容无法满足当前的受众需求,与微博、优酷、腾讯等新媒体对比可以发现,两者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这使得广播电视媒体受众逐渐流失。这
也使得广播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品牌宣传力度也相对较弱。移动智能设备的发展与普及,信息传播的快速性与便捷性进一步提升,人们可不受时间与地点的约束随时获取新闻信息,而广播电视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则缺少实时性,不符合当前众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3]。
3.缺少人才与创新能力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行业之间的竞争力度,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逐渐提升。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新媒体也有了极高的标准与要求,新媒体也结合实际需求聘请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优化新媒体。而广播电视媒体仍使用传统的播放模式,而广播电视媒体多数人才也逐渐转移至新媒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广播电视媒体的技术优势。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也存在一定问题,使得技术创新环境的形成受到影响,这也阻碍了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
四、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发展路径探索有效措施1.打造广播电视媒体特品牌,加大其宣传与公信度对于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发展路径探索来讲,必须纵观传媒行业发展趋势,做好广播电视媒体基本宣传工作基础上,还要加大特品牌的打造力度,创新广播电视媒体宣传方式,提高在受众认识中的公信度。广播电视媒体传统宣传主要以广告位置,同时广告也是盈利的主要途径。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为了增强盈利能力,一定要积极创新宣传,寻更适合的途径,帮助受众更多地了解广
播电视媒体。结合广播电视媒体自身属性与模式,及时寻与新媒体运行的差异,以此为前提,转换发展劣势为优势,不断提高广播电视媒体的收听率、收视率。在特品牌的打造以及宣传优化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必须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完善筛选制度,必须坚持做到弘扬主流思想,对受众具有引导意义,随时传播正能量。如《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诗词
(下转第257页)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路径试析
任虎卿
(天津广播电视台,天津 300070)
“新冠肺炎”成为《新闻联播》首要的议题对象,其议题属性呈现多角度,如大量报道援鄂医疗队的典型人物、出征画面、一线场景,将武汉现状真实信息进行及时披露,从而有效遏制了谣言的产生及民众因为恐慌、不知道真相而可能产生网络舆情。
(三)舆论演化的能力
舆论引导力在网络舆情应对中的效果,集中体现在舆论演化能力上。网络舆情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舆论场中各种舆论会进行交锋变迁。舆论引导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舆论引导的指向中主流的舆论应该占据舆论引导的阵地,非理性的错误舆论应该被有效的引导、消除。因此,所谓网络舆情演化的能力,就是主流媒体根据舆情的发展予以规范和调整的能力:一方面,保证舆论场中的观点表达可以自由而开放,保证舆论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新闻传播的规律和舆论宣传的规律,对舆论场的生态和舆情走向进行调控,以让正确的主流的舆论成为舆论场的主流,让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得到充分展现。
2020年12月8日,四川成都一确诊病例的行程轨迹引发热议,持续发酵,形成了网络舆情事件。病患个人隐私被泄露并遭受到谣言攻击、侮辱谩骂等网络暴力。中央电视台9日迅速回应,主持人海霞在新闻播报中进行评论:“她对疫情传播该负什么责,还需调查认定;即使真有责任,也不是曝光其信息的理由。”“个人生活不是公共话题,防疫才是!”“我们的敌人是病毒,不是感染病毒的人。”“战疫要讲科学,更要讲法制。”新闻评论对新闻事件进行的判断及理性分析,充分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对舆情的走向进行了有效、正面的引导。
参考文献:
[1]刘岩芳,齐春萌.《网络舆情的主体、客体和方法分析》,《传媒观察》2020年9月.第68页.
[2]计永超,刘莲莲.《新闻舆论引导力:理论渊源、现实依据与提升路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年9月,第18页.
[3]骆正林.《媒体协同与议题竞争》《传媒观察》2020年10月,第27-29页.
(上接第235页)
大会》等,节目播出后不仅取得非常好的反响,同时为受众传播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对青少年更有引导与教育的意义。
第二,节目形式的创新至关重要,将传统节目形式进行调整,为了更好地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在节目中增加互动或者电话连接等形式。进一步丰富节目内容,增加更多受众感兴趣的新鲜元素,吸引受众对节目的关注。广播电视节目关注度增加,便会吸引更多广告商的关注,从而使影响力和盈利率得到增强。
2.充分融合新媒体理念与技术,打造全新广播电视载体
广播电视载体的创新也是媒体发展路径之一,并且是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有效措施。深入剖析新媒体发展环境中广播电视媒体发展创新的契机,认识到传统模式的单一与不足,及时转变广播电视媒体管理理念,坚持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学习新媒体快速发展与稳定进步的方法,及时创新广播电视运行体系,
打造全新广播电视载体。
首先是将切入点主体设定为传播形态,根据新媒体运营模式以及网络技术等支持,将广播电视媒体相关节目播出路径拓宽,由此提高广播电视媒体节目宣传与传播能力。
其次是及时对信息源进行辨别,杜绝出现虚假信息传播的情况。广播电视媒体作为主流媒体,是其它自媒体的引导力量,因此信息真实性的保证非常关键,也是广播电视媒体权威性的体现。通过对信息源的考核,将广播电视媒体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积极打造新的一体化平台,全方位创新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增加内容深度与新颖性,由此提高广播电视媒体长远发展的综合实力。
3.积极调整广播电视传播角度,打造专业性广播电视团队
广播电视媒体的路径创新以及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优化,需要积极调整传统传播角度,从受众被动接受消息转变为主动模式。转变广播电视媒体传播立足点,根据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优势,进一步丰富内容,增加与受众互动频率,将关注度不断提高。打造专业的广播电视媒体推广团队,提高团队的综合素质,不断接受正能量的培训教育,为团队深造创造有利条件,不断为其灌输新的传播理念,在此基础上增加发展路径。
五、结论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媒体作为社会主流媒体,新媒体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很多方面冲击着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形式。基于此必须及时对广播电视传播形式以及路径等进行创新,转变广播电视运行理念,增加与受众的互动,缩短与受众的距离,让广播电视真正走进受众生活,积极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引导与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峰.浅析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多元化发展路径[J].新闻传播,2020(16):171-172.
[2]李君,陈虎.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发展困境与突破路径探析[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13):374-375.
[3]李欣.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业务发展路径研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13):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