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基础2传声器原理与拾音技术》教学大纲

阅读: 评论:0

录音基础2:传声器原理与拾音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Basic of Microphone and recording technology
授课对象:录音艺术专业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
学分/学时:8/128
教学方式:理论讲授、录音棚实践
考核方式:理论笔试、实践录音作品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是带领学生掌握传声器工作的原理和了解传声器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的不同设置,主要课程内容为立体声拾音技术。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传声器原理与拾音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基本掌握传声器原理、立体声拾音的理论、方法和技巧。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传声器工作原理及分类并全面了解各种拾音方法。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的具体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四、作业、实践环节
作业为教材每章节最后的“思考题与作业”。
五、建议教材
李伟编著. 立体声拾音技术.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1] 李宝善编著.近代传声器和拾音技术. 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84.
[2] 李宝善编著.立体声应用技术.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2.
[3] J. 耶克林著.熊国新译.音乐录音.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4.
执笔人:吴锐
教研室主任签字:肖俊珍
二级学院院长签字:

本文发布于:2023-05-07 13:30: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908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传声器   原理   录音   理论   学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