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
冷却器,具体说是一种高效直冷冷却器。
背景技术:
2.随着风力发电机功率的不断加大,常规的空空冷却器、空水冷却器对应的性能加大,加上当前社会形势下的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常规冷却器风机放置在冷却器内部,风机发生异常后,需要拆卸外部过滤器,抽出风机,费时费力,且影响到冷却器整体结构,体积增大,影响使用。为此结构型式及冷却原理的变更,也是风电冷却器市场的一次变革,今后直冷冷却器将占领风电冷却器市场的主导地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装配、维护便捷,冷却效率、性能稳定的高效直冷冷却器。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直冷冷却器,包括
框架壳体,框架壳体下端中部开设吸
风口,框架壳体下端吸风口两端开设回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壳体内设抽风管,抽风管下端接吸风口,抽风管接出框架壳体长度方向一端外设的离心风机,框架壳体的宽度方向前、后侧壳体上均开设多个进风口,每个进风口内依次设置过滤器、干燥器;所述吸风口下接出框架壳体外扩的导风筒。
5.所述抽风管外裹绝热层。
6.所述过滤器为初效过滤器和/或精密过滤器。
7.所述进风口外设进风格栅。
8.所述进风格栅上蒙有钢丝网。
9.本直冷冷却器安装在发电机上部,冷却器通电运行后,发电机内部的热空气被离心风机经抽风管经吸风口吸出,经过冷却器内部抽风管排到大气中。发电机热气排出后,发电机内部形成负压,外界冷空气被迫经由冷却器的框架壳体上安装的多个进风口过滤、干燥后进入发电机进行冷却,不断循环。离心风机放置在冷却器侧面端部,较常规冷却器放在冷却器内部中间更加充分利用了机舱空间。侧放的离心风机可以加大尺寸提高电机的功率,加大对应的叶轮规格,从而提升冷却器的冷却性能,同时较常规的冷却器后期维护更加方便,可随即查看、维护、维修。后期的维护成本大大降低。本直冷冷却器,较常规的空空、空水而言,省去了铝管、换热器等热交换媒介,产品结构简单,物料成本、制作成本大幅度降低,市场占有率提高,成为近几年风电冷却器主打产品。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图1内部结构示意图。
12.图中:框架壳体1、吸风口2、回风口3、抽风管4、离心风机5、进风口6、过滤器7、干燥
器8、导风筒9、进风格栅10。
具体实施方式
13.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14.图1、2所示:一种高效直冷冷却器,包括框架壳体1,框架壳体下端中部开设吸风口2,框架壳体下端吸风口两端开设回风口3,框架壳体内设抽风管4,抽风管下端接吸风口,抽风管接出框架壳体长度方向一端外设的离心风机5,框架壳体的宽度方向前、后侧壳体上均开设多个进风口6,每个进风口内依次设置过滤器7、干燥器8;所述吸风口下接出框架壳体外扩的导风筒9。
15.在本实施例基础上,可在抽风管外裹绝热层,用于阻热。
16.在本实施例基础上,将过滤器设计为初效过滤器和/或精密过滤器。
17.在本实施例基础上,在进风口外设进风格栅10,进风格栅上蒙有钢丝网,用于防尘防虫。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直冷冷却器,包括框架壳体,框架壳体下端中部开设吸风口,框架壳体下端吸风口两端开设回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壳体内设抽风管,抽风管下端接吸风口,抽风管接出框架壳体长度方向一端外设的离心风机,框架壳体的宽度方向前、后侧壳体上均开设多个进风口,每个进风口内依次设置过滤器、干燥器;所述吸风口下接出框架壳体外扩的导风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直冷冷却器,其特征是:所述抽风管外裹绝热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直冷冷却器,其特征是:所述过滤器为初效过滤器和/或精密过滤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直冷冷却器,其特征是:所述进风口外设进风格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直冷冷却器,其特征是:所述进风格栅上蒙有钢丝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直冷冷却器,包括框架壳体,框架壳体下端中部开设吸风口,框架壳体下端吸风口两端开设回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壳体内设抽风管,抽风管下端接吸风口,抽风管接出框架壳体长度方向一端外设的离心风机,框架壳体的宽度方向前、后侧壳体上均开设多个进风口,每个进风口内依次设置过滤器、干燥器;所述吸风口下接出框架壳体外扩的导风筒。其结构简单、紧凑,装配、维护便捷,冷却效率、性能稳定。性能稳定。性能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
秦伯进 徐再霞 徐立 曹永佳 朱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苏兆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06
技术公布日:
2022/10/17