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SEN易普森RTQF-10-ERM多⽤炉操作指南
⼀、准备⼯作
1、多⽤炉⽣产线周围,料车⾏⾛区域内不得有异物,⽣产线场地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消防器材必须放置在明显的位置。
2、⼯件进炉前应⾸先检查空炉温度,设定在900—930C为宜,以免⼯件进炉造成降温过低。
3、将待处理⼯件,根据⼤⼩结构不同,装⼊专⽤或合适的料盘/料筐。装炉量⼀般情况下以最⼤装炉量的70-80%为佳,最⼤不能超过1000Kg (为⽑重,含料盘/料筐重量)。然后送⼊清洗机清洗并烘⼲,或在回⽕炉⾥预热。
⼆、启动多⽤炉⽣产线的辅助设施
1、接通主电源开关,检查电压值为380± 5%V。 2、启动循环⽔系统,使供⽔压⼒为0.2-0.3MPa。
3、启动压缩空⽓系统,使压缩空⽓出⼝压⼒为0.5-0.7MPa,主炉单机⼯作压⼒最
⼩不得低于0.6MPa。
4、所有压⼒传感器必须设定在适当的⼯作压⼒上。
5、检查液化器/丙烷压⼒,使其出⼝压⼒为20-30KP&
6、检查N2压⼒,使其出⼝压⼒为20-40KPa。
三、启动设备
1、检查各限位开关是否准确可靠。
2、检查料车的运⾏状态及各停车位置是否准确⽆误。
3、确认设备处于启动前的状态(内炉门关闭,外炉门处于外推状态,并有100伽缝隙,淬⽕升降台处于装载位,炉链,附推处于初始状态,各冷却⽔阀均处于打开状态)。 4、将油槽温度限制器设定在150C,调节风扇及氧探头的冷却⽔流量,使其出⽔⼝⽔柱直径约为5-6mm出⽔⼝⽔温为30-40 C 为宜。冷却⽔流量不宜过⼤,否则易使风扇及氧探头的⽔⼊⼝处出现温度过低,在对应的炉膛内壁易形成⽔冷凝。
5、调节淬⽕室炉壁冷却⽔的⽔流⼤⼩,观察出⽔⼝的出⽔状态为控⽔状态即可(⼀旦调节好,以后不必再动)
6、检查淬⽕油槽的油位,使其达到油标指定的油位,油位过低,必须及时添加。
7、接通控制柜上的主电源和控制电源开关,待 PLC 正常运⾏后按故障复位按钮。
8将加热器超温控制器设定在1100^0 (根据使⽤⼯艺的最⾼温度) 9、加热室超温监控的上限设定在最⾼⼯作温度以上
20-30 C,通过按“报警关/灯
测试”和“故障复位”按扭使超温保护起作⽤。
四、加热 1、将主炉外炉门左侧操作⾯板上的加热室风扇开关设置在
“2”的位置。(1⼆关、2=
开、ST=⼿动) 2、通过TP177A 触摸屏将加热室温度设置为100C ,保温1⼩时后,然后将加热室温度设置为
250E ,保温4⼩时,以后每隔2⼩时将加热室温度提⾼100C,直到850E 再保温1⼩时(整个加热过程如下图所⽰),以上升温速度仅适⽤于停炉时间很短(1-2 天)的情况,如果停炉时间较长也可适当降低升温速度,即将每个保温时间延长。
⼼C
/ 750C
冷炉升温过程⽰意图 3、打开液化⽓阀门,关闭外炉门,点燃排⽓⼝尾⽓长明⽕的点⽕烧嘴
4、启动C/N (⽓氛)⾯板
启动C/N ⾯板须满⾜以下六个条件:
250 C
350C
2h 650 C
2h
450 C
2h 1h 1h
1
4h 2h 2h
探设备处于“on-line”(联机,即PC机与PLC建⽴通讯联系)状态;
探炉温必须超过750C(—般在850C以上);
