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丝织网常见网病及处理方法
作
业
指
导
书
(高级版本)
2013.02 试行—————————————————————————————————————————————
一、双线
产生原因:
两根相邻的经丝穿在同一钢筘孔里,常造成经丝双线。纬丝双线在编织中不常出现。 预控措施及处理方法:
织网过程中应勤检查网面,尤其是断经后接好经丝应用放大镜检查网面是否是双线。二、并线
产生原因:
相邻两根以上的经丝处在同一个综上,无论是否穿入同一个筘眼,那么在网面上就形成经丝方向的并线。在同一个交口内织入两根以上的纬丝,就会形成纬丝方向的并线。多数并线是在纬丝方向,断纬后重新引纬未能正确确认绞口或经线断丝后留在织口上的那半截经丝织入网内造成的。 预控措施及处理方法:
尽量减少经丝断头次数,细心操作。断纬后必须先操作反向寸动按钮,把能拆除的纬线
拆出,再操作正向寸动按钮重新引纬线,重引时需认真确认绞口,避免出现并线。
三、跳线
纬线丝不吃绞,局部交织错误。
产生原因:
织网过程中,局部经丝被丝头、花毛,接头尾巴绊住,失去绞口,纬丝织入造成跳线。 预控措施及处理方法:
及时清理断丝丝头;上岗应按规定着装,机台正常运转时应随时巡检,如发现纤维、碎丝等应及时清理。
提高接头质量;勤检查网面
四、松丝松线(图5-6)
个别经丝或纬丝松动移位,弯曲突出网面。
产生原因:
1、挂松经丝:如剑带头不光,综片有毛刺,纬线余丝打勾等挂松经丝。接头有小尾巴挂松相邻经丝。 2、经轴下有多余经丝乱头未清理干净,经线有时被扯松。
3、钢筘筘孔夹丝。如:筘孔偏小;筘片锈蚀;钢筘磨损过大,或安装不正确,夹紧力度不均匀。
4、整经不合格,如出现松轴勒陷、掖头、垮边、严重凸凹不平、压线等,在织网过程中被压住的经丝会因为相邻经线压住而不能顺利放出而被拉松甚至拉断。
5、交杆上的经丝穿绕不顺,经丝被交杆绊松或交杆表面有勒痕,造成夹丝。
6、大量断经后没有处理好。
7、交杆后面的经丝不顺,如斜线角度过大,在通过交杆时容易被相邻的经线压住,使经线不能顺利通过交杆,造成经丝时松时紧。
8、在高目数网过程中,有衣物纤维或小段碎丝落在处于运动状态的织物经线上时,经线被卡住,造成局部不能顺利分绞,产生松丝。
9、经轴断丝甩下的经线在缠绕时要注意,指甲、纽扣等不要将经丝挂松。
预控措施及处理方法:
1、综片有毛刺:
1)将综片有毛刺的地方用细砂纸轻轻打磨,消除毛刺;
2)更换毛刺严重的综片。
2、剑带不光:
1)检查剑带簧上的小螺丝是否松动或凸出;
2)用手轻触剑带头感觉是否有毛刺,若有毛刺或勒痕,用细砂纸轻轻打磨平整,如毛刺或勒痕严重,可用合金挫修平,再用细砂纸磨光。
3、经轴下的乱丝应及时清理干净,经常巡视机台。
4、钢筘应定期保养,经常清理钢筘里的灰尘和油泥,如夹丝严重应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5、交杆后的经丝不顺,斜绕度大的应将其剪断,取经轴上相对位置顺直的经丝接好。
6、保持机台四周干净、整洁,上岗应按规定着装,机台正常运转时应随时巡检,如发现纤维、碎丝等应及时清理。
五、顶扣
经丝接头处衔接松弛顶出网面。
产生原因:
接头质量差
预控措施及处理方法:
加强接头训练,接头质量一定要达到紧、光、直,两
指捏住接头滑动时无滞涩和剐蹭感。
六、窝纬和回鼻
纬线在网内窝曲不直而超过特大网孔称为窝纬;经丝或纬丝严重窝曲而形成丝圈突出网面称为回鼻。
产生原因:
1、窝纬产生的原因:窝纬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纬丝没有被拉直。
1)纬丝张力装置调整不当,导致纬丝张力松,张力不稳定,忽大忽小;
2)右边丝不起作用或作用不大;
3)右边丝绷得太紧,对纬丝作用太大。
2、回鼻产生的原因:纬丝推入织口后严重不直或经丝的严重松丝是产生回鼻的主要原因。
1)纬丝强度大,打勾;
2)边丝丝径偏细、边丝松、边丝缺丝;
3)走纬机构中夹丝片过松或因被纬丝磨出沟槽,减少或失去了对纬丝张力的控制;
4)边丝平综时间过晚,开口器松纬过早,使纬线回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