探有氮⽓通⼊且流量浮⼦略⾼于传感器;
探尾⽓长明⽕已点燃;
探压缩空⽓在规定范围内(不能低于0.5MPa;
探液化⽓、氮⽓、甲醇、丙烷,供应正常;
①将控制系统设置在“连机”状态;将炉料信息设置在“⼿动”状态。
③打开氮⽓管路上的⼿动阀,使氮⽓流量计的流量在4-5m3/h。
③打开甲醇、丙烷管路上的⼿动阀。
◎将内炉门开关置于“ T开的位置,待内炉门打开后,再将外炉门开关置于“1”开的位置,待⽕帘点燃后,外炉门打开。
③如有报警,同时按下控制柜上的报警关/灯测试和复位按扭,消除报警。
⑥按下“保护⽓体开”按扭,并保持⼀段时间,此时如满⾜条件,电磁阀打开,空
⽓⿎风机启动,调节甲醇流量(3.0 nVh ),丙烷流量(0.3-0.5m3/h ),同时观察炉膛进⽓孔处有燃烧的⽕焰时,说明C/N⾯板启动成功,此时关闭内炉门和外炉门,C/N⾯板启动程序完成。
⑦观察C/N⾯板上的各种介质的常规流量(设定好后只要外部供应正常,压⼒正常的话,可不必调整任何阀)。
氮⽓流量:4-5m3/h(启动C/N前充氮⽓的流量),2-3m3/h(启动C/N后充氮⽓的流量)丙烷流量:2-3 L/h
炉门打开时氮⽓流量:4-5 m3/h
氧探头参⽐空⽓流量:20 L/h
氧探头清洗时空⽓流量:80 L/h
⑨如果所需氮⽓流量低于设定值,15秒后C/N⾯板停⽌,并出现故障报警(“保护
⽓开”按扭指⽰灯会闪烁,控制柜上的故障灯和模拟图相应指⽰也闪烁)此时可调节相应介质流量或调节设定压⼒,然后再重新启动C/N⾯板。
③C/N⾯板突然关闭时的重新启动
当出现以下四种情况时,C/N⾯板随即关闭,且相应指⽰闪烁。
探加热室温度降到750C以下,“750C延时I”和/或“750C延时U”安全时间结束(⼤约1.5h 后)。
探氮⽓流量低于设定值。
探压缩空⽓低于外炉门压紧⽓缸压⼒监控的设定值(⼤约0.4MPc)o
探停电。
O如果C/N⾯板具备启动条件,⽽且炉门也没有打开过,则启动C/N⾯板不必打开任何炉门⽽只需直接按住“保护⽓开”按扭,(观察01控制柜内410k7,410k8是否吸合,吸合的话⼿动按410k3,410k3会⾃动吸合)即可。如果时间超过30分钟,则设备必须先要仔细排⽓,才可按照
C/N⾯板启动程序,重新启动C/N⾯板。
五、⼯件装炉(⾃动⽅式)
1、将控制柜上的⽅式开关置于“操作”⽅式,运⾏⼯艺时不得随意改动。
2、通过计算机在相应的“菜单”中确定所要使⽤的炉号。
3、在TP177A触摸屏上设置⼯艺时间21、22、27和28时间为10-30分钟(炉门安全和清洗淬⽕室时间),第⼀次设定后不得随意改动。
4、进⼊相应的“菜单”,调⽤对应的程序。程序调⽤且⼯艺时间21、22、27和28 计完后,控制系统给出装料信号,铃响,“装料”“按扭亮。
5、通过装卸料车、传送料台将已清洗、烘⼲过的⼯件送往外炉门,使装卸料车对
准炉门,⽌________ (两边间隙⼀样)
6、按下装料按扭,外门点⽕装置会⾃动点⽕,外炉门会⾃动打开,⽤装卸料车将⼯件装⼊淬⽕室中,然后再次按下装料按扭,外炉门关闭,此时加热室氮⽓追加阀门,
甲醇追加阀门⾃动打开(定时器107),淬⽕室氮⽓阀门⾃动打开(定时器106)⼀般设定为5-10分钟。
六、⼯件由淬⽕室传送到加热室,加热室传送到淬⽕室,
1、⼯件在淬⽕室内通过排⽓时间(⼯艺时间计时器21, 22)⼀般设定为20分钟。后,离合器会⾃动吸合,中门⾃动打开,通过淬⽕室内附推机构将⼯件由淬⽕室传送到加热室,离合器⾃动返回。加热室氮⽓追加阀门和甲醇追加阀门⾃动打开,淬⽕室氮⽓阀门⾃动打开(定时器106,107)⼀般设定为5-10分钟。中门在⼯件由淬⽕室传送到加热室前5分钟,检查压缩空⽓压⼒是否在规定压⼒范围内。热处理⼯艺程序⾃动进⾏。
2、在⼯件由加热室传送到淬⽕室以前5分钟,检查压缩空⽓压⼒是否在规定压⼒范围内。
3、⼯件在加热室的程序执完成后,淬⽕室升降台会⾃动上升,将淬⽕平台置于淬⽕位。加热室炉链⾸先空转半周,将热链导⼊⾮受⼒状态,此时内门⾃动升起,然后炉链将⼯件推送到淬⽕室,内门⾃动降下关闭,淬⽕平台⾃动⼊油。
4、对于⼯件在加热室到淬⽕室油冷⽽⾔,在⼯件淬⽕⼊油中之前,淬⽕油温度应达到⼯艺设定值。
七、⼯件出炉
1、淬⽕室的程序完成后,炉⼦控制系统给出卸料信号(铃响,卸料按钮亮)。
2、将装/卸料车开到待出炉的外炉门处,对准外炉门(车⾃动停⽌位置)。
3、按下卸料按钮,⽕帘点燃,外炉门打开,⽤装/卸料车将⼯件从淬⽕室拉到装/ 卸料车上。
4、再次按下卸料按钮,后炉门关闭,程序结束。
⼋、关闭炉⼦
1、关闭C/N⾯板
关闭C/N⾯板的必备条件
探加热室的温度必须在750C以上。
探尾⽓长明⽕必须处于⼯作状态。
①⽤相应的⼿动开关打开内炉门和外炉门
②关闭通向C/N⾯板控制系统管路上的所有⼿动阀门。
按下“保护⽓体关”按扭,保持15秒后,C/N⾯板关闭。故障指⽰灯和模拟图相应指⽰均会闪烁。
②将加热室风扇开关置于(“ST”)⼿动的位置并保持⼀段时间,使加热室处于通风状态,以吹出炉膛中残存的⽓氛。
②观察并确认炉底板缝隙中及炉膛内没有⽕焰冒出时,关闭内炉门。外炉门落在150mm的顶杆上,⽓缸在外推位置不要压紧炉门,然后关闭尾⽓长明⽕和后炉门⽕帘,并把计算机设置为脱机状态。
2、停机
②关掉计算机电源和UPS电源。
②关掉炉⼦保护⽓供应管路上的⼿动阀。
②在TP177A接触屏上将加热室温度定为0C,也可将超温监控温度设置为0C, 采⽤⾃然降温。
②在TP-177A触摸屏上将油循环开关关闭,使搅拌电机停⽌⼯作。
②当炉温降⾄200C以下时,关闭控制柜上的控制电源和主电源开关。
九、⼿动操作(调整⽅式)
1、将控制柜上的⽅式开关置于“调整”⽅式,点燃尾⽓长明⽕,故障复位。
⼿动打开炉门。
2、将升降台处于进料位置,离合器开关置于“ 1”离合器吸合。
3、将内炉门开关置于“ 1”打开内炉门。
4、将推料装置开关置于“ 1”推完料,再将推料装置开关置于“ 0”推料装置返回。
5、将升降台只有处于上位,将炉链开关置于“ 1”,炉链运⾏0—1/2。运⾏完后再将炉链开
关置于“ 2”,且内炉门已经打开时,推进链运⾏1/2—1,到达原位后停
⽌。
7、将内炉门开关置于“ 0”,关闭内炉门。
8将后炉门开关置于“ 0”,关闭后炉门。
(离合器开关置于“1”时离合器吸合,置于“ 0”时离合器返回)。(“升降台开关置于
“2”时,升降台下降(处于进料位置);将升降台开关置于“ 1”时,升降台上升(处于淬⽕位置)。
⼗、⼏种特殊情况及处理办法
1、周末停产时的炉⼦状态
①如果短期停产,在炉⼦中没有⼯件的情况下(⼀般指待料状态),可将加热室的
温度设定在900r,将碳势设置在0.4%C,空炉运⾏(连机控制)。
③如果停产时间较长,待⼯件出炉后,可关闭C/N⾯板,然后将加热室温度设定在800r(脱机控制),炉⼦外门落在顶杆上并保持外推状态。
2、停电及设备故障状态下炉中⼯件的处理
探停电时最重要的是迅速启动备⽤⽔源,确保炉⼦风扇和氧探头冷却⽔供应。
①停电时间少于20分钟,来电后计算机仍处于连机状态。
直接按下“保护⽓体开”按钮重新启动C/N⾯板,此时系统继续执⾏原程序,须由有关⼈员对执⾏程序做相应修改,以完成后续过程。
②停电时间较长,⼯件停在加热室中,炉温降到750C以下,计算机不要联机。
探此时应保证有⾜够的氮⽓通⼊,来电后若要将⼯件直接出炉时,可先在TP-170A 触摸屏上分别选择加热室⼯艺⽅式“ 1”和淬⽕⼯艺⽅式“ 1”(空冷)。
探⽤TP-177A触摸屏分别调出加热时间计数器CTR1、CTR2,并为其设置最短时间(1分钟)。将冷却时间计数器CTR11设定为180分钟,并将炉温设置点设定为当前实际温度,待上述程序运⾏完后,恢复计数器设定值(CTR1、CTR2各10⼩时)
探然后,当上述时间计完后,⼯件⾃动由加热室传送到淬⽕室,该过程可从TP-177A的模拟图中观察到。当⼯件冷却时间(CTR11的时间)计完后,将料车开到外炉门,将⼯件从淬⽕室中拉出。
探Carb-o-prof出故障时,也可采⽤以上操作。
探如果连机,则重新执⾏⼯艺,这也须由有关⼈员对执⾏程序做相应修改,以完成后续过程。
⼗⼆、设备的维修保养
1、⽇常维修保养
①经常检查设备冷却⽔,⽔压不⾜及其它原因导致冷却⽔不顺畅时,应及时清理有
关的⽔过滤器。
②经常清理压缩空⽓过滤器。
当氮⽓电磁阀或丙烷管路,甲醇管路堵塞时,必须及时清理。
②经常检查溢油系统油位和油槽的油位,按规定重新添加⾄油标位。(炉底部U型
管)
⑤经常检查电⼦打⽕器和⽕焰监测器的正常功能,上⾯有油、烟渍⽴即擦⼲净!
②⼯件每从外炉门出炉⼀次,⽴即将外炉门上的烟渍擦⼲净,保持外炉门清洁。
②经常检查各介质管路、阀门是否有泄漏,如有泄露及时修理。
②经常检查氧探头参⽐⽓和清洗时的规定流量(清洗⽓80L/h,参⽐⽓20L/h)!
2、周维修保养
②周末维护炉体各部位、元件,管路及配电柜、仪表、计算机屏幕等。
②每周清理⼀次配电柜的过滤⽹,使柜内保证通风良好。
②每周检查⼀次各⽓液缸是否泄漏,如有泄漏及时修理。
②每周清洗内门⽓缸和升降台⽓缸上的消声器,以免堵塞下次⽓缸排⽓。
3、⽉保养
②检查所有的空⽓、⽔、油及⽓体管路,如需要更换损坏的密封。
②检查风扇、油搅拌器马达声是否平稳(听声⾳),如果声⾳过⼤,震动厉害,应
进⾏维修或更换。
②从⽓氛超压盖上清除积聚的污物。
②检查整个⼯件输送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②移去链槽盖板,检查链槽内部是否有沉淀碎⽚并进⾏清理,然后重新盖上盖板并
保证炉⼦⽓密性(需要关闭C/N⾯板并排⽓后进⾏)。
②根据润滑部位,⽤相应的润滑剂按期润滑各电机轴承、炉链电机轴承和其他部位。
2、设备维护
①检查控制柜和开关箱的内部及外部,保证接线完好及清洁,周期为每⽉⼀次,并记录。
②检查信号灯是否完好,每⽉⼀次,